(特别免费资料)201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针对练习四:1.3.1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特别免费资料)201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针对练习四:1.3.1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图
第三讲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地理意义
第一课时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考点一 地球的自转
强化专练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
答案 A
考点二 地球的公转
强化专练
下列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度
B.地球公转角速度非常均匀
C.地球公转线速度有快慢之分
D.地球公转线速度平均值约为30千米/秒
答案 B
考点三 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数码①和②中,表示赤道平面的是 ,表示黄道平面的是 。
(2)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 。
(3)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 (纬线)和
(纬线)之间作周期性往返运动。
(4)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G点时,全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
答案 (1)① ②
(2)23°26′
(3)北回归线(23°26′N) 南回归线(23°26′S)(两者前后顺序可对调)
(4)昼夜等长
命题视角1 地球公转速度及其变化
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 ( )
时间 日地距离 角速度 线速度
1月初(近日点) 1.471亿km 61′/d 30.3 km/s
7月初(远日点) 1.521亿km 57′/d 29.3 km/s
A.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
B.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
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
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
答案 C
变式演练
根据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特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判断下列有关四季长短的数据哪一个是正确的
( )
A.立春—立夏93天 B.立夏—立秋93天
C.立秋—立冬93天 D.立冬—立春93天
答案 B
命题视角2 近日点、远日点及二分二至日的判定
读右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1)~(2)题。
(1)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
A.东经70° B.东经90°
C.西经70° D.西经110°
(2)此日在 (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答案 (1)A (2)C
变式演练
读右图,回答问题。
(1)地球公转到A处时是公转轨道的 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 ;
公转到C处时是公转轨道的 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 。
(2)地球公转一周365日6时9分10秒,这叫 年。
(3)若自3月21日至6月22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AB、BC、CD、DA四段中的 段;此时段太阳直射点从赤道起向 移,一直 移到直射 。
答案 (1)近日 较快 远日 较慢 (2)恒星 (3)BC 北 北 北回归线或23°26′N
命题视角3 黄赤交角及其变化
如右图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问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 )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 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
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 ; ; 。
(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多选) (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 (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
答案 (1)C (2)北温 (3)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 (太阳直射点至EF时)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全部为极夜 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 (4)ABD (5)北纬35° 热带、寒带(或北寒带、南寒带)
变式演练
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会发生微弱变动,据此讨论下列问题。
(1)若此角度变大,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会怎样变化?
(2)若此角度变小,则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及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将如何变化? 答案 (1)此角度变大,黄赤交角变小,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内变化变小(即春分日至秋分日之间变小;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之间变大;春秋分日无变化),年昼夜长短变幅减小(即冬季昼长加长,夏季夜长加长)。
(2)太阳直射范围增大(此角度变小,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在北半球向北推,在南半球向南移),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移动范围增大。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方向的是 ( )
答案 C
(2009·深圳质检)右面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2~3题。
2.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答案 A
3.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 A
4.读甲、乙两幅图,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前后,此时期 ( )
A.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上的③段上
B.太阳光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a段上
C.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答案 B
5.假若地轴与黄道平面垂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黄赤交角为90°
B.二至日黄赤两平面交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C.太阳全年直射赤道
D.北半球冬半年的天数长于夏半年的天数
答案 C
6.(2009·太原测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事物名称:A ,B (度数),
C (度数),D 平面,E 平面。
(2)角度C是 与 构成的角度,叫 ,
可表示 运动与 运动的关系。
(3)该图表明了地球的空间形态。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
和 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因此,导致 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4)当太阳光从E侧直射地球时,黄赤两平面交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 ,此时直射 半球。
答案 (1)北极星 66°34′ 23°26′ 赤道 黄道
(2)D E 黄赤交角 自转 公转
(3)空间指向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
(4)垂直 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