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毛毛虫不见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毛毛虫过河的“妙法”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昆虫和两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资料(蝴蝶、蝗虫、蚕蛾、蜻蜓、蝉、青蛙等) 3、能归纳出昆虫、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4、了解制作昆虫标本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发现。 2、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团结合作,观察、记录动物的生长与变化过程,制作昆虫标本。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蝴蝶等昆虫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变态发育的概念。 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通过观察和搜集资料,能说出动物不同生长阶段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昆虫或两栖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变态的资料(图 片、照片等。2、教师准备:课件、科普影片《蝴蝶的一生》、桑蚕生活史标本、青蛙发展顺序标本、把学生搜集的部分资料图片保存到电脑里。教学重点:知道蝴蝶的生长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变态发育的概念。教学过程:一、情境故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小故事,想不想听?好,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讲述这个故事。出示课件:配乐小故事“毛毛虫过河”。师:请你猜猜它是用什么妙法过河的呢?板书课题:毛毛虫不见了。(设计意图:配乐故事,设置情境,引出课题。)二、新课教学:1、活动1: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提问:毛毛是怎样过河的?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意图: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师:怎样证明我们的假设呢?生:可以直接观察毛毛虫的生长变化,也可以查找资料。师:这节课我们主要以搜集整理资料的形式来寻找答案。师:我搜到了一个科普短片《蝴蝶的一生》和大家分享。请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问题: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发生了那些变化?经历了那几个阶段?播放科普影片:《蝴蝶的一生》(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有震撼视听效果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认真观察,思考问题,归纳总结)师:小组讨论,蝴蝶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归纳:蝴蝶的生长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活地点、食性、运动方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师: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呢?我们的猜想正确吗?得出结论:因为变成蝴蝶了,所以飞过河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板书:蝴蝶:卵 → 幼虫 → 蛹 → 成虫(设计意图:在这个活动中,通过以下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搜集资料——观察分析——表达交流——思考与结论” 完成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2、活动2:昆虫的变态发育。 出示课件:“认识昆虫”。谈话:像蝴蝶、蚕蛾、蜻蜓、蝗虫等属于动物中的一类,叫“昆虫”。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 有3对足,两对翅。提问:其他昆虫也像蝴蝶一样,在生长过程中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吗?谈话:我们各小组都有“桑蚕生活史标本”和各小组成员搜集到昆虫生长发育的图片以及资料。小组活动:将搜集来的资料分析和整理,填入表格。分析各种昆虫生长发育过程经历了几个阶段,比较幼虫与成虫形态构造、生活习性是否相同。 各小组展示汇报:蜻蜓:卵 → 幼虫 → 成虫蚕蛾:卵 → 幼虫 → 蛹 → 成虫蝗虫:卵 → 若虫 → 成虫蚊子:卵 → 幼虫 → 蛹 → 成虫……板书:蜻蜓:卵 → 幼虫 → 成虫 ……师生共同归纳出变态的概念:像蝴蝶等昆虫这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上出现的一系列显著的变化称为变态。板书:变态: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显著变化。(设计意图:整理分析资料,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究式学习,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 教师进一步总结:昆虫的变态发育还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像蝴蝶、蚕蛾、蚊、蝇等,生长发育过程经历了卵 → 幼虫 → 蛹 → 成虫四个阶段,叫“完全变态” ; 而蝗虫、蜻蜓、螳螂等生长发育过程只经历了卵 → 幼虫 → 成虫三个阶段,叫“不完全变态”。3、其他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提问:除了昆虫以外,其他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怎样呢?是变态发育吗? 生自由发言:鸡是由卵直接发育成小鸡,不是变态发育。 猫、狗、人等在妈妈肚子里直接发育成个体,不是变态发育。 …… 师总结:像鸡、鸭、鹅、猫、狗、人等,都是由受精卵直接发育成个体,这种叫“直接发育”。 思考:除了昆虫以外,还有什么动物属于变态发育吗? 生:青蛙。 师:青蛙的幼体叫什么?生:蝌蚪。师:同学们都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为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小蝌蚪跟妈妈长得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所以,青蛙的发育过程是不是变态发育? 生:是变态发育。 师:请同学们观察“蛙发育顺序标本”,分析蛙的生长发育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幼体跟成体在形态构造、生活习性有什么区别。 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青蛙的经历了卵→蝌蚪 →幼蛙→成蛙四个阶段,蝌蚪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吃浮游生物;青蛙既可以在陆地生活也可以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吃昆虫和昆虫的幼虫。 板书:青蛙:卵→蝌蚪 →幼蛙→成蛙。 (设计意图:拓宽知识面,加深理解,灵活应用)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四、拓展:制作蝴蝶标本:展示课件:制作蝴蝶标本谈话:蝴蝶标本的制作过程有三步:针刺、展翅、装盒,如果要制作“昆虫的一生”标本,可参考课本上的步骤完成,制作过程要注意安全。五、课堂练习:1、蝴蝶的生长过程要经历( )( )( )( )四个阶段。2、像蝴蝶、青蛙这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 )( )上出现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我们称为变态。3、( )是青蛙的幼年形态,生活在( );成蛙既可以生活在( ),也可以生活在( ),以( )为食。六、布置作业1、制作你喜爱的昆虫标本。2、小组成员合作,搜集资料,以手绘或贴图的方式制作“昆虫的一生”资料卡片。 板书设计: 毛毛虫不见了变态: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显著变化。蝴蝶:卵 → 幼虫 → 蛹 → 成虫蝗虫:卵 → 幼虫 → 成虫青蛙:卵→蝌蚪 →幼蛙→成蛙观察记录表:昆虫生长发育过程记录表:名称发育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发育特点:对比幼虫与成虫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地点、食物、运动方式等)蝴蝶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幼虫无翅,成虫有翅幼虫爬行,吃植物叶子。成虫飞行,吸食花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