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1(湘教版八年级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1(湘教版八年级上)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本学期总第 10课时 本单元第 10 课时 授课日期 9.
课题 第二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我国地形的两大特点2、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大致海拔高度3、我国地形特征对降水、河流及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影响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三大阶梯差异。
重点难点 我国地形的两大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 具 《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
教 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 学 过 程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时 间
一二 欣赏歌曲《歌唱祖国》,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从歌词中我们了解到什么?提出什么问题?通过学习这一节来了解中国的地形特征。1、地势的概念——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从以上的问题可得出:
2、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承接:想一想比较图A与图B,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不同?哪一幅图比较接近实际?得出结论:3、中国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在地图册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上:1、指出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2、说出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多少米以上,塔里木盆地和黄土高原原海拔在多少米之间,华北平原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3、说出从青藏高原向东、向北、我国的地势有什么变化? 530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时间
三 (一)中国地势的特点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二)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 5
阶梯名称及界线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 4000米 青藏高原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东缘
第二级 1000—2000米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 500米以下 华北平原
(三)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范围: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南海的一部分。(四)我国的地势特点对降水、河流流向等的影响。巩固练习:二级阶梯的分界: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 想一想: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长江、黄河等江河在从高一级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时,河流的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水流会产生什么现象?为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提供了什么便利?
板书设计:第三章 中国的地形地形概况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的概念2、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3、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4、我国的地势特点对降水、河流流向等的影响。 教后记:本节内容较为容易,通过讲解加课堂练习的方式,学生在一节课中能很容易的掌握起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