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3常见天气系统[考纲及解读]1、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2、 理解冷锋与暖锋、锋面气旋与天气的关系;3、 学会冷暖锋的判断技巧,认识台风(或飓风)的成因与危害。解读: 1)、运用局部等压线(面)图,考查建议天气图的识图;2)、描述锋面天气中国镜前、国敬重、过境后的气温、气压、湿度等气象指标的变化;3)、认识常见的天气系统,如寒潮、台风(飓风)等天气特征。[要点梳理]一、锋面系统:1、概述:(1)锋面的概念: 的交界面(2)锋面的分类: 锋和 锋(3)一般情况下, 气团在锋面之上, 气团在锋面之下。(4)锋面两侧, 、 、 、 等有明显的差别,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 、 、 等天气。2、冷锋(1)概念: 空气主动向 气团移动(2)冷锋符号:(3)冷锋剖面图:(4)天气: 过境前: 气团控制,气温较 ,气压 ;过境时:出现 天气;过境后:气温 、气压 、天气 。(5)锋面雨区的位置: 冷锋形成的雨区主要在 。用符号绘图表示:(6)冷锋的判断方法:在剖面示意图中:看雨点的倾斜方向。雨点的运动方向应是垂直运动方向与风向(锋面的移动方向)的合运动方向,因此,冷锋雨点方向倾向 气团。 说明 气团主动移向 气团。(7)与冷锋有关的现象:我国北方夏季的 和北方冬春季节的 天气,我国冬季的 现象。(8)冬季爆发的寒潮,①寒潮的成因:②在我国的时空分布:发生在 半年;影响范围大,除我国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均受影响③危害:伴有 、 、 等现象,危害农作物,特别是 和 的寒潮;大风能 、 、破坏 ;雪灾冻雨造成 中断、 受阻,其影响范围大,并多灾并发④寒潮的防治:3、暖锋(1)概念: 空气主动向 气团移动(2)暖锋符号:(3)暖锋剖面图:(4)天气: 过境前: 气团控制,气温较 ,气压较 ;过境时:多 降水;过境后:气温 、气压 、天气(5)锋面雨区的位置:暖锋形成的雨区主要在 。用符号绘图表示:(6)暖锋的判断方法:雨点的倾斜方向 气团,则说明 气团主动力移向 气团。4、规律总结名称 表示符号 冷暖气团 影响的天气冷锋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过境时:阴天、下雨、刮风、降温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转晴暖锋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过境时: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二、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系统:1、概述:(1)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高低气压是对天气系统 状况的描述;反气旋与气旋是对天气系统 状况的描述。(2)低压即 ;高压即 。2、气旋与天气(气压、气流运动方向、天气现象、案例)(1)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2)气旋气流水平运动的画法:北半球 南半球运动特点: ;; 。(3)气旋气流垂直运动的画法:运动特点:天气特点: 。(4)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①台风的成因:②台风的结构:③台风的危害:a、台风的危害主要由 、 和 组成。b、台风的主要危害:④台风过境时的风向问题:规律总结:⑤台风的防御:加强台风的 和 ,是减灾的重要措施;主要利用 进行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台风预报、警报或紧急警报。3、反气旋与天气(气压、气流运动方向、天气现象、案例)(1)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2)反气旋气流水平运动的画法:北半球 南半球运动特点:(3)气旋气流垂直运动的画法:运动特点:天气特点:(4)我国典型的天气: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4、规律总结名称 气流水平运动 气流垂直运动 控制下的天气气旋(低压)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辐合 上升 阴雨天气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辐合反气旋(高压)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辐散 下降 晴朗天气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辐散三、锋面气旋:1、 槽线和脊线:(如图)(1) 槽线 (2)脊线。2、 为什么有锋面气旋而没有锋面反气旋?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故称之为锋面气旋。两种天气系统都为气流上升系统。3、 如何在气旋上判断冷锋与暖锋?4、 如何判断锋面移动的方向及雨区的分布?[重点探究]一、锋与天气:锋面系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世界和我国降水量的变化及旱涝灾害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复习关键是把握锋面活动的特征。冷 锋 暖 锋 准静止锋概 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主要区别 气团势力 冷气团强,暖气团弱 暖气团强,冷气团弱 势均力敌移动方向 冷气团的移动方向 暖气团的移动方向 来回摆动锋前锋后 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 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锋面力度 较大 较小 小雨区位置 锋前锋后均有,以锋后为主 锋前 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雨区范围 小 中 大图示 锋图简图天气图雨区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云雨 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后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天气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二、低压、高压与天气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气流方 向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水平方向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南半球--逆时针辐散天气 中心 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对我国的影响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示意图(北半球)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t "_blank"http://21世纪教育网/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t "_blank"http://21世纪教育网/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t "_blank"http://21世纪教育网/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t "_blank"http://21世纪教育网/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t "_blank"http://21世纪教育网/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t "_blank"http://21世纪教育网/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t "_blank"http://21世纪教育网/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t "_blank"http://21世纪教育网/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t "_blank"http://21世纪教育网/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t "_blank"http://21世纪教育网/三、锋面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中纬度,是冷暖气流交锋的重要场所,所以我国锋面活动非常活跃。而且由于锋面在我国东部有规律的南北移动,使降水有规律的南北变动。某些年份的异常会导致东部的旱涝灾害,因此是我国季风区的重要大气系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1.锋面的移动:2.锋面雨带移动的结果(1)正常年份,锋面雨带的移动是北进慢、南撤快,所以造成:①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多而且比较均匀;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少而且集中。②我国东部地区各大河流自南往北相继入汛,而且汛期一般也越往北越短。③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因锋面雨带的徘徊停留出现梅雨;七、八月份盛夏时节又因雨带北进出现伏旱。(2)我国东部地区在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快,则会出现北涝南旱;若在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偏慢,则又会出现南涝北旱。四、全球气候变化1.全球气候变化对比:时期 含 义 气候(气温)变化特点地质时期 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时期 冷(寒冷期)暖(温暖期)交替历史时期 距今——万年以来的时期 气温波动上升近代 最近—二百年的时期 气温升高2.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后果及表现 成 因海 面 上 升 改变海岸线 海水升温,海水热膨胀,沿海低地被淹 极地增温,冰川融化农 业 变 化 低纬国家农作物减产 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干旱加重,供水不足高纬国家农作物增产 温度升高,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水资源不稳定与供需矛盾 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 蒸发加大,改变降水量及降水分布格局,降水极端异常事件增加径流减少 蒸发增强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典型例题精析]典例1、(09年全国卷文综Ⅱ第7,8题)图2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1)~(2)题。(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A.15℃ B.18℃C.21℃ D.24℃(2).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解析】(1)该题考查考生的分析、计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对气温垂直变化与分布的理解。两地气温相差5度,根据气温的垂直变化的规律,上午10时两地应相差9度左右,即甲地应为21度左右,显然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地势差异,下午15时的H地气温与10时时相差不大,而甲地在获取了做够的太阳辐射后的15时,其气温要比上午时的21度偏高,故可确定D选项。(2)该题考查考生对天气、天气系统的掌握与理解,第二天,高压系统已经不在控制该区域,故可甄别四个选项(当然,这其中需要分析及简单计算该天气系统的移动)。答案(1)D (2)C典例2、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秋末冬初的一次锋面活动示意图”。该锋面移动速度是30千米/小时,A城市目前是12时,回答下列问题:(1)按锋的类型,此图是 锋天气图。(2)该锋面活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 。(3)这种锋面夏季在我国北方可能位于下列气压场中的 (代号)位置。(4)该锋面将于 (时间)移动到A城市上空。(5)未来48小时之内,A城市天气将如何变化 【解析】本题由生活中的一次锋面过境说起,要求学生根据方向、速度和季节判断锋面的类型,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等,相对综合性强。这要求学生能熟悉锋面的类型和特征,而且能判断不同气压形势下不同位置的风向,还要求学生能关注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其发生的季节和条件。本题中的计算相对简单。一般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如下表:冷锋天气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天气变化 气温相对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好 出现较大的风,云层渐厚,可能有雨雪天气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答案】(1)冷 (2)寒潮 (3)a (4)次日上午8时 (5)前20小时,锋面逐渐向该城市移动,出现较大的风,云层逐渐增厚,并可能出现雨雪天气;以后锋面继续向东前进,冷空气占据城市上空,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典例3、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2)题。(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C.6~8月 D.5~8月(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解析】我国东部的锋面雨带是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而形成。由5月份开始,由于夏季风势力的增强,该锋面雨带在南部沿海登陆并北进,雨带也随之北移,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地区,并把降水也带到那儿。第(1)题就可依此规律判断雨带在长江中下游的时间即是5月份之后,7、8月份之前,一般应是6~7月份,即是该地区的梅雨时期。第(2)题雨带是从南向北推进的,7月后未进入华北地区,即长时期徘徊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可能产生涝灾,而北方地区受单一大陆气团控制,可能发生旱灾。【答案】(1)B (2)C[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读中纬某地剖面示意图,分析回答1—2题。 1.此时,正在影响P城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锋面 D.台风2.若P城工业高度集中,那么该日其空气质量状况是 ( )A.格外清新 B.污染加重 C.质量改善 D.质量没有变化读下图所示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3—5题。3.甲、乙、丙、丁四地附近最有可能形成锋面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4.图示气压分布状况下,乙地最可能出现 ( )A.连续性降水 B.暴雨 C.寒潮 D.晴朗天气5.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值(p)为p乙>p甲>p丁>p丙B.图示气压分布状况可能出现在1月份C.丙地气压中心的形成是气温高所致D.戊地可能吹东北风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回答6-8题。 6.图中a、b、c三地的气压相比较( ) A.Pa>Pb>Pc B. PaPc>Pa D. Pb 7.当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暴雪 8.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太阳耀斑爆发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早于6:00升起 D.太阳直射北半球读下图,回答9-10题。 9.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1880-1900 B.1920-1940 C.1958-1978 D.1978-1998 10.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 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C. 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D. 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下图为“我国某地夏季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四个城市。甲地气压990百帕,乙地气压1010百帕。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是12、丙地的风向是A、偏西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13.上海某年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最高气温高出7℃,其原因可能是A.8月9日有寒潮到达B.8月9日有一高压系统控制上海,云量大C.8月9日受台风系统影响,出现阴雨天气D.8月9日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梅雨连绵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2月1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14~15题。14.该锋面属于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15.10日~12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A.11日的深夜 B.12日的深夜C.11日的日出前后 D.12日的日出前后16.2006年第一号台风“珍珠”于5月1 8日凌晨在我国广东沿海登陆。以下能反映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18.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09年天津文综第10,11题)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下图)和文字信息,,回答19--20题。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 天气的空间变化。19.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20.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A.形成原因 B.形成源地C.移动路径 D.移动快慢(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3,4,5题)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完成21—23题。21.则 N地风向为A. 东北风 B. 东南风C. 西北风 D. 西南风2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 M地 B. N地C. P地 D. Q地23.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二、综合题24.读“锋面示意图”回答: (1) 乙地上空的天气系统是 ,此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2)甲、乙、丙三地比较,气温最高的是__地,气压最高的是_____地,天气变化较剧烈的是____地。 (3)若甲、丙两地相距100千米,此时,该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是3千米/小时,48小时之内,丙地的天气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 25.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2)在图中画出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的位置。(3)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_风,乙地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_风。(4)图中甲地的风力较乙地风力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5)如图中的低气压中心大致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48小时后,乙地将出现_______________天气。26、读下列材料和“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十一),分析回答:材料一 :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3年起,高考从每年7月上旬提前到每年6月上旬。材料二 : 长江三峡的建成,大大减轻了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1)写出图中气压中心名称:A B(2)夏季形成于西太平洋的 (气压带)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为直接。这个势力强大的气压带影响我国的范围,春末起于 ,7-8月止于 有的年份它的位置持续偏南时就会造成 地区洪涝灾害。(3)图中江西省位于 点附近,夏季多刮 方向的夏季风,该风来自 洋,使东南沿海和近海地区形成 气候特点(4)亚洲东部的季风环境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5)C地是 气候,这种气候是由于 和 而形成的(6)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水位超历史最高记录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和(7)高考时间适当提前除了使一些地区避开洪涝灾害的威胁以外,还可减少 、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A 4.D 5.D 6.C 7.D 8.D 9.D 10.B 11.A 12.B 13.C14.A 15.D 16. D 17. B 18. A 19、B 20、C 21、A 22、C 23、D二、综合题24.(1)暖锋;自南向北(SN)(2)甲;丙;乙(3)云层变厚,形成连续性降水,之后天气逐渐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25.(1)(2)略(3)西北 偏南(4)大 甲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5)阴雨26、(1)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2)副热带高压 华南 华北 江淮(3)D 东南 太平洋(4)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由此而产生的气压差异以及季节变化都比其他地区显著(5)热带季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6)围湖造田 砍伐森林 水土流失,河床淤塞,排水不畅(7)台风 高温21世纪教育网www.低压高压995100099510001005100599510001005干冷 冬季风湿热 夏季风年降水量递减4、5月 华南地区6、7月 江淮地区7、8月 北方地区雨带位置图7-3图十一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