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区域定位教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区域定位教学案

资源简介

未来的成功从今天开始
高三区域定位教学案
编辑:张林举 日期08.11.26
一【课标要求】------------启航要有明确的指示灯,让我们点燃它吧!
考点 知识要点 目标要求 学习方法
1、空间定位 1、地理空间定位的基础知识2、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要求3、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 掌握知道运用 读图分析
二【09定位】————终点明确航程顺利,让我们共同动起来找准终点。
1.世界地理概况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高考题的最终落脚点。学好世界地理概况是考好地理的前提。
2.分区地理是总论的延伸,是各地理要素的详细化和典型化的过程。它主要阐述了各大地理单元的自然环境与经济、人文特征。因其既有区域性特征,又有综合性的特点,最能考查地理记忆、理解、应用的能力,又能考查地理思维方法,因此成为高考题的落脚点和文综试题的切入点。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含剖面图),对比考查学生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位置、地形、气候的判断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特色农产品的全球贸易。
3.以热点地区地理材料或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或地图,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重难点突破】————启航后我们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让我们在此共同探讨。
(一)区域定位
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
纬线 经线
60°N 100°W
40°N 60°W
30°N 20°W
北回归线 0°
赤道 30°E
南回归线 60°E
90°E
120°E
180°
2.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定位法)
3.区域轮廓定位法
【例1】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Ⅲ)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
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A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
(2)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B城市处于我国中部东西、南北的要冲。是长江航线及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河港;位于京广铁路的中间位置,还通过支线与其它南北向铁路线相连接。并有较发达的公路、航空运输等。
【解析】分析本题只有在根据图中的长江、洞庭湖、鄱阳湖,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等轮廓特征,再结合图中的经纬度确定B城市为武汉后才能正确作答。
4.地理景观定位法
【例2】 (2004年春季高考北京卷)下图甲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乙是该地形区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形区的名称。
(2)指出导致图甲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 应采取什么对策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中的有效信息,正确判断出该地形区的名称。由基带的海拔1000米可推知该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由自然带的基带是落叶阔叶林带推断此地形区应该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根据气温、降水量图中的气温和降水量可以推断出该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根据最低气温及基带植被又可排除其位于东北地区的可能,得知该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在此基础上就能较为顺利地回答相关各题。
5.图例、注记定位法
有些试题文字部分没有明确指出该地的具体名称,这时要充分利用图中的图例(首都、省会与一般城市图例的不同,海岸线与国界线的不同等)、注记(城市、河流湖泊等的名称)来进行定位。
【例3】(2005年全国文综卷Ⅱ)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所示范围的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A、B、C三大部分,其中A属于 高原,B属于 平原,C属于 山地。
(2)简述B平原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的西安、成阳的城市名称确定B是位于陕西的渭河平原。
(二)叠加自然地理要素
【例4】下图为世界地图的一段纬线.P以东是海洋,Q以西是海洋,S和T点之间是海域.回答. 1.S-T之间的水域是
A.台湾海峡B.麦哲伦海峡C.莫桑比克海峡D.多佛尔海峡
2.P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Q沿岸地区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4.Y国的主要人种和主要地形分别是
A.黄色人种和山地    B.白色人种和平原
C.黑色人种和盆地    D.黑色人种和高原
四【限时训练】————用时的多少体现技术的熟练,让我们一展身手吧!
1.(2005·江苏)下图为四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有的
A. a、b B. a、c、d
C. b、c、d D. a、b、c、d
2.(04年高考全国文综36)“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五【日作业】————终点就在眼前,能否到达掌握在自己手中。
(基础作业)读沿北纬30 纬线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大
B.②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C.③处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
D.④处因全年多雨,发育有众多大河
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所在国的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大 B.②地所在国是该大陆经济最发达国家
C.③地是本国主要的石油生产区 D.④地是亚太经合组织中面积最大的国家
若上图为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占了六大板块中的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4.图中的热带沙漠可能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右图为一火山岛。读图回答5~8题。
5.组成该岛的岩石主要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c.石灰岩 D.大理岩
6.图中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示内,海水盐度由海岛近岸向外围海域递减的原因是
A.降水影响 B.气温影响 C.洋流影响 D.径流影响
8.该岛宜建成
A.瓜果蔬菜生产基地 B.热带作物种植基地 C.海上航运给养基地 D.海底石油开采基地
读图,回答9~10题。
9.当北京地区坐北朝南的房屋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时,图中各岛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0.图中华人、华侨最多且曾召开过著名“万隆会议”的岛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大陆48 纬线随经度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此大陆为
A.亚欧大陆 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12、A地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拓展作业)(2008年江苏卷)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1-2题。(双)
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A.用水量大 B.降水丰富 C.干旱少雨 D.污染严重
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节约用水 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 D,循环用水
(2008年重庆卷)甲、乙、丙、丁分别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圣火境外传递途径的4个城市。读表1,回答3~5题。
表1
城市 附近洋流代号 位 置 火炬传递活动日期(当地时间)及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
甲 ① 37°45′N 122°27′W 4月9日 α
乙 ② 34°40′S 58°30′W 4月11日 β
丙 ③ 23°37′N 58°35′E 4月14日 γ
丁 ④ 35°17′S 149°08′E 4月24日 δ
3.流经四城市附近海域的洋流
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 C.③为寒流 D.④为暖流
4.地处广阔平源之中的城市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火炬传递活动当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A.α<β B. β>δ C.γ<δ D. δ>β
6.读图9,回答问题。(34分)
(1)据图推断甲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2)说明甲国A、D两城市,分别在一月和七月出现降水差异的原因。(6分)
(3)指出B、C两城市所属气候类型的共同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4)2004年上海成为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枢纽港。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43亿吨,超过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港。简要分析上海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6)简述A、C所在国共同面对的地质灾害、成因和防灾减灾措施。(8分)
图9
7、读图7“甲、乙两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甲 乙
图5
(1)甲、乙两图所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2)甲图半岛西侧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分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
(3)乙图所在国能源资源中较为丰富的是 ,试分析此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六【课后反馈】————技术故障是阻力,现在消灭是动力,让我们化阻力为动力。
本节内容还存在那些疑惑;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
七【预习内容】————有备而战,百战百胜,让我们做个有心人。
区域复习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①为东经120 附近的钱塘江入海口,②为东经30度附近的尼罗河入海口,⑨为西经90度附近的密西西比河入海口。A正确。
2.C②地所在国是埃及,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B错误,③地为墨西哥湾沿岸,是美国主要的石油生产区,C正确。
3.B除亚欧板块外,南回归线穿过了5个板块。
4.c南回归线穿过的澳大利亚、非洲、南美等地有沙漠分布。
5.B首先根据该岛的经纬度可判断该地位于太平洋,属于夏威夷群岛,该岛是火山岛,组成该岛的岩石主要是属于喷出岩的玄武岩。
6.A该岛位于东北信风带,①处位于迎风坡,降水量最多。
7.D受径流的稀释作用,海水盐度由海岛近岸向外围海域递减。
8.C由于该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故适合建海上航运给养基地。
9.A 10.C根据经纬度数值与岛屿轮廓特征可推测出:①为日本列岛、②为马达加斯加岛、③为爪哇岛、④为古巴岛,其中古巴岛位于大西洋中。爪哇岛是四地中华人、华侨最多的,岛上曾召开过“万隆会议”。北京地区坐北朝南的房屋内出现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时候,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图中四地离南回归线的距离由近至远是②③④①,故第9题A项合乎题意。
11.C 12.C 不管是南纬还是北纬,48 纬线都不可能经过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南美大陆48 纬线经过的大陆东部地区是温带荒漠,降水稀少,也不可能出现图中情况。亚欧大陆东部在该纬度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西部无山地阻挡,降水该是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只有北美大陆西部有高大山地阻挡,水汽不能深入才有似现象出现。图中A地处于40 ~60 的大陆西岸,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拓展作业).1、AB 2、AD 3、D 4、B 5、B
1、答案要点(36分):
(1)该国人口多分布在沿海、沿河地区,中部少(3分)。原因是该岛沿海、沿河地
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中部为山地(5分)
(2)该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地势高(2分)。一月D城市处于东北季风的迎风
地带降水多,A城市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2分):七月A城市处于西南季风的迎
风地带降水多,D城市则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2分)
(3)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2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2分):降水集中在夏
季,易产生洪涝灾害(2分)
(4)交通条件更加完善,经济腹地扩大,经济实力增强(经济发展速度快)(6分)
(5)滑坡、泥石流(2分)多山地,降雨量大且集中(2分);加强科学研究,提高预测能力(实施预防措施),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4分)
2、(1) 甲图为德干高原,乙图为巴西高原。两高原均为地势较低、起伏较平缓的古老高原。(6分)
(2)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2分)
区位优势:①水热条件好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劳动力丰富⑤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五选三,每条2分)
(3)水能;河流水量丰富、地处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3分)
P
T
S
Y
Q
45°E
35°E
25°E
22.5(纬度)
15°E
对本部分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请用纸条告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