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考道德与法治河南专用(课件+练习)第十一课时 勇担社会责任3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版中考道德与法治河南专用(课件+练习)第十一课时 勇担社会责任37张PPT

资源简介

第11课时 勇担社会责任
一、比较与选择(共30分)
▲单项选择(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9焦作一模)因为有了他们的细致检修,春运的旅途便是从一个个安全的起点驶向幸福的终点;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定守候,车站内外虽然人潮涌动,却能保持井然有序;因为有了他们的贴心服务,漫长的旅程便有如家般的整洁和舒适……他们是机修人员、安保人员、乘务人员,以及无数用自己的离别守候着人们归途的春运人。站在家乡的站台,他们无法与家人相聚;踏上归乡的列车,他们并非为了团圆。挥挥手,再出发!这一刻,站台在记录。这些人(  )
A.以社会利益为重,舍小家为大家
B.具有不同的角色,承担同样责任
C.具有强烈责任感,他人利益至上
D.勇于担当责任,却没有得到回报
2.(2019驻马店一模)“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教师张玉滚以其坚守、奉献的执着精神,展现出一名南阳乡村教师的无私大爱,当选为“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由此你可以得出(  )
A.关爱学生好教师,扬名立世人人赞
B.以德为范都学习,出彩人生定能成
C.坚守奉献好榜样,教育帮扶都去担
D.风雪无阻担书梦,无私大爱谱赞歌
3.(2019邓州期末)星期天清晨,八年级(5)班学生小王独自在操场踢球,不慎把教室窗户玻璃打坏了。小王主动向班主任承认了错误,并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玻璃将窗户安装好。事后,班上的同学对此有不同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小王打坏窗户玻璃又没有其他人知道,他的行为纯属无事找事
B.承认错误是应该的,但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则大可不必
C.承认错误和赔偿损失都不是我们未成年人的责任
D.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改正错误更是我们应具备的勇气
4.“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谈作业,鸡飞狗跳……”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中出现的焦虑、亲子矛盾和冲突等问题,引发社会普遍关注。调查显示,在我国,84%的家长因陪孩子写作业而头疼。化解陪写作业之痛,孩子应该(  )
A.我的情绪我做主,整天欢喜不发愁
B.我的作业我负责,自主学习助成长
C.履行教育监护责,确保子女成栋梁
D.孝亲敬长是天职,亲子矛盾应避免
5.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志愿服务条例》已于2017年12月1日施行。《志愿服务条例》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法律地位、规范管理和扶持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定,这将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发展,提升志愿服务的整体效能。该条例的实施(  )
A.将会极大地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B.体现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C.为公民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政策保障
D.说明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6.对下图“伸出你的手,奉献爱心”理解正确的是(  )
①传递爱心,播种快乐,关心别人,幸福自己
②关爱他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③关爱他人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关爱老人和孩子开始
④真诚的关爱比金子还要宝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多项选择(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者:若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一项者得1.5分;若有三个正确选项,每选一项得1分;若有四个正确选项,选三项者得2分,选一、二项者均得1分)
7.(2019信阳固始期末)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这就是你不得不作出的选择。”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A.做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是有责任心的表现
B.所有该做的事情我们都必须为它们承担责任
C.即使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我们也可以选择放弃承担责任
D.对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事情我们也不能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
8.(2019南阳淅川期末)俄罗斯世界杯赛场内外,不仅有世界各国的球迷,还活跃着众多不同肤色的志愿者。每逢比赛日,他们脸上洋溢着微笑,负责指路、引导、清扫垃圾、解答各种问题……在工作岗位上一待就是6个小时。而这其中,就有两位来自河南的姑娘。她们参与志愿者活动不是为了(  )
A.发挥专业优势,改善经济生活
B.投身社会实践,实现人生价值
C.勇于担当奉献,突出个人发展
D.追赶时尚潮流,实现较高回报
9.(2019信阳一模)2018年9月17日,北京望京街道的朝来科技园附近,一名车友在等红绿灯时,看见前车副驾驶位有人向车窗外乱丢垃圾。然而后面来了一位骑摩托车的女生,她目睹了垃圾被丢的过程,于是将摩托车停在了该车的旁边,二话不说俯身捡起垃圾丢回车里。最终,车上的人惭愧地收回了包装袋。镜头中女生的行为(  )
A.守护了正义,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B.展示了自身良好的素质和形象
C.充分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0.家住郑州的胡东乔退休后,从1987年开始免费为孤寡老人理发,10年后,老伴退休陪着他一起做志愿服务。截至记者发稿前,他们平均每天服务15人,近29年坚持义务理发2 784天,累计服务约41 760人次。此举启示我们(  )
A.法定义务,自觉履行
B.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C.助人为乐,弘扬美德
D.社会责任,勇于担当
11.随着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庞大的外卖送餐员大军里出现了一部分残障人士,他们在工作中承受着比普通人更多的艰辛。聋哑外卖员在送餐前会提前给客户发短信,告知外卖送到时会给用户打电话再挂掉。但因为很多客户没能及时看到短信,“无声电话”引起了不少误会,甚至招致差评和投诉。令人欣喜的是,当“无声电话”的误会解除后,不少客户对自己的“任性”差评懊悔自责,“他们太不容易了”“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敬佩”“希望大家能多点理解、多点关爱”等呼吁对残障外卖员多一分理解、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多。这启示我们(  )
A.送餐行业压力大,残障人士远离它
B.弱势群体需关注,关爱他人暖意融
C.换位思考解误会,与人为善添温馨
D.心有他人天地宽,理解包容促和谐
12.江苏省举办了“服务社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参加对象是全省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比赛形式为知识竞答、情景剧表演、微视频展示等。该活动的举办有利于(  )
A.青少年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
B.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C.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D.青少年学会承担责任,在体验生活中成长
二、辨别与分析(8分)
13.又是一年高考季。2019年6月,某市有百余辆出租车、公交车和20余辆私家车加入了“绿丝带”爱心送考行动。但在此期间,因部分车主一味赶时间,闯红灯等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广大网友议论纷纷。
三、观察与思考(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4.某居民小区开展“好邻居”评选活动,大家一致推荐十三栋五单元一楼的王阿姨为候选人。下面是王阿姨的几个生活片段。
生活片段
推荐理由
王阿姨爱唱卡拉OK,她每次在家里播放歌曲,声音都开得很低,尽量不影响邻居生活

王阿姨的门窗多次被爱玩足球的小孩子踢坏,但她从不责备小孩,而是耐心教育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王阿姨经常帮邻居照看小孩,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做家务,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

王阿姨经常义务清理小区杂草,劝阻居民不要踩踏草坪

阅读材料,联系所学到的知识,思考回答:
(1)请你说说王阿姨被推荐的理由。(4分)
(2)联系自身实际,谈谈青少年向王阿姨学习,应该怎样做?(6分)
15.材料一 关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贫困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关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的希望;关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材料二 某社区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参与公益活动,用每一个人的热情去激活社会的正能量,实现社会“微志愿—微文明—大文明”的转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关爱他人时我们应注意些什么?(三方面即可。3分)
(2)现实生活中你可以参加哪些社会公益活动?(3分)
(3)请你谈谈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三方面即可。4分)
四、活动与探索(12分)
16.有人说,责任是一种生命与生命传承的情感;也有人说,责任是一种本能的保护与成全的坚守;还有人说,责任是承担与付出后获得的一种快乐与幸福。
八年级(2)班同学们围绕“责任与角色”的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微调查】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有55%的同学认为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可以不承担。
(1)请你点评微调查中的现象。(4分)
【微发现】在全班评选出本学期“最负责任的好同学”。
(2)请你为“最负责任的好同学”评选设计四条标准。(4分)
【微思考】见下面漫画。
(3)请你说服漫画中的同学。(4分)
答案精解精析
一、比较与选择
1.A 无数用自己的离别守候着人们归途的春运人的行为体现了A观点;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B错误;“他人利益至上”“没有得到回报”是对春运人的错误认识,排除C、D。故选A。
2.D 张玉滚老师的事迹体现了坚守、奉献的执着精神和无私大爱的崇高品格,D是对张玉滚老师的正确评价;A、B、C是对其行为的错误认识。故选D。
3.D 承认错误并承担错误带来的后果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小王承认错误并赔偿损失是负责任的表现,A、B、C认识错误;D正确。故选D。
4.B 学习和写作业是学生的任务和责任。题干要求从孩子自己的角度回答如何化解陪写作业之痛,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5.C 本题考查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志愿服务条例》的意义和作用。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无关。故选C。
6.D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爱他人的认识。①②④是关爱他人的作用和意义,③是如何做到关爱他人。故选D。
7.ABD 本题考查“我承担 我无悔”的相关知识。查尔斯这句话的寓意是我承担,我无悔。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把事情做得出色,A、B、D理解正确;C错误。故选A、B、D。
8.ACD 参加志愿者活动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表现,有助于体现人生价值和促进全面发展。B是对河南姑娘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正确认识;A、C、D是错误认识。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故选A、C、D。
9.ABCD 本题考查学生关爱社会的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A、B、C、D都是对镜头中女生行为的正确评价和认识。故全选。
10.BCD 胡东乔夫妇的行为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行为,属于道德义务,故A错误。B、C、D是胡东乔夫妇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故选B、C、D。
11.BCD 聋哑外卖员的“无声电话”得到大家的理解、支持和关爱体现了B、C、D观点,A观点错误。故选B、C、D。
12.ABCD A、B、C、D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举办“服务社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的意义和作用,故全选。
二、辨别与分析
13.答案 (1)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别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因此,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2)承担责任有回报,也会有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可能意味着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不言代价与回报,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3)无论是车主还是其他公民,都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自身素养,自觉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
(4)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各尽所能,为建设和谐美丽的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解析 解答辨析题首先要求“辨”,即辨别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全面。其次要求“析”,①对正确的观点分析其原因(为什么是正确的);②改正错误的观点并分析其原因(为什么是错误的或者其危害是什么);③对观点片面的要补充完整并分析原因;④表明观点或者自己的态度。组织答案时应注意答案的条理性、层次性、语言的规范性和简洁性。
依据上面的解题思路,我们可知:第(1)点“公益责任需承担”正确,写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原因或意义即可;第(2)点“代价太大要思量”错误,写出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和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即可;第(3)点“公德法规记心间”正确,写出要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即可;第(4)点“各尽所能和谐建”正确,写出各尽所能建设和谐社会即可。
三、观察与思考
14.答案 (1)①换位思考、尊重他人;②宽以待人、平等待人、与人为善;③热心公益、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态度谦和、文明有礼;④爱护环境、维护正义。
(2)在家庭生活中要尊敬父母和长辈;在学校生活中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努力学习,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社会生活中,要遵纪守法,讲文明、懂礼貌,学会尊重、宽容、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积极奉献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第(1)问,“每次在家里播放歌曲,声音都开得很低,尽量不影响邻居生活”体现了王阿姨懂得换位思考,做到了尊重他人;“她从不责备小孩,而是耐心教育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体现了王阿姨宽以待人、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帮邻居照看小孩,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做家务,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体现了王阿姨热心公益、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态度谦和、文明有礼;“经常义务清理小区杂草,劝阻居民不要踩踏草坪”体现了王阿姨爱护环境、维护正义。第(2)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5.答案 (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2)当志愿者、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等。
(3)参加公益活动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拓展视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往能力,提高道德境界;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
解析 本题以两则材料考查关爱他人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相关知识。关爱他人的要求、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以及青少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都属于教材知识的再现,学生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四、活动与探索
16.答案 (1)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微调查中的现象说明班内不少同学对承担责任还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该做的事,并不是我们可以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也应该主动承担责任。我们应该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把事情做得很出色。
(2)积极承担班集体的责任;关心集体,关爱同学,助人为乐;热爱学习,独立思考;礼貌谦让,诚实守信;尊重老师;等。
(3)承担责任有时候可能会有牺牲,如得罪人,但也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担任班干部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有利于和同学们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我们不但应该对自己负责,还应该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做有责任感的人;虽然有时候我们不是自愿选择,但只要主动承担,我们也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等。
解析 本题考查做负责任的人的知识。第(1)问,微调查中有55%的同学认为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可以不承担,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我们可以从不言代价与回报,我承担、我无悔的角度点评微调查中的现象。第(2)问,为“最负责任的好同学”评选设计四条标准。从对自己负责、对同学负责、对班集体负责、对老师负责的角度写出具体要求即可。第(3)问,漫画中的同学因为不愿得罪人而不想当班干部,这是缺乏关爱集体的表现,也是对集体不负责的表现。说服漫画中的同学可以从积极承担对集体的责任、承担责任的回报等角度组织答案。
课件37张PPT。第11课时 勇担社会责任知识框图知识点一 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材研读1.责任的含义、来源
(1)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责任的来源?知识拓展????许多责任不止有一个来源。例如,医生的主要责任来源于法律规 定、职业要求、道德规范;父母亲的主要责任来源于法律规定、道德规范、传 统习俗;等等。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 相应的责任。角色不同责任不同。(2)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现在我们是父母的儿女,是老师的学生,将来我们会为人父母,成为工人、农民等等。3.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意义4.他人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意义5.自己对他人负责的表现、意义6.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7.面对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办
(1)面对自己可以选择的责任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我们应该有勇气凭借自己的经 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担当起 应负的责任。
(2)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但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
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 的责任。这时我们应该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把事情做得很出色,做到 我承担、我无悔。?知识拓展????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1)对个人:受到道德的谴责;失去他人的信任和支持;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等。
(2)对集体:集体不团结;削弱集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等。
(3)对社会:社会信任缺失;效率低下;社会秩序混乱;等。8.如何正确理解“我承担,我无悔”
(1)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 应的责任。(4)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 把事情做得很出色。9.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1)增强责任感和责任心,自觉自愿地承担责任。
(2)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 的选择,担当起应负的责任。(2)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3)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 该做的事情的态度。10.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3)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 应的责任。
(4)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知识点二 积极奉献社会1.关爱他人的意义
(1)对他人的意义:关爱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对社会的意义: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 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 进社会文明进步。
(3)对个人的意义: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 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 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误区警示????只有亲人之间才有关爱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亲人之间有关爱,我们在长辈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除此之外,老师、同伴、甚至陌生人之间也有关爱。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 学习信心;同学之间相互帮助,让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陌生人在交往过程中 的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互帮互助等,都是关爱他人的表现。2.如何做到关爱他人3.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1)奉献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
(2)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3)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4.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2)当你参加公益活动时,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但你的一次行动将 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你的一个倡议将会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知识拓展????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1)在参加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 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易混易错辨析误区点拨1.责任与我们的一生如影相随,不会改变点拨 (1)责任不是与生俱来的。当我们还处在无知的幼年时,我们还没有责任 意识和责任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立能力的增强,本领和智慧增长了,每个 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就多了。
(2)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 担相应的责任。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 同时也会承担不同的责任。2.承担责任是对成年人的要求,与青少年无关点拨 承担责任是对每一个人在人生各个阶段承担的多种角色的共同性道德 要求,它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因此,责任涵盖了人们生命历程的全部,在人生 的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变化, 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便不断扩展变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会发生改变。青少 年也应认清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3.关爱他人要倾其所有点拨 (1)关爱他人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倾其所有。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2)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 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3)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关心和帮助他人,对他人施以援手。4.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是对职业人的要求,与中学生无关点拨 (1)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不仅仅是对参加工作的人的要求。
(2)作为学生,本职工作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以后服务 和奉献社会奠定基础。因此,作为中学生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自觉履行受 教育的义务,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品行修养就是爱岗敬业的表现。
(3)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 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中学生的学习就是劳动的具体 表现。中学生要实现少年的梦想,就需要努力和劳动。辨析抢先练
2019年3月9日,3岁女童邱梓萌(化名)独自横穿103国道,骑摩托车的老人侯振林 见状赶紧停车并冲上去将女童抱起,正当他打算将女童送到马路对面时,被一辆大货车撞倒。事发后,老人不幸去世。但交警认定三方同等责任。老人因救人善举
获政府嘉奖5万元,并获“见义勇为”称号。
老人“见义勇为被撞身亡”担责,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答案 (1)老人救助独自横穿国道的女童是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表现,这有助 于传递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
(2)老人没有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穿行道路,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具有一 定的过失,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3)老人救助独自横穿国道的女童是见义勇为的表现,也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表 现,应当给予表扬。隆重表彰和重奖英雄,有助于引导社会崇尚英雄、争当英雄。
(4)向英雄学习,我们要积极服务和奉献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 动、爱岗敬业,努力学习,学会全力以赴,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解析 解答辨析题,首先要依据教材知识和试题的背景材料对观点进行正误判 断,其次要分析说明判断的理由和原因。第(1)点,“关爱他人虽友善”正确,回 答出老人救助女童的行为是关爱他人的表现及关爱他人的作用即可;第(2)点,
“过失担责理应当”正确,回答出老人的行为有过失,需要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 任即可;第(3)点,“见义勇为应表扬”正确,回答出老人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应 该受到表扬以及表彰英雄的作用即可;第(4)点,“服务社会我践行”正确,回答 出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具体的做法即可。1.(2018河南中考B卷,6,多选)用车灯照亮孩子回家路的司机,用自己的雨衣为婴 儿遮雨的送餐哥,脱下冬衣趴在冰面上救孩子的好心人,给邻居家晾晒的衣物撑 伞挡雨的老人……这些普通人的平凡善举?(    )
A.展现新时代普通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B.彰显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C.有利于形成崇德向善良好社会风气
D.有助于推动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河南真题ABCD解析 这些普通人的平凡善举体现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A、B、C、D都 是对这些行为的正确认识。故全选。2.(2018河南中考A卷,7,多选)聚焦新时代中国巨大发展的《中国一分钟》系列 微视频走红网络,观者无不为中国人民的创造伟力所折服;展现习近平总书记 “家国情怀赤子心,人民二字重千钧”的《公仆之路》微视频刷屏,激发了公众 的强烈情感共鸣;展示独特魅力和风土人情的《老家河南》系列微视频风靡网 络,河南美名扬四方……上述用微视频讲述大时代的做法?(     )
A.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之举
B能够发挥网络优势向公众传递正能量
C.彰显网络媒体对社会责任的积极担当
D.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BCD解析 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传递正能量的相关知识。《中国一分钟》系列 微视频、《公仆之路》微视频、《老家河南》系列微视频都是发挥网络优势 传递正能量的表现,也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的行为,同时彰显了网络 媒体对社会责任的积极担当,A、B、C是正确的评价和认识,D是其积极作用。 故选A、B、C、D。3.(2017河南中考A卷,8,多选)面对暗流汹涌的滔滔黄河,只要有救援需要,他们就 毫不犹豫下水搜救;面对水波漂碧的深潭湖泊,只要有生命求救,他们就不假思 索纵身跃入。在郑州乃至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水灾、溺水、户外被困、地 震等事件现场,总能看到他们救援抢险的身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义务救援队;他们,是河南人的道德标杆。他们?(    )
A.自觉履行我国公民法定义务,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B.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动诠释人间大爱
C.传承了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D.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河南良好形象BCD解析 本题考查河南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河南义务救援队是河南人的 道德标杆,B、C、D是对河南义务救援队的正确评价。题干中的现象反映了义 务救援队是在自觉履行我国公民的道德义务,A评价错误。4.(2016河南中考A卷,5,多选)当今社会,虽然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但仍有一些 人衣食无着、无家可归,终日漂泊在外,天桥底下、地下通道、僻静街角……是 他们赖以栖身的地方,这些人通常被称为“流浪者”。这一社会弱势群体需要 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关爱流浪者 (      )
A.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B.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
C.属于公民的法定义务  D.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ABD解析 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知识。流浪者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对流浪 者的关爱,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A可选。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传递了社 会正能量,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B可选。关爱流浪者属于公民的道德义务,而 非法定义务,C本身错误,应排除。对流浪者的关爱照顾,能使流浪者感受到社会 的温情和尊重,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D符合题意。5.(2017河南中考B卷,13,活动与探索)贵州省遵义市团结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 历时30余年,带领200多名群众,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 凿出一条“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河南省禹州市东关社区党委 书记周遂德40多年呕心沥血带领村民广开渠道发展集体经济,把一个贫困村建 成富甲一方的明星村;云南省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担任地、县主要领导30多 年,心血倾注于为人民办实事,退休后历尽艰辛植树造林22年,并把林场无偿交给
国家……30年、40年、50年、一辈子,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年份英雄。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英雄难,做“年份英雄”更难。一时的英雄值得崇敬,而那些把自己修炼成“年份 英雄”的人,更值得敬佩、值得效仿。“学年份英雄,做有志青年”宣传教育活动正在进行中,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概述“年份英雄”的精神品质。(两个方面即可。4分)答案 不忘初心、信念坚定;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艰苦奋斗、执着追求;不怕吃
苦、攻坚克难;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敢于挑战、善于创造;勤于劳动、勤于创造;高度的主人翁
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等。(4分)解析 本题以“年份英雄”黄大发、周遂德、杨善洲的事迹为背景材料,考查 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要求回答“年份英雄”的精神品质。结合 “年份英雄”的事迹,提取他们事迹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即可。例如:“黄大 发历时30余年,带领200多名群众,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生命渠’”体现了艰苦奋斗、不忘初心、信念坚定、服务和奉 献人民、敢于担当、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敢于创造等精神。
(2)请谈谈你参加本次活动的感悟。(三个方面即可。6分)答案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奉献的人生才有价值;奋斗的人生最美丽;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
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树立人生理想,并为之执着奋斗;自觉主动地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把个人理想同对祖国对民族的责任统一起来,个人理想才会有更持久的生命力;等等。(6分)解析 要求谈谈自己的感悟。活动的主题是“学年份英雄,做有志青年”,我们 从对“年份英雄”的认识、如何学习年份英雄等方面谈自己的感悟即可。6.(2016河南中考A卷,12,活动与探索)画外音:之一——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长期致力于青蒿素的研究,她说:“千千万万人的 生命得以挽救,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之二——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始终保持“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 香甜满人间”的情怀,他一生创作了上千个精品力作,影响和激励几代中国人。
  之三——豫籍教育家王广亚一生创办十余所大中小学,他说:“培育英才, 回报祖国,回馈社会,是我最大的心愿。”你校拟举办“向楷模学习,为人生添彩”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学习上述三位前辈的事迹,请谈谈你的深刻感悟。(三个方面即可。6分)答案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奉献的人生才精彩(或:只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价值、
有意义的人生);只有奉献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生命不仅有长短之分,还有质的
差别(或:生命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内涵和质量);一个人能够为他人减轻痛苦、带来
欢乐,为家乡和社会作出贡献,就能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或:生命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生命过程付出的多少);实现人生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珍爱
生命、善待生命的最高意义就是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培养亲社会行为习惯;刻苦学习,增长才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做
好准备;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或:要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更大的价值);要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等等。(6分)解析 本题考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责任等相关知识。可从奉献精神、生命 的意义与价值、珍爱生命和善待生命、承担责任、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把 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角度说明。(2)请仿照以下示例,介绍两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楷模人物及其事迹概要。(与 示例和材料重复者不得分。4分)
示例:感动中国人物——王宽,“卖唱”救孤,奉献社会。答案 略。示例:抗日英雄——杨靖宇,精忠报国,不怕牺牲,视死如归;中国航天 之父——钱学森,热爱祖国,敬业奉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兢兢业业,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无私奉献;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一心为民,艰苦奋斗,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国学大师——汤一介,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事不避难,义不逃 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淡泊名利,敬业奉献;人民艺术家——常香 玉,“戏比天大”、德艺双馨;感动中国人物——张荣锁,当代愚公,带领村民共 走致富路;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李学生,临危不惧,舍己救人;感动中国人物— —洪战辉,背妹求学,自立自强;等等。(4分)解析 可按照示例,即“称号——姓名——事迹概要”的格式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