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8.1《生命可以永恒吗》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相应的表格内。2×12=24分)1.双胞胎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生命现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双胞胎的生命特点是一样的B.人的生命是短暂的C.人的生命是独特的,双胞胎也各有自己的特点D.双胞胎的人生道路会一样2.孔子的学生向孔子请教“死”是什么。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其意思是指:“你还没有理解生,怎么能够理解死呢?”下列对“生”与“死”理解正确的是()①我们要认真对待生命,让它变得丰富、充实②死亡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③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④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智博说:“我将来要做一名科学家,为国家的科技事业作贡献。”浩宇说:“我将来要做一名医务工作者,为人类健康而奋斗。”晟婕说:“我将来要成为一名作家,为人类的灵魂摇旗呐喊。”这说明,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A.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只能听天由命B.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C.我们无能为力,只能顺其自然D.生命是不可逆的4.如果将生命健康与其他利益相比,生命是“1”,名誉、金钱、友情、地位等都是“1”后面的“0”。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十、百、千、万乃至无穷大;若失去“1”,即失去了生命,后面的名誉、金钱等再多也是“0”。这告诉我们()A.生命来之不易,要热爱生命B.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C.生命无比珍贵,不容他人侵犯D.生命是短暂的5.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下列情境中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做法有()①一旦我把饭剩下了,妈妈就念叨“谁知盘中餐”,还让我说“粒粒皆辛苦”②爸爸从小就要求我对人有礼貌,与人为善③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并叮嘱家人“不为五斗米折腰”④爸爸发现我撒谎就会批评我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我性格温和、内敛,平易近人;我的性格外向,热情、奔放,喜欢交朋友;我的兴趣广泛,尤其喜欢到野外郊游;我喜欢唱歌,我爱笑……这就是“我”。这表明()A.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B.“我”和别人没有什么差别C.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一样的D.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7.在班会上,同学们围绕“生命有接续”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子轩: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B.悦鑫:人生在世,简单生活而已,哪有什么传承C.文琦:我们不仅要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还应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D.文君: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8.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句话表明()A.生命是独特的B.生命来之不易C.生命是短暂的D.生命不可逆的9.蜉蝣的幼虫要在水中生活一到三年甚至五六年后,才变为成虫飞出水面。但是,一旦变为成虫,它的寿命就很短了。最短仅一天而已,但它在这短短的生命中,绽放了最绚烂的光彩。它给我们的启示是()A.生命极其短暂,要及时行乐B.生命都很脆弱,经不起挑战C.向死而生让我们更热爱生命D.生命不可预知令人无所适从10.“我们的生命皆由时间构成,片刻时间的浪费,便是虚度了一部分的生命。”这句话启示我们()A.学会争分夺秒,否则就是浪费生命B.要珍惜时间,让生命充实更有意义C.只要节约时间,就能延长自己生命D.时间不可逆转的,但生命可以重复11.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钱杭认为,归根结底,家谱的本质仍是生命之链的接续。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家谱体现了生命的传承和接续②说明了人类生命不断延续发展③我们的生命仅是“我”的生命④体现血脉的传承与精神的继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句话告诉我们()①个人的生命很短暂②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③我们应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人生有意义④人活着太没意思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2、非选择题(56分)13.【珍惜青春善待生命】(8分)材料:请你对漫画《透支青春》里中学生的言行进行辨析。14.【生命接续长征精神】材料:2019年是长征胜利83周年,80多年前,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牺牲与贡献。80多年后的今天,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继承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1)上述材料说明生命对于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4分)(2)上述材料说明生命对于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4分)15.【情境探究明理洞悉】以下是中学生明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明明与同学讨论“生命可以通过器官移植实现永恒”(1)明明说法是: (2)理由: 情境二 明明与同学讨论时说“既然出生就意味着将有一天会死亡,我们何必纠结奋斗。”(1)明明说法是: (2)理由: 情境三 明明说“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中的产生。生命的接续中无法把控自己。”(1)明明观点是: (2)理由: 16.【生命困惑理性对待】材料一:七年级学生小璐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她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奶奶照顾她,她和奶奶有了很深的感情。不料,奶奶因为心脏病突然离开了人世,小璐非常悲伤。小璐因此产生了以下三个困惑,请你帮她解决。(1)困惑一:生命为什么不能永恒?(4分)(2)困惑二: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4分)(3)困惑三: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应该怎样活着?(2分)材料二:从小无法正常行走,12岁起就只能躺在床上,医生判断“可能活不过20岁”……面对残酷的命运,18岁的山西少年孔振宇依然笑对生活、感恩生命。得知自己可能将不久于人世,他签下了器官捐赠志愿书。(4)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孔振宇的事迹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17.【生命接续精神传承】材料一:在大学生毕业典礼上,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寄语学生:与众不同,人生出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之处,如同我们的相貌各不相同。正如你们当中,有的是学霸,获奖证书塞满了抽屉;有的则成绩平平,还自嘲“没有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有的人喜欢宅在寝室,悠然自在;有的人则是社团达人,活跃异常。我相信,展现真我的风采,每个人的人生都将有别样的精彩!材料二:24岁的刘杰是甘肃高台人,退伍军人。2018年12月28日夜间,刘杰不慎摔伤,导致昏迷,急送当地医院,诊断为重度颅脑损伤。经积极救治,病情未能好转,进一步发展至脑死亡。“我们决定把孩子的器官捐给需要的人,让他们获得新生。我想,刘杰的在天之灵也会同意我们的做法。”2019年1月11日11时,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室外,45岁何玉琴的儿子刘杰去世,逝者的心脏、肝脏、双肾及两枚角膜将移植到6位患者体内,将让他们重获新生。材料三:《论语,学而》中有“慎终追远”之说。“慎终追远”既是对人自然生命的敬畏和敬重,还是对人精神生命的传承与接续。诚如《论语 学而》所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材料四: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1)“与众不同,人生出彩。”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2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你对“生命有接续”的理解(4分)(3)“慎终追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分)(4)生命对于我们而言,包括哪些方面 (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ABABABACBDB3、非选举题13.①漫画里的中学生在玩游戏,并且为了通关正在熬夜,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不利于身体健康。②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每天都过得充实,不错过美好的青春年华。③漫画里的中学生应该正确对待游戏,课余时间,且做完作业后,可以适当玩一下游戏,但决不可沉迷,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和现实生活中。14.(1)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5.情境一(1)错误的(2)生命是短暂的,器官移植可以延长生命器官,但无法永恒存在;捐赠者的生命价值精神可以是永恒的。情境二(1)不准确(2)生命无法抗拒自然规律,死亡是生命的归宿。但我们要感恩生命的获得,更要热爱、珍惜生命,在奋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情境三(1)错误的(2)虽然生命的产生是偶然的。但在生命的接续中,每个生命都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16.(1)个体生命的各种器官到了一定的年龄会老化,失去维持生命的作用,并且,我们的身体经常会受到疾病的侵袭,各种器官维持生命的功能也会失去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2)因为生命来之不易。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幸运的,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我们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担当一份使命。(3)珍惜自己生命的分分秒秒,过好每一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4)①面对残酷的命运,依然能够笑对生活,说明孔振宇具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②面对不幸,他积极与命运抗争,做生活的强者。③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加倍珍惜,永不放弃生的布望。善待自己的生命是人生的一大课题。④孔振宇感恩生命是一种珍爱生命的表现。签下器官捐赠志愿书,说明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爱他人,为他人着想,奉献社会。⑤在奉献中延仲生命的价值,只有人人都仲出温暖的手,关心帮助那些生活不幸的人,世界才处处充满阳光。⑥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像孔振宇一样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承担社会责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7.(1)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2)①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很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②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命。(3)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4)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道德与法治统编人教版版七年级上4.8.1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目标看视频,答问题:1.从视频中,你能体会到生命的神奇 2.生命是短暂的,还是永恒的?3.由此我们要怎样面对生命?珍爱、善待生命新知导入主题一、生命有时尽教学目标图片探究读数字,答问题:结合P89“探究与分享”1.你能从数字中读出什么结论?2.教材中的生命故事,两个女孩表达了的共同感受是什么?3.读了生命的事故后,你对生命有哪些新的认识?人的三幸你来到地球的概率:10的269万次方分之一成为你的概率:600亿分之一变成人的概率:30000000分之一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在偶然中产生,是幸运。我们要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等等。新知讲解教学目标探究感悟1.生命的特点P89-90①生命来之不易P89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幸运的是命生教学目标探究分享看视频,答问题:结合P90“相关链接”1.你关注并使用过自己的指纹吗?2.指纹和足迹的运用说明了什么?在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约为640亿分之一。指纹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它是一种有力的唯一性个体识别依据。教学目标探究感悟1.生命的特点P89-90②生命是独特的P90①人生道路每个人有不同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教学目标探究分享赏名言,答问题:从电影《返老还童》和罗曼.罗兰的名句中,我们领悟了生命的什么特点?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教学目标探究感悟1.生命的特点P89-90③生命是不可逆的P90②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教学目标计算探究算一算,答问题:1.若以3万天(82.4岁)计,自己已用去了多少天,还剩下多少天?2.算后,自己的第一感受是什么?中国传统上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即使以现代的医疗和生活条件,能活80~90岁的人也不是太多。如果折算为天,人生也就大约3万余天。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我的生命已用去_______天,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我的生命只剩下_______天。天文学家推算宇宙的年龄为13亿—140亿年千年银杏树李清云(全球最长寿的人)183岁陆龟成全世界最高寿生命体 李清云(据传1677年-1933年活到共256岁),是清末民初年的中医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教学目标探究感悟1.生命的特点P89-90④生命是短暂的P90③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教学目标探究分享赏名言,答问题:结合导入视频、P91第1个“探究与分享”1“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你的回答是什么?2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1.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地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2.同意。如果活着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就去想死去以后的事情,其实是庸人自扰,不如珍惜当下,从容面对生命的美好。教学目标探究感悟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P9101无法抗拒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02感激获得03从容面对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04更加热爱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05奋斗奉献永恒生命的价值是可以永恒的,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就可以使生命得以延伸主题二、生命有接续教学目标探究分享听对话,答问题:结合P91第2个“探究与分享”你的出生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我们家后继有人啦!我又当爸爸了!我“升级”了!①给家庭带来了欢乐。②使我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③让家庭得以延续。等等教学目标探究感悟1.如何理解生命有接续P92①-93①①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身体生命P91①个人生命人类生命接续中位置使命虽然短暂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教学目标探究分享听情境,答问题:结合P92“探究与分享”从下面的情境中,你还看到了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生产方式(职业)传承中国人(文化)传承民族(血脉)传承教学目标探究感悟1.如何理解生命有接续P92①-93①②个人的生命是我们的生命:社会关系中的生命P92②更好的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中“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我要有尊严地离开,爸爸和妈妈,你们要坚强的、微笑着生活,不要为我难过。我走之后,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让那些因为‘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早日摆脱痛苦。请遵循我的意愿,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尽可以捐给他人使用。” 这段感人的文字,是29岁的北大女博士娄滔患上“渐冻症”后,清醒时留下的遗嘱。教学目标探究分享读美文,答问题:结合P92“阅读感悟”这段美文要告诉我们生命的接续是什么?对于人类的前途,我相信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末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决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节选自《季羡林精选文集 :人生感悟》人类的精神文明不断积累和丰富教学目标探究感悟1.如何理解生命有接续P92①-93①③人类的精神文明不断积累和丰富:精神信念上的生命P93①身体生命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生命社会关系生命精神信念生命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相互关切,心中有他人教学目标探究感悟2.面对生命的接续,我们应该怎么做在生命的接续与传承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P92①1我们要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P92②2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P933读家谱,答问题:结合P93“拓展空间”1.了解孔子家族事例2.尝试制作一张你的家族图谱,并讲述家族的故事?拓展空间作为全世界有家谱记载的最长的家族,孔子及其世家俨然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而圣人后裔大都非常争气,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断地丰富、塑造着中国人的性格。比如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年四岁,能让梨”,将谦让的美德发扬光大;而第七十四代孙、援藏干部孔繁森,在西藏期间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因公殉职,被称为时代楷模。孔令辉孔祥东孔繁森拓展空间生命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人的一生不仅要经历生、老、病、死,还要体验酸、甜、苦、辣。生命犹如一曲优美的音乐,值得欣赏和赞扬,值得回味和想象;生命又好像一幅风格独特的画,值得敬畏与审视,值得珍惜和感叹。课堂总结BA1.孔子的学生向孔子请教“死”是什么。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其意思是指:“你还没有理解生,怎么能够理解死呢?”下列对“生”与“死”理解正确的是()①我们要认真对待生命,让它变得丰富、充实②死亡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③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④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一位作家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形象地说明()①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逆的②生命一旦逝去就不会再来③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④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课堂巩固DB3.生命对于我们而言,包括()①身体的生命②社会关系中的生命③虚无世界的生命④精神信念上的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有一篇文章曾这样写道:“人类的发展是通过不断积累能量、释放能量才有了今天的文明。生命存续是人类积累能量和释放能量、促进发展的唯一条件。"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①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②生命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就是指身体的生命③我们每个人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④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预习第八课第二框题《敬畏生命》P93-98,找出:1.如何理解生命至上?2.如何敬畏生命?教学目标课后预习生命有时尽生命的特点8.1生命可以永恒吗生命有接续个体实现人类接续如何理解生命的接续:来之不易怎么做生命发展的规律不可抗拒独特的不可逆的短暂的我是我们生命、社会关系、精神信念、精神文明板书设计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8.1《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课题生命可以永恒吗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上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增强感恩生命的意识。 能力目标:认识人类生命的接续性,提高对生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识目标:了解生命有时尽,理解生命有持续。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珍惜生命。重点1.如何理解生命有时尽2.理解生命有持续难点珍爱生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看视频,答问题:1.从视频中,你能体会到生命的神奇 2.生命是短暂的,还是永恒的?3.由此我们要怎样面对生命?看视频讨论交流代表展示初中学生喜欢音视频材料,通过思考,学生知道要珍爱、善待生命。教师引入本节课课题讲授新课主题一:生命有时尽活动一:人来之不易读数字,答问题:结合P89“探究与分享”1.你能从数字中读出什么结论?2.教材中的生命故事,两个女孩表达了的共同感受是什么?3.读了生命的事故后,你对生命有哪些新的认识?人生三幸你来到地球的概率:10的269万次方分之一;成为你的概率:600亿分之一;变成人的概率:30000000分之一问题解答生命都来之不易。1.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2每个人的生命在偶然中产生,是幸运。我们要珍3.视生命,热爱生命,等等探究感悟1.生命的特点P89-90①生命来之不易P89展示课件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幸运的。活动二:挑战足迹找人看视频,答问题:结合P90“相关链接”1.你关注并使用过自己的指纹吗?2.指纹和足迹的运用说明了什么?补充在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约为640亿分之一。指纹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它是一种有力的唯一性个体识别依据。探究感悟1.生命的特点P89-90②生命是独特的P90①课件展示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的活动三:生命不可逆赏名言,答问题:从电影《返老还童》和罗曼.罗兰的名句中,我们领悟了生命的什么特点?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探究感悟1.生命的特点P89-90③生命是不可逆的P90②课件展示人从婴儿到儿童到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活动四:算一算,答问题:1.若以3万天(82.4岁)计,自己已用去了多少天,还剩下多少天?2.算后,自己的第一感受是什么?中国传统上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即使以现代的医疗和生活条件,能活80~90岁的人也不是太多。如果折算为天,人生也就大约3万余天。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我的生命已用去_______天,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我的生命只剩下_______天。探究感悟1.生命的特点P89-90④生命是短暂的P90③课件展示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活动五:赏名言,答问题:结合导入视频、P91第1个“探究与分享”1“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你的回答是什么?2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问题解答1.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地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2.同意。如果活着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就去想死去以后的事情,其实是庸人自扰,不如珍惜当下,从容面对生命的美好。探究感悟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P91课件展示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生命的价值是可以永恒的。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就可以使生命得以延伸。主题二:生命有接续活动六:你的出生带来什么听对话,答问题:结合P91第2个“探究与分享”你的出生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问题解答①给家庭带来了欢乐。②使我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③让家庭得以延续。等等探究感悟1.如何理解生命有接续P92①-93①①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身体生命P91①展示课件:个人生命虽然短暂。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活动八:我是我们听情境,答问题:结合P92“探究与分享”从下面的情境中,你还看到了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探究感悟1.如何理解生命有接续P92①-93②个人的生命是我们的生命:社会关系中的生命P92②课件展示每个人的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中,更好的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例:29岁的北大女博士娄滔患上“渐冻症”后,清醒时留下的遗嘱活动九:生命感悟读美文,答问题:结合P92“阅读感悟”这段美文要告诉我们生命的接续是什么?探究感悟1.如何理解生命有接续P92①-93①③人类的精神文明不断积累和丰富:精神信念上的生命P93①课件展示生命有身体生命、社会关系生命、精神生命。身体生命,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精神生命,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探究感悟2.面对生命的接续,我们应该怎么做01.在生命的接续与传承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02.我们要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03.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孔子的学生向孔子请教“死”是什么。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其意思是指:“你还没有理解生,怎么能够理解死呢?”下列对“生”与“死”理解正确的是()①我们要认真对待生命,让它变得丰富、充实②死亡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③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④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一位作家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形象地说明()①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逆的②生命一旦逝去就不会再来③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④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生命对于我们而言,包括()①身体的生命②社会关系中的生命③虚无世界的生命④精神信念上的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有一篇文章曾这样写道:“人类的发展是通过不断积累能量、释放能量才有了今天的文明。生命存续是人类积累能量和释放能量、促进发展的唯一条件。"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①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②生命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就是指身体的生命③我们每个人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④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看课件,思考问题代表回答观看课件教材中找出标记要点看视频思考问题看课件读教材找问题交流讨论展示看课件看课件标记要点欣赏课件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交流讨论展示观看视频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课件计算思考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图片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交流讨论代表展示观看课件观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课件思考问题观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听情境思考问题观看课件标注要点观看课件标注要点观看课件标注要点做题展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计算中感知生命来之不易。对教材资源进行再开发,数字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体味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思考用计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用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教会学生学会归纳调整学习节奏,引出主题:用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熟悉教材,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用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课堂小结教师寄语:生命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人的一生不仅要经历生、老、病、死,还要体验酸、甜、苦、辣。生命犹如一曲优美的音乐,值得欣赏和赞扬,值得回味和想象;生命又好像一幅风格独特的画,值得敬畏与审视,值得珍惜和感叹。。聆听,思考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特点,正确面对死亡,做生命持续者。板书4.8.1生命可以永恒吗一、生命有时尽1.生命的特点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短暂的生命是不可逆的2.生命发展的规律不可抗拒二、生命有持续1.如何理解生命有持续①个体实现人类接续②我是我们③人类精神文明不断积累和丰富”2.面对生命有持续的做法速记强化印象结构式板书,将两个主题知识点内容进行简洁呈现,逻辑清晰,直观明了,让人有一目了然之感,便于学生理解,力争让学生理解记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8.1《生命可以永恒吗》同步练习.doc 4.8.1《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doc 48.1《生命可以永恒吗》课件.pptx 中国人20191111_212951.mp3 当个新农民20191111_212143.mp3 挑战足迹找人.mp4 捐赠让生命永恒.mp4 蒙古族20191111_213242.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