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一单元能力提升【走进高考】考题跟踪(2005年高考春季卷)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0N,95.90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回答1—4题。1、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2、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3、海啸以800千米/小时的速度传播到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4.20N,73.50E)时,当地区时约为 ( )A.6时 B.9时 C.12时 D.15时4、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 )①人口老龄化 ②沿海人口密度大 ③多河流入海口 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以地球的公转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有关地理知识的掌握。2004年12月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但还没有到达近日点,应为④处;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由马累和震中的纬度可知,两地几乎位于同一条上纬线上,又位于赤道附近,因此地震波传播的时间应为111×(95.90—73.50)÷800≈3小时,和两地的时区差正好相当,因此马累的区时应为9时。答案:1、D 2、B 3、B 4、C5.(2004年文综全国卷)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0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接近7时 B.5时多 C.不到5时 D.7时多解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各地日出都应为6时(地方时)。正常情况下,在1350E(东九区中央经线)的地面上看到日出应为6时,而此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应为5时。本题的关键是从飞机上看到了海上日出,地面是球面,飞机在高空看到日出时尚不到6时,因此北京时间不到5时。答案:C(2004年春季高考题)我国领土最西端(730E)在帕来尔高原上。据此回答6-7题。6.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 )A.8时18分 B.9时8分 C.10时28分 D.11时18分7.当帕米尔高原日出时间由最晚逐渐提早时,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 )A.接近最快 B.接近最慢 C.由最快转慢 D.由最慢转快答案:6.B 7.A(2004年高考全国卷)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8—10题。8.该地的经度约为 ( )A.1200E B.l250E C.1150E D.1100E9.该日可能在 ( )A.11月 B.9月 C.7月 D.5月10.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B.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C.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D.印度河进入丰水期解析:本题主要以日出、日落来考查时间、季节和洋流、河流径流的变化。根据该地日出日落时间可知当地的昼长(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为l0小时,则可知该地日出的地方时为7时(12—5),比北京时间早了20分钟,相差5个经度。北半球昼短夜长,故北半球为冬至,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可能为11月,此季节东南亚和南亚的热带季风区盛行东北季风,北印度洋流向向西流呈逆时针流动,我国南海海水流入印度洋。答案:8、B 9.A 10.A(2004年高考江苏卷)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11-13题11.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东经700 B.东经900 C.西经700 D.西经110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判断,由已知条件可知此刻的东半球即为昼半球,其中央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700E。答案:A12.此日在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解析:本题主要是通过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判断二分二至日。由已知条件可知,此时晨昏线亿经线圈重合,所以是春秋二分日的光照图;由地球公转的方向及地轴的倾斜方向可判断出,此日为秋分日前后。答案:C13.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 ( )时间 日地距离 角速度 线速度1月初(近日点) 1.471亿km 61//d 30.3km/s7月初(远日点) 1.521亿km 57//d 29.3km/sA.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B.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对两极极昼极夜天数的影响。当北极极夜时,正值北半球冬半年,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故所用天数少;当南极极夜时,正值北半球夏半年,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故所用天数多。因此北极极夜持续的天数少于南极极夜持续的天数。答案:C14.(2004年高考上海卷)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 。(2)此时,900 E的区时是 月 日 时,北京时间是 时。(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 )A.450 E、1350 W B.1350 E、450 W C.600、1200 W D.00、1800(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 )A.900 W向东至1800 B.00向东至1800 C.900 W向东至900 E D.00向东至900 E(5)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多项选择)A.黄赤交角略微变小 B.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C.上海的日出时间出北京晚 D.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E.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F.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区时及时间的计算等。由光照图中昼夜半球的分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判读日期是12月21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结合图中经纬度可知,900 E经线此刻是12时。上海(北京时间)此时是12月22日14时,900 W向东经线是0时,此时与上海同处于12月22日的经度范围是900 W向东到1800。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越往北去,昼越短,悉尼白昼长于北京,上海日出早于北京;北半球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印度洋季风洋流逆时针;另外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与季节无关,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答案:(1)23026' S(或南回归线) 66034' N~900 N(北极圈及以北地区)(2)12 22 12 14 (3)D (4)A (5)DE考查特点1、以图为载体,以资料为背景材料,以选择题型考查标准时、地方时、昼夜长短及季节判断等。2、无图考图题。通过题干描述成分析背景材料,先在脑海中勾画出图形,或进行文图转换,以图解题。3、读图题。以图为载体,通过读图,进行分析,然后提取有效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考查趋向本考点在近五年高考中重现率为100%,是重要考点。今后命题的基本走向可能是:1、地球的大小、形状及经纬线、经纬度的概念基本不考。2、时区、区时、地方时、标准时、两条日期变更线及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时间计算仍为高考重点。3、与实际联系的经纬网知识及方向的判读,有可能要考。【知识长廊】“神舟”飞船将成为“公共汽车”据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中国未来建成空间站后,‘神舟’飞船将成为往返于天地之间的‘公共汽车’。”展望“神舟”飞船的应用前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用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戚发轫说,将首名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只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第一步的开端,飞船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天地往返的运输工具,为未来的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服务。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下一步任务是解决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向太空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则是建筑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解决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问题。“‘神舟’飞船具备了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能力。”飞船具有多种功能,既可作为航天员的运输飞船,又可以与将来的空间实验室或空间站交会对接,作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北回归线逐年南移台湾嘉义市的北回归线纪念塔建于1907年,这里的天文学家研究发现,北回归线有逐年南移的现象,每年的移动距离约14米,至1990年北回归线已经偏离纪念塔1179米。北回归线为什么南移?天文学家研究发现,由于黄道和赤道平面受到日、月、行星扰动,黄赤交角也随之不断地发生微小变化。近一时段,黄极在向天极靠近,黄赤交角每世纪减小约47秒,此现象将延续15000年;然后再转为增大。这样,黄赤交角每年减少0.47秒。北回归线每年就南移(同样南回归线北移)0.47秒,约14米。事实证明了嘉义市天文协会的专家们发现的北回归线南移现象是正确的。嘉义市北回归线标志塔在选址的时候,已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再加上每年夏至日正午太阳经过标志塔上空的时刻,与夏至时刻之间有一定差距,所以,塔址总选在实际北回归线略偏南的地方。话说闰年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一年,约365日5小时48分46秒(1回归年),近似为365.25日。这样每过四年,日期将多出一天,加在闰年里,为366日,称闰年。其余365日的年称平年。闰年时,2月份增加一天,为29日。一般情况,每年的公元纪年凡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其他为平年。如1988年为闰年,1989年为平年。但是精确计算一下,400年内不能有100个闰年,实际只有97个闰年,人们设法在100个中去掉三个就可以。如1601年到2000年400年中,人们去掉1700年,1800年和1900年,就达到有97个闰年的要求了。【单元过关】(5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下图中横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1—3题。1.图中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d—b—a—c B.c—d—b—a C.b—d—c—a D.a—d—b—c2.图中a、b、c、d四个地点该日按昼长时间由短到长是 ( )A.b—c—d—a B.a—d—c—b C.d—c—a—b D.a—b—c—d3.c地的气候类型不可能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解析:1题,地球的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图中的纵坐标,四点的纬度由低到高分别是c、d、b、a,则选项B是正确的。2题,根据题意,图中横坐标为某日正午大阳高度。由图可看出,23026/N的正午大阳高度为900,说明此日为6月22日。此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即越向北白昼越长。由图中的坐标可看出,四点由南向北依次是b、c、d、a,则选项A是正确的。3题,根据图中的纵坐标可看出,c地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的热带范围内,所以不可能是地中海气候。因为地中海气候分布于亚热带,主要分布于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答案:1.B 2.A 3.D下图为汕头周边地区大阳高度的等值线图,据此回答4-6题。4.a地的纬度为 ( )A.450N B.45026/ N C.21034/ N D.68026/ N5.设b地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c地此刻地方时为T,则下列不等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H>600,T>13时 B.H<600,T<13时C.H>600,T<13时 D.H<600,T>13时6.航行在b处海面的轮船上,悬挂着一面国旗,此刻旗杆影子的方向为 (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太阳直射汕头(23026'N),a点的正午大阳高度为45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求得a点的纬度为68026'N。因为该图是北半球夏至日,所以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b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00。在b点看太阳,太阳位于西南上方,其旗杆影子朝向东北方向。答案:4.D 5.A 6.A读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回答7—9题。7.当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时 ( )A.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由大变小B.地球公转的速度由慢变快C.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变大D.北纬400地区太阳升起的方向由东南移向东北8.当地球运行到N点附近时,下列地点昼长与夜长的比值最小的是 ( )A.莫斯科 B.巴西利亚 C.华盛顿 D.悉尼9.地球位于M点附近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外出旅游可选择的观光项目是 ( )A.吉林雾淞 B.南京梅花节 C.青海湖鸟岛 D.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解析: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位置确定出a、b、c、d四点分别为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M、N点分别是远日点和近日点,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7月初)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近日点(1月初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答案:7.D 8.A 9.B某人设计了一口24小时的全日时钟(如下图所示),指针为时针,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时针也刚好转了一周,所以时针可以看成是某地的经线。据此完成10—11题。10.如果此钟在上海得到推广,图中此刻上海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这一天可能为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冬至日 D.元旦11.如果图中的时针,刚好表示1800经线,那么全球处在同一天,要过 ( )A.6个小时 B.12个小时 C.18个小时 D.14个小时解析:此钟时刻为6时,且上海此刻日出,则此日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图中的时针刚好表示1800经线时,1800经线为6时,当1800经线为0时或24时时,全球为同一日期,所以还要过18个小时。答案:10.A 11.C二、综合题(56分)1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36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甲的a、c、d三点中,地转偏向力最大的是 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点。(3)b点(23026'N,450W)的人影朝 方向,a点的昼长为 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d点的日出时间是 点钟。(4)此时地球公转位于 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 时区。(5)有一架飞机从b点飞往c点,要求走最近航线,其航向变化过程是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1350W的地方时为0(24)时,则其对应的太阳直射的经线应为450E,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转偏向力的大小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的;b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太阳直射点也在北回归线上,因此b点应在直射点的正西方向上;a点在北极圈上,昼长24小时,d点在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900—23026/,始终昼夜平分,日出时间为6时;地球在7月初经过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答案:(1)450E 23026/ N (2)a d (3)正西 24 66034/ 6 (4)远日 慢 6 22 17 21 (5)先向东北,再向东南13.根据一页日历所提供的信息回答(图中时间指“北京时间”)。(20分)(1)日历所示的夏至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B、C、D四处中的 处。A. 23026/ N,93030' E B.23026'S, 93030 ' WC.23026'N,l44030'E D.23026'S,144030'N(2)在日历所示的日期前后,珠穆朗玛峰雪线的海拔高度是怎样变化的 A.上升 B.下降 C.消失 D.不变理由 。(3)这一天及这一天过后,北京的气温在正常情况下是:A.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一天B.这一天过后,气温逐渐上升C.这一天过后,气温逐渐下降理由 。(4)农历是我国相传的 历,创制的依据是 。(5)日历中的“星期”就是星的日期,即目前7天一星期制度,其科学的由来是 ( )A.古埃及的太阳历 B.古罗马帝国耶稣教创造者耶稣创造C.我国商朝的阴历 D.古代两河流域根据月亮圆缺规律制定的(6)公历和农历大小月日期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 )A.参照的天体自转周期不同 B.中西方文化内涵不同C.参照的天体公转周期不同 D.中西方科技水平不同解析: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为23026'N,北京时间为10时22分,则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的经线为l44030'E;夏至时,北半球温度升高,珠穆朗玛峰的冰雪融化,则雪线升高;由于地面储存热量的缘故,北半球陆地气温达到最高应在7月份,所以温度会继续上升;阴历和星期都是根据月相变化的规律来制定的;公历是参照恒星年来制定的,农历则是参照朔望月来制定的。答案:(1)C (2)A 此日期前后,温度高,冰川大量融化,雪线海拔升高(3)B 这一天北半球太阳辐射最强,但要把最强的太阳辐射传给大气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北京气温还要继续上升(4)阴 月相变化变化周期 (5)D (6)C21世纪教育网www.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