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2010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专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直击2010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专题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专题训练
第一卷 选择题(共60分)
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07年广东高考)下列人类活动与季节选择相宜的是(  )
A.长江截流——夏季 B.黄河调水冲沙——冬季
C.珠江口补淡压咸——冬季 D.海河紧急泄洪——春季
【解析】处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汛期在夏季,枯水期在冬季。长江截流应选择在枯水期,如三峡载流工程是在1997年11月8日完成。黄河调水冲沙应选择在汛期,也就是夏季,如小浪底首次调水冲沙实验是在2002年7月4日进行。珠江口出现咸潮的时期是在枯水期,即冬季,此时需要上游水库放水来补淡压咸。海河紧急泄洪是在夏季的汛期。
【答案】1.C
(08年上海高考)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回答2-4题。
2.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
3.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  D.美国、墨西哥
4.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
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
【解析】第3题,埃及国土的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新加坡是城市岛国,地表径流少,因此这两个国家水资源短缺。第4题,澳大利亚因为东部大分水岭的阻挡,东侧迎风坡的降水较多,为解决西部的缺水问题,实施了东水西调。
【答案】2.B   3.A   4.D
读下图,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位于南半球 B.乙位于南半球
C.甲图洋流为暖流 D.乙图洋流为寒流
6.如果甲、乙两图都位于太平洋,判断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 (  )
A.甲为秘鲁寒流 B.乙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C.甲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D.乙为巴西暖流
【解析】根据等温线判断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甲图为寒流,乙图为暖流。如果都位于太平洋,则甲为加利福尼亚寒流,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答案】5.B   6.C
(2008年佛山二模)自2008年1月13日起,一场罕见的冰雪天气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贵州、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受灾严重,人民的生活、生产遭受巨大影响。专家称:这次雪灾冻害与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
拉尼娜现象:当太平洋赤道附近的信风增强时,赤道暖流加强,使中东部的暖水被大量带到西部海区,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低温,而使澳洲、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降雨量异常增多。回答7~9题。
7.图2为冻雨的形成过程示意图。①、②、③层的降水形态依次是(  )
A.雪花形成 融化成水滴 附着物体冻结
B.雪花形成 融化成水滴 冻结成冰粒
C.雨滴形成 结晶成雪花 附着物体冻结
D.雨滴形成 结晶成雪花 冻结成冰粒
8.读图,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的海水温度会降低 B.②处在冬季易出现降雨降雪天气
C.③处的洋流会减弱 D.④处海啸现象频繁
9.冰雪灾害过后,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  )
①武汉市蔬菜市场供不应求 ②江汉平原上出现冰蚀地貌
③黔桂地区木材供应紧张 ④湘粤等地水产养殖损失较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6题,冻雨多发生在寒潮或强冷空气影响时,当有强冷锋入侵时,从垂直空间看,锋面上气温在0℃以下,为固态雪花,锋面下的气温降至0℃以下,锋面上云层内的雨滴落在地面或地物上时,就立即冻结成冰,形成一层密实光滑的玻璃状冰壳,故选A。第7题,当拉尼娜现象时,使①②处暖湿,于是增强了冬季海陆气压梯度,雨雪天气增多。
【答案】7.A  8.B  9.C
(07广东五校联考)读下图,回答下列10-11题。
10.图中洋流L1、L2的流向可能是:(  )
①L1向东流,L2向东流  ②L1向西流,L2向西流  
③L1向西流,L2向东流  ④L1向东流,L2向西流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1.当L1、L2流向相反时:(  )
①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②北京昼长夜短
③夏威夷高压强盛     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L1、L2所在的海域为印度洋。L1在北印度洋,受季风影响冬夏洋流流向相反,冬季向西流,夏季向东流;L2受盛行风影响其流向是自东向西的。第11题,当L1自西向东流时,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地球运行到远日点,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答案】10.B  11.D
右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皆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回答12~14题。
12.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
13.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趋势 D.有荒漠化趋势
14.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
A.4~5月 B.6~7月
C.7~8月 D.12~1月
【解析】第12题:河流流经地区必为山谷,其等高线凸向高值;一般情况下地势高的地方潜水位高,地势低的地方潜水位低;图中等高距皆为5m,可判断出图中未标数值的地形等高线和潜水面等高线的数值如图所示。甲处地面的海拔高度为55m,甲处潜水面的海拔高度即是甲处的潜水位。因47m<甲处潜水位<52m,所以3m<甲处潜水面和地面的相对高度<8m,即:3m<甲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8m。选C。w.w.w.k.s.5第13题:由图可知甲处潜水位明显低于其周围地区,主要原因是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第14题:由图中经纬度位置知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春旱严重且春季正是农业灌溉用水的高峰期,地下水漏斗现象更为严重,故选A。
【答案】12. C 13. A 14. A
(08年珠海一模)读图5,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5-16题:
15.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盛行西北风 B.盛行西南风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潜水补给河水
16.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A.冰雪融水 冬季 B.大气降水 冬季
C.地下水 春季 D.大气降水 夏季
【解析】由左图可知,河流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由河水补给潜水可知河流处于丰水期,即南半球冬季,为西北风。
【答案】15.A 16.B
下图所示是我国东经110°以东地区的月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M、N、P、Q分别代表不同纬度带的四个地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17—18题:
17.用字母表示的四个地区中,最容易发生春旱的地区是(  )
  A.M   B.N   C.P   D.Q
18.N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 (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华南地区
【解析】本题的难点在于等降水量线的判读。Q地在3、4月份,等降水量线突向高值,表明降水量小。M地7、8月份降水量骤减,说明正处于伏旱天气,应为长江中下游地区。
【答案】17.D 18.C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比例尺1:200000),其中虚线a、b分别为两个不同季节的水位,完成19~20题。
19.图中a、b水位差可能是
A.0.9m B.1.2m
C.1.4m D.1.5m
20.春季时a、b等值线之间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洪涝灾害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震灾害
【解析】图中等高距为0.5米,a、b间相隔1条等高线,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n-1)h<H≤(n+1)h ,即a、b水位差在0米和1米之间。此图为华北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
【答案】19.A 20.C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循环,B地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_河,判断依据是________ _ _。(3分)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城市,原因是_______ __ _。(3分)
(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外因__________。
【解析】第(2)题b河主要靠雨水补给,季节变化大。第(3)题乙城离海洋近,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
【答案】(1)陆上内 海陆间 陆上内 (2)a a河位于断层处,地下水补给量大而稳定,b河主要靠雨水补给,季节变化大 (3)乙 该城市离海洋近,水循环活跃,降水丰沛 (4)水的固、液、气三种相态的变化 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的作用
22.读欧洲殖民者自16世纪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再将掠夺来的物质运回欧洲的海上航运图,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每空2分)
(1)该航运路线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沿线所经过的洋流(名称)分别是:A__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_,
所组成的环流系统叫________________, 其运运方向是____________。
(3)按洋流的主要成因分别为: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解析】A为加那利寒流、补偿流,B为北赤道暖流、风海流,C为墨西哥湾暖流,D为北大西洋暖流
从欧洲沿西海岸的加那利寒流南行,可顺风顺水到达非洲;从非洲沿北赤道暖流顺水西行,到达南美洲,或顺洋流北上经墨西哥湾暖流,顺水到达北美洲的东海岸;从北美洲沿北大西洋暖流可顺风顺水到达欧洲,因此,该贸易航海线路省时省力,是合理的。
【答案】 (1)合理 整个航程基本都是顺风顺水的
(2)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顺时针
(3)补偿流 风海流
图2
图5
图8-1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