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3.1自然界的水循环[考纲及解读]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了解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3、描述陆地水体的相互联系,区别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解读: 1)、对潜水与河湖水的相互补给关系的判断;2)、不同地区河流补给的形式及形成原因;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表现形式及结果等。[要点梳理]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 态、 态和 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①气态水数量最 ,但分布最 。②液态水数量最 ,分布 。③固态水仅在 、 或 条件下才能存在。2、陆地水体类型:①地球上的水体包括 水、 水和 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②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包括 水、 水、 水、 水、水、 水等,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 ,但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它供应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 ;③在地球淡水中, 是主体,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水资源的概念:狭义的水资源是指 。3、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水的补给类型:补给类型 汛期时间 影响因素 在我国的分布雨水 雨季(我国为 ) 区冰川融水 季 (冬季 ) 地区河、湖、地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系(决定于 是否更高);自然界水资源不断运动更新和相互循环转化湖泊水和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 和 变化(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鄱阳湖和洞庭湖)案例1:补给关系为:案例2:黄河下游河床底部高出两侧地面,形成“地上河”——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 的过程。2、水循环类型:①海陆间大循环:由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陆地上的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最后由江河汇集返回大海,完成海陆间大循环。意义: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 。②陆地循环(内陆循环):陆地水蒸发或植物蒸腾、水汽凝结又形成陆地降水。意义:对水资源更新有一定作用,但补给陆地上水体的水量 。③海上内循环:海水蒸发,水汽凝结又形成降水(对陆地水体更新 影响)水资源更新最主要依靠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循环(内陆循环)对水资源更新也有一定的作用。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水汽输送植物蒸腾 降水蒸发 B A地表径流 蒸发C 降水下渗地下径流案例2:读图写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E 、C 、B 、F 、H 、G 、A 、I 、D 。其中人类能改变的环节是 。3、水循环的意义:①维持全球 ;②使陆地上淡水资源 。③促使 的迁移和 的交换④不断地塑造着 。[重点探究]1、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①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②大气降水是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③冰川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④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2、河流径流量分析步骤(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降水季节——有汛气候区 补给时间 径流特点热带雨林十温海气候区 全年(年雨) 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季风气候区 当地夏季(夏雨) 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热带草原气候区 当地夏季(湿季) 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地中海气候区 当地冬季(冬雨) 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有汛高纬高山地区和干燥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无汛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4)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分析①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冰期、断流等情况②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③解题思路分析 3、.如何在地图上确定河流的上下游 (1)看线条的粗细。一般情况下,河流愈下向游,汇集的水量越多,河道越宽阔,线条粗。 (2)看入海口位置。外流河最终都要注入海洋,入海口即下游的终点。 (3)借地势高低。水往低处流,下游地势一定会低于上游,内流河的流向判断尤其如此。 4、.河流的开发、治理 (1)河流泛滥的主要原因。①河床因素:河道弯曲、狭窄(包括人为原因造成的填河造陆、建筑占用等);或因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浅(多在地势低平地区,河流速度慢),排洪困难。②气候因素:降水时间集中,来洪量大;如果是向心状水系形状,或干支流流域在同一时期都处在雨季时,支流来洪难以错开,加剧干流洪水量。凌汛的形成,首先河流必须有结冰的条件(看秋季与初春季节,看 0℃ 等温线),其次是发生在从低纬向高纬流动的高纬地区。 (2)开发、治理的一般方式上游地区一般多峡谷、落差大,可修建水库开发水能,调节水量。 中下游河道一般比较宽深,是航运条件较好的地段;还可利用湖泊、洼地蓄洪,或加固堤防、疏通河道、整治河道(裁弯取直、增加入海通道加大排洪量等)。 全流域要搞好植物造林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3)河流调水需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①调出地区水源是否充足,调水量多少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及生产生活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如水质是否下降、海水是否倒灌、沿岸土地是否盐碱化发展等问题)。②调出区与调入区之间的距离长短、地形地势地质条件(是自然还是抽、提水)。③工程沿线的生态保护。 5、影响航运的一般条件 世界著名航运大河(运河)———密西西比河、莱茵河、伏尔加河、长江、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基尔运河、易北河、莱茵—多瑙运河、北美五大湖、圣劳伦斯河、多瑙河、泰晤士河、塞纳河、京杭运河、珠江等。 (1)自然基础(与气候、地形相关) 水系条件:河道宽深,水流速度平缓(平原或盆地内部);水系庞大且可通航河道长。 水文条件:汛期较长(水深),含沙量低(少淤),无冰期或短冰期(通期时间长)。 (2)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提供丰富的物产和广大的消费市场。 如有人工运河沟通天然河道,则进一步方便了区域内的联系。江铁(路)联运或江海联运,减少了客货运的中转环节,提高了运输效率,河航运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国际,反过来促进内河航运的发展。 (3)河道上空建设桥梁,必须考虑到河面到桥拱面的最小净空高能否让船只顺利、安全通过(因为河水在汛期上涨,净空高考虑不周到,则会出现汛期大船无法通行的情况)。 6、水能开发条件分析 (1)水能资源是否丰富———取决于两个条件:河流水量多少(与气候相关);落差大小(与地势地形联系)。 (2)宏观影响。对开发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养殖等),带动相关产业(建筑、旅游等)发展,扩大就业机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下游地区的防洪作用。同时需考虑淹没面积、淹没损失、迁移人口、生态破坏、土壤次生盐碱化、农田沼泽化等负面影响。对输入地区:增加能源供应,降低用电成本,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等。 (3)微观影响———坝址选择(地质、地形、气候、淹没区、输电半径等)、水库的气候调节效益(温差、降水量、风日与风力)等。 [典型例题精析]典题1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的综合补给示意图 , 读后回答 :(l) 图中 A 、 B 、 C 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 该判断:A是___________补给,B是__________补给;C是___________补给, 根据是_____________。(2) 该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 , 哪一条是在修坝后测到的 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3) 这条河流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地区。(4) 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解析】 本图把河流的补给同流量融合在一起, 比较全面地考查河流知识 , 重点要抓住河流的补给形式, 再结合"我国东部某地区" 这一前提予以分析。由于我国东部河流无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有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四种补给。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均具有季节性, 前者集中于 5-11 月( 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后者则是在春暖( 春季 )以后, 所以从水情上看,A属大气降水,B 为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和湖泊水有全年补给、径流稳定的特点。但两者仍有区别,湖泊水对河流径流量有调节作用, 地下水与河流水有互补关系, 特别是洪水期河水水位高于潜水面,河水向两岸潜水含水层渗透,成为潜水的补给来源。图中点线所示的两次高水位期,C 的补给量减少,就反映了河水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 因此C是地下水不是湖泊水。由于水库的作用是调节径流量, 故径流量变化较小的②曲线是修筑大坝以后测知的。【答案】(1) 大气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地下水 我国东部受夏季风的影响, 降水量集中在夏季, 在春分日以后,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 积雪融化出现在春季, 地下水补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补给形式, 且洪水期地下水补给量小于枯水期, 所以A为雨水、B 为冰雪融水、C 是地下水 (2) ②曲线因为全年流量比较平稳, 已受到水库调节 (3) 东北 (4) 径流量越大, 地下水补给越少 因径流量大到一定程度, 河水水位超过或接近地下水面 典题2、读下图回答问题:(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A ,C , E ,F 。(3)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 ;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 。(4)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填字母)。(5)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6)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 。【解析】本图展示了三类水循环的各种环节,分清每一个环节的含义和名称是正确解答的前提。【答案】 (1)A↑ C← D↑ (2)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3)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4)F (5)C (6)E[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读下图“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 )A. 雨水 B. 冰川融水C. 潜水 D. 承压水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 1~2月 B. 3~4月C. 6~7月 D. 10~11月3、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 a变大 B. b变稳定C. a在丰水期变小 D. b在枯水期变大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据图回答4-6小题:4.若考虑下垫面状况,图中a点一月均温可能为( )A. 0℃ B. -5℃ C. 2℃ D. -6℃5.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沿岸寒流,高原地形 B.沿岸寒流,山地地形C.沿岸暖流,高原地形 D.沿岸暖流,山地地形6.图中MN的实际距离约为( )A.700km B. 550km C. 1100km D. 850km读某河流量过程线示意图(该河以降水补给为主),回答7-8题。7.该河流所在位置大致位于 A.北纬40 -60 之间的大陆西岸 B.北纬30 -40 之间的大陆东岸 C.南纬30 -40 之间的大陆西岸 D.北纬30 -40 之间的大陆西岸8.该河流6~8月流量减少由于该地区 A.受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B.受极地高气压控制 C.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读图,回答9—10题。9.该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 )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 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 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10.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东北三江平原 B.浙江南部 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D.青藏高原读下图,判断11--12题。11.假定①②处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影响而致,则(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C.①②都是寒流 D.①②都是暖流12.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②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则( )A.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B.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涝灾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多雨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众多(09年广东地理第1,2题)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1,回答13~14题.13.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A. 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 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 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14. 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个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A. 取水——保护水源地 B. 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 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 排水——防止当地污染(09年广东地理第9,10题)“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回答15~16题。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 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16.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流向 B. 含沙量C. 汛期 D. 流量17.(09年广东地理第17题)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A.地下水位下降 B.河水流速减慢C.淤积速度加快 D.出现侵蚀后退二、 综合题18.图是我国两区域河流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① ,②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河流分上下游两段,航行条件较好的是 段,原因是 。(2)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 ,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 ,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中河流 。(3)甲图所示地区水循环主要方式是 ,乙图所示地区水循环主要方式是 。19.我国“十五”计划提出,要“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读“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示意图回答:(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 施加的影响。(2)在东线方案工程中,可利用 河主干线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3)东线方案主要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缺水的地区(自北向南依次为) 河、 河、 河三大流域用水的紧张情况。(4)在图中A、B、C各段输水道中,可依靠自流输水的是 段。(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 、 。20.下图为正常年份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和“厄尔尼诺”现象年的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分析后按要求解答:(1)完成两图中的大气环流(用箭头在线段上标绘)。(2)据图说明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部海域降水多还是少?降水__________,海面水温__________,原因是_ _________。(3)据图说明正常年份,南美西部海域的洋流成因与类型:类型__________,成因_____ _____。(4)“厄尔尼诺”年中,秘鲁西岸海域受__________(洋流)的影响,海洋表层水温__________,可能盛行__________气流,出现__________等异常天气。(5)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业资源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21、 读图,甲地平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m3)。回答:(1)丙河的汛期在 季。其主要补给水源为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 、,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成因为 ;另一部分盐度降低,成因为 。(4)丁地所在的国 。22、(08年全国文综I-36)读图6,完成要求。⑴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⑵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高考考查9 自然界的水循环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D 4.D 5.D 6.B 7.D 8.D 9.A 10.B 11.C 12.B13、B 14、D 15、B 16、A 17、D二、综合题18.(1)源头 调节 雨水 下游 地势低平水流平稳 (2)冰川融水 大 小 (3)海陆间的循环 陆地循环19.(1)地表径流(2)京杭大运(3)海黄淮(4)A (5)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20.(1)见下图(2)较多 较高 盛行上升气流(3)上升补偿流 近海岸海水被吹离海岸向西运动,深层较冷海水上涌补充形成补偿流(4)赤道逆流 升高 上升 多降水(5)秘鲁西海岸上升流受抑制,鱼儿的饵料减少,鱼类减少。21、(1)夏;冰雪融水;雨水 (2)北冰洋;大西洋; 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3)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虽地处内陆,但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 (4)哈萨克斯坦22、(1)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2)领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积广。(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②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21世纪教育网www.海洋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