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纲及解读]1、 记住自然带的概念、名称和分布规律;2、 区别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 分析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相关性。解读: 1)、区域定位及其自然带的确定;2)、考查水平自然带与垂直自然带的相互关系;3)、以理想大陆或特定山地为例,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要点梳理]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全球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概念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 。自然地理环境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在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空间尺度上有大有小, 和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的地域分异的空间尺度小。2. 自然带的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 和 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 ,不同的气候,以对应与之统一的、有代表性的 的 和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地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的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二.1、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更替方向 备注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经、纬)度方向的更替 、 纬度较明显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纬)度方向的更替 纬度较明显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海拔高度 方向 与向高纬的水平带谱相似2、垂直分异规律与 分异规律较相似,山地所在纬度越 ,海拔越 ,垂直带谱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明显。[重点探究]1、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A、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雪线与降水2、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影响因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 地形起伏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水分条件的变化(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岩性差异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3.自然带的特点(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红壤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内陆)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单峰驼 荒漠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 褐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红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松鼠,黑熊 棕壤褐土温带草原带 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温带荒漠带 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双峰驼,子午沙鼠 荒漠土亚寒带针叶林带 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苔原带 苔原气候(极地气候) 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冰原带 冰原气候(极地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豹 未发育(注意:下横线者为在中国境内有分布的自然带)[典型例题精析]典例1、右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 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 沿X方向热量增加C 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 沿Y方向纬度增加2 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A 山东丘陵 B 江南丘陵 C 刚果盆地 D 西欧平原解析:第一题由图可知,沿X方向自然景观大致由森林过度到草原、荒漠,与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类似,其主要原因是水分不断减少,故沿X方向干燥程度不断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沿Y方向自然景观依次为针叶林、温带落叶林以及热带雨林,这又与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垂直地域规律有相似之处,故沿Y方向热量条件应该越来越好。第二题,依上题分析,M地自然景观应该是森林景观且M介于热带雨林与温带落叶林之间,根据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地最可能是亚热带阔叶林。四个选项中的A、D两地都是温带沿海地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景观,只有江南丘陵受亚热带季风影响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答案:1 A 2 B典例2、图1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A.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答案:D【解析】:本题提供了“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考查学生对地理现象认知、地理原理探究的能力。照片上树叶叶大(据水滴与叶片比例估测),有水滴滴落,反映了树木生长环境潮湿,应为热带雨林。故1选D。典例3、(09年北京文综第4, 5题)图3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3,回答(1)---(2)题。(1).图中山地年降水量:A.随海拔升高而递减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2).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迁移判断能力,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解释实际现象的能力。关联考点:差异性、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山地降水量的垂直变化影响因素有:气温、海拔、坡向等。图中四山的变化曲线各异:变率最大的是4山脉(2)提取关键信息:“我国”“山麓景观”“图中各山脉的平均降水量”。山脉的平均降水量在200左右,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基带可能为温带荒漠带。答案:(1)C (2)B【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右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1—2题:1 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A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 山地针叶林带C 山地荒漠带 D 山地冰雪带2 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上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环节是:A 降水 B 下渗 C 蒸发 D 地表径流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3—5题:3 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4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A 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 在副热带地区高C 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D 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5 依图示资料可知:A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 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D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右图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干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6—8 题。6 图中信息显示,三类森林中:A ②的NPP对温度的变化最不敏感 B NPP与温度变化都成正相关C ②的NPP对降水的变化最敏感 D NPP对降水的变化都很敏感7 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由低至高依次是:A ③①② B ③②① C ①②③ D ①③②8 若①为针阔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A 河南省 B 吉林省 C 安徽省 D 福建省古代诗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据此回答9~11题。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文10.“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A.整体性B.地域差异C.地带性D.非地带性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A.物质循环关系B.能量流动关系C.生态金字塔关系D.食物链关系12.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A.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B.亚寒带地区C.亚热带地中海区D.热带雨林地区13.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二、 综合题14、 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理想模式图(右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2)图中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 ,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 ;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 。(4)没画出的自然带是 ,没有详细画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 。(5)在影响自然带的因素中,画此图没有考虑的因素是 。15、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从南麓的厚畛子镇(海拔约650米)开始攀登山峰,是徒步登山、进行生态考察或旅游的主要路线。下面是某学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一次考察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分析回答。(1)同学们自南坡向上攀登,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高山草甸。当同学们到达高山区域,从背包中取出在山下准备的密封包装食品时,发现密封包装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大气压 所造成的。(2)在一般情况下,顶峰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 ℃,因此,同学们在上山前就应该考虑到温差,准备相应的服装。当同学们达到3400米以上时,就进入了高山草甸。这里地势比较平坦,上山是小径逐渐消失,这时,同学们应该用 等方法来确定方位。(3)在秦岭南坡上,生息繁衍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最有名的如“国宝”大熊猫,这些大熊猫构成了一个种群。国家已经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 。(4)在攀登过程中,甲乙两位同学就如下问题产生了分歧。甲同学的观点是“山越高,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的类型就越多”,乙同学的观点则是“山高,自然带的类型不一定多”。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较正确?并简述理由。16、北京为迎接第29届奥运会的胜利召开,完成奥运申办时的绿化承诺,引进培育并大面积推广欧洲冷季型草坪,对北京绿化起到很大作用,但也引起了环境学者的担忧,提出很多不同意见,假设你是一名环境学者,请你撰写地理小论文,对北京引进冷季型草坪辩证分析并对北京的绿化发表意见。高考考查16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 2、 D 3 、A 4、 B 5、 A 6、 A 7、 C 8、B 9、B 10、A 11、A12、D 13、B二、 综合题14、 (1)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⑥ 夏季盛行风从印度洋赤道海区吹来西南季风,降水丰沛(3)②④ ④⑤ (4)温带荒漠带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5)洋流、地形起伏 、大气环流15、 (1)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下降(2)18.7(18—19) 罗盘(指南针)、太阳位置与手表定向、上山路径的方向、旅游路线图、房屋朝向等(3)保护珍稀动植物、提供丰富种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等(4)乙同学的观点较正确。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的多少一方面受高度因素制约,另一方面受纬度(热量)因素制约,在高纬度地区高山的山地垂直分异规律不明显,而中低纬度山地垂直分异规律十分明显。16、本题为开放性探究问题,可参考如下几个方面探讨:1.冷季型草坪的优点冷季型草坪在改善欧洲城市人居环境方面的作用:(1)美化环境:草坪能给人以清新、凉爽和愉悦的感受,为人们提供一个愉快、干净、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2)能净化空气,过滤灰尘,减少空气的细菌含量,改善空气质量。以吸收二氧化碳为例:25平方米的草坪,就可以把一个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3)减少地表放热,调节城市气温。夏季的草坪能降低气温3~3.5°C。(4)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它能把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将水汽释放到大气中。(5)减弱噪声,一块20米宽的草坪,能减弱噪声2分贝左右。2.推广冷季型草坪的缺点北京地区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引发的问题:(1)加剧城市缺水:冷季型草坪,根细而短,在沙质土上站不稳,栽种时必须把土筛细,根短吸不到土层较深处的水,就得靠人工大量浇水来养护,耗费了北京地区大量宝贵的水资源。更严重的是,细土层上浇了水,晒干后就会在草皮下形成板结层,致使雨水下渗受阻,白白地从地面流走,久而久之将造成城市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2)加剧土壤污染:冷季型草坪在我国难免水土不服发病率很高,不得不经常喷施农药,势必给四周环境造成污染。我国季风气候干湿变化大,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易造成褐斑病和腐霉枯萎病高发。(3)护理费用高:本地的天然草种适应这里的气候和土质,它们的根又粗又长。雨季时雨水可以顺着草根的缝隙渗到较深的土层中储存起来,涵养了地下的水源;天旱时长长的草根又能从土层较深处吸到水,照样欣欣向荣。它们自生自长,基本上不需要人来护理。冷季型草坪喜水喜肥,每年的5月~10月中旬为快速生长期,假如修剪不及时易倒伏、枯黄。因其生长量大,一年修剪次数高达13次之多,因此,及时修剪是至关重要的,否则通风、透光不良,易干枯死亡,滋生病虫害。尤其是夏季光热充足时,修剪次数多,护理费用高。3.冷季型草坪的评价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丰沛,在当地生长的冷季型草坪不仅需水量大,而且四季常绿。可是,假如违反植被地带性规律,将这种草坪引进到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北京,则需要人工浇灌维持生长。这样,不仅易加剧当地的用水危机,而且还会增加市政治理费用。因此,这是一件既不科学也不合理的事情。4.对我国北京地区的城市绿化的几条建议(1)通过规划保护好现有的城市绿地。现有的城市绿地非常重要,有些地形地貌、水系、溪流、山丘、湖泊、湿地都要用规划加以保护,用绿地加以环抱,这样的生态环境才是可持续的,才是生物多样化的,才是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2)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设计城市绿化。北京地处我国北方地区,缺水是北方地区的共有特点,尤其华北由于人口、工农业需水量大,水资源更为缺乏。因此,我们在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时,要认真分析不同情况,分析其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全面分析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植被、水源和物种等条件,科学地确定绿化建设方案。(3)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加强科学研究,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首先,要推广本地物种。为适应本地区的自然条件,要多采用使用本土化的物种,少走弯路,加快城市绿化。其次,要坚持突出生态原则,适度保留原有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群落,构成城市绿地公园,尽量减少人工化的痕迹。要坚持节约用水原则,优先发展用水量少、涵养水源能力强的植被。北京水资源缺乏,更要把发展节水型绿化放在首位,多培育和种植一些耐旱的节水型植物,不能片面发展。要普及推广先进节水的滴灌技术,同时积极推行污水回用和雨、洪水的拦蓄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化养护的水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www.迎风坡迎风坡NS基带SN基带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