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至2010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9至2010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朱河镇初级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
教 学 计 划
学 科: 地   理
班 级: 七年级( )班
姓 名: 史 又 成
朱河镇初级中学教导处制
二〇〇九年八月三十一日
1、 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2、 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两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3、 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是:与同学们谈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三节 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期中复习;期中考试;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语言与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本章总结与提升;期末复习。
4、 本期总体教学目的要求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5、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
5、 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经纬线的特点与分布规律,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
2、海陆分布和轮廓特征。
3、气温和降雨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4、人口增长及分布特点,人种、语言、宗教特点及公布规律。
5、国界、领土、领空、领海等概念及在地图上的表示。
六、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2、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4、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5、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6、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7、 教学进度安排
章 节 章节内容 课时 周次
与同学们谈地理   生活离不开地理; 1 1
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 2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经线和纬线
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2 3
地球的公转
第三节 地图 地图的基本要素 2 4
地形图的判读;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地球?水球? 1 6
七大洲 四大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沧海桑田; 2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板块的运动 7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天气及其影响; 2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2  8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与生活;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分布   9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复习纲要 2 10 1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降水和生活;降水的季节变化 2 13
降水的分布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2 14
第二节世界语言与宗教 2 15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 2 16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本章总结与提升 2 17
期末复习 待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