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2010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案: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直击2010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案: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知识清单
项目 内容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1.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即洋流。2.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叫寒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叫暖流。3.在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4.由于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海水流动叫密度流。5.由于风海流和密度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6.影响洋流的因素有盛行风、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等。7.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逆时针流动。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只在北半球存在,为逆时针流动。环绕南极大陆的洋流是西风漂流。8.北印度洋的上的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流动,夏季顺时针流动。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平衡。10.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11.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12.对海洋航行的影响:暖流可节省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洋流从两极带来的冰山对航行也不利。1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考点梳理
考点1.洋流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
2.分类
(1)按成因分类
①风海流: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动,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如下表所示:
盛行风 风海流名称
低纬信风 东北信风(北半球) 北赤道暖流
东南信风(南半球) 南赤道暖流
中纬西风 西南风(北半球) 北太平洋-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西北风(南半球) 西风漂流(寒流)
极地东风 东北风(北半球) 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东南风(南半球) 南极环流
季风(北印度洋)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②密度流: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海水流动,叫作密度流。
如:直布罗陀海峡两侧盐度对比及密度流形成(如下图):
③补偿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补偿流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例如:各大陆信风带控制下的大陆西岸因盛行离岸风往往形成上升流,如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加那利寒流等。
(2)按性质分类
寒流:一般从高纬流向低纬,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
暖流:一般从低纬流向高纬,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
【例1】下图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
(2)在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L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3)简述洋流L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解析】(1)这是南纬28°的西海岸,寒流。应由下指向上。(2)强调这里是南半球,且有寒流经过,等温线的数值南低北高,北侧为T1,南方为T2,并向北凸起。(3)识住寒流对流经沿岸的影响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应由下指向上,(2)北侧为T1,南方为T2,并向北凸起。(3)降温、减湿。(沿海多雾)
考点2.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世界洋流模式图
(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形成顺时针环流,南半球形成逆时针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气旋型大洋环流,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
(3)、南极大陆的外围:形成西风漂流。顺时针方向流动(从南极上空看)
由于南极大陆上盛行极地东风,将南极大陆中的寒冷气流吹入周围海域,汇入西风漂流中,形成寒性的洋流。
(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
冬季:逆时针方向流动(东北季风作用)夏季:顺时针方向流动(西南季风作用)
【例2】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
图8-9
(l)图中①洋流是由于 内的吹送由东向西运动,②是由于受 的影响偏离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
(2)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 方向流动。
(3)图中洋流按成因分③属于 。
(4)按性质来讲,②属于 ,③属于 。
(5)如图中所属海区在太平洋中,则②③的洋流名称分别是② 、③ 。
【解析】世界大洋寒暖流的分布规律是:低中纬度洋流,环流的西部是暖流,东部是寒流,其余的除西风漂流外都是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环流,西部是寒流,东部是暖流。答题要全面理解洋流的成因、注意洋流的成因分类和性质分类的区别。
【答案】(1)东北信风 地转偏向力 (2)顺时针 (3)补偿流 (4)暖流 寒流(5)日本暖流 秘鲁寒流
2.洋流分布规律
流动方向 洋流性质
北半球 南半球 大洋东部大陆西岸 大洋西部大陆东岸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顺时针 逆时针 寒流 暖流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逆时针 (缺失) 暖流 寒流
季风洋流(北印度洋)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流动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呈逆时针流动
【例3】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1)—(3)题:
(1)若AB是30 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若AB是60 纬线,则这个海域中的乙洋流是
①风海流  ②暖流  ③寒流  ④补偿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若该海域是南大西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甲洋流的名称是:
A.本格拉寒流 B.厄加勒斯暖流 C.巴西暖流 D.加那利寒流
【解析】(1)题,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故应为南半球;(2)题,由题干可知图为北半球中高纬大洋环流,乙是在西风带影响下的风海流,属于暖流性质。(3)题是南大西洋,则甲是流经南美洲的巴西暖流。
【答案】(1)B  (2)  C(3)C
考点3.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 举例
气候 ①高低纬度间热量输送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②对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①西欧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摩尔曼斯克成为不冻港与北大西洋暖流密切相关;②马达加斯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墨西哥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受流经当地的暖流影响显著;③北非撒哈拉沙漠直逼海岸、北美西南太平洋沿岸热带沙漠的形成受流经当地的寒流影响显著。
海洋生物 ①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②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 ①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②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处;③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 ④秘鲁渔场:上升流;⑤舟山渔场:台湾暖流与东海沿岸流交汇处。
海洋污染 ①加快净化速度②扩大污染范围 2002年11月“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附近海域沉没,泄露大量石油。附近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使石油主要向北扩散。
海洋航行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 ①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逆着北大西洋暖流,共花了37天,第二次航行,是顺着加那利寒流航行,只用了20天。②郑和下西洋时冬季出发,夏季返回。
【例4】读左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分别是:
A     ,
B           ,
C           。
(2)   洋流是西欧        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3)一艘轮船12月从古巴出发,经纽约于1月底到达北极圈以内的摩尔曼斯克港。沿途所见下列现象是否可信?说明理由:
①从古巴出发时,看到当地甘蔗长势很好          。
②从古巴到纽约受洋流影响,船速较慢           。
③船到挪威沿海时,可能发现来自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污染物           。
④船到摩尔曼斯克时,看到当地人正在近岸浅海海面上滑冰           。
【解析】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上最大的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和北欧的气候产生很大的影响,输送大量水汽和热量,从而使位于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也成为不冻港。
【答案】(1)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2)B 温带海洋性 C 
(3)①可信,古巴正值旱季,是甘蔗的收获季节 
②不可信,顺湾流船速快 
③可信,顺北大西洋暖流,污染物可能达到挪威沿海 
④不可信,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摩尔曼斯克是一个冬季不冻港
重难点突破
一、海水等温线图的判读
【知识归纳】
洋流对其流经海区的温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使这些海区的等温线发生弯曲。海水等温线的判读方法与气温等温线的判读方法基本相同。
1.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
若某海区等温线的水温由南向北递减,则表明该海区位于北半球,如甲图所示;反之则位于南半球,如乙图所示。
2.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水温高低
若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即低温)凸出,则表明该海区水温高于同纬度海区,反之则低于同纬度海区。
如图丙所示,该海区位于北半球,A点水温低于B点
3.根据等温线判断洋流性质和流向
洋流的流向即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如图丁所示,即可知:A处洋流从水温低处流向水温高处,是寒流,
而B处洋流从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是暖流。
【例5】若该图为海洋中某局部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均是由洋流影响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乙都可能为寒流     ②甲乙都可能为暖流
③甲可能为寒流,乙可能为暖流 ④难以判断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解析】等温线凸出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甲向南、乙向北流,若位于中低纬度大洋东部,则为两支寒流,若位于中高纬度大洋西部,则甲为寒流,乙为暖流。
【答案】A
二、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
【知识归纳】
在正常状况下,由于南半球东南信风的的作用,南美秘鲁、厄瓜多尔沿岸在离岸风的作用下,使沿岸一带冷水上翻,沿岸水温特别低;而南太平洋西岸为向岸风,又有暖流经过,沿岸水温特别高。这样,南太平洋西岸因水温高而盛行上升气流,升到高空后东流,到达东太平洋后转向下沉,在海上又以东南信风的形式返回西太平洋。南美秘鲁、厄瓜多尔沿岸因位于下沉区,空气结构稳定,降水稀少;同纬度的澳大利亚东岸由于是向风海岸,有暖流经过,且位于上升区,因而降水丰富。
可是,每隔4-7年,东南信风便会出现减弱现象,甚至会转变成西风,这时南太平洋东岸的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赤道逆流增强,大量的暖水输送到东太平洋,南美秘鲁、厄瓜多尔沿岸海水异常增高,从而出现上升气流,降水量大增,并出现洪涝灾害;而南太平洋西岸海水降温,上升气流减弱,甚至出现下沉气流,使本来多雨的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北部雨量减少,甚至出现严重的干旱现象。这就是厄尔尼诺。
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原因和造成的结果都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当拉尼娜现象出现后,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表面温度迅速下降,由于海水变冷使得信风大大增强,加强了东澳大利亚暖流,给澳大利亚带来暴风雨,东南亚、巴西北部会发生严重水灾,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影响也很大,如加重南方的洪涝灾害,加重雨雪天气,2008年初的冰雪天气与拉尼娜有很大的关系。
【例6】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 )
①.使所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 ②.向所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
③.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气候反常 ④.使全球降水总量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知道厄尔尼诺是出现在太平洋海域的反常的暖流,是暖流,又是反常的,所以它会使经过的区域大气获得多余的热量,同时使得气候反常。
【答案】B
抢分频道
限时基础训练
1.下图中的洋流L属于:
A.由西向东流的补偿流    B.由东向西流的风海流
C.由西向东流的寒流    D.由东向西流的暖流
【解析】首先从经纬度断定此海域为中纬度的南太平洋海域,图中洋流为西风漂流。而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
【答案】C
2.下列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
①南北赤道暖流  ②赤道逆流  ③中低纬大洋两侧的寒暖流  ④西风漂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一般说东西流向的洋流多为风海流,南北流向的洋流多为补偿流。但也不是绝对的,如赤道逆流就是补偿流。
【答案】C 
3.读图,假定①②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所致,则( )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都是寒流 D.①②都是暖流
【解析】洋流的流向就是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由此可知:①②都是寒流
【答案】C
4.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城市处少雨季节的是(  )
A.上海  B.伦敦  C.罗马  D.开普敦
【解析】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时,北半球为夏季,罗马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
【答案】C
5.12月份,自东向西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航船常遇到(  )
A.顺风顺水  B.逆风顺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逆水
【解析】直布罗陀海峡12月份受西风带控制,船只自东向西航行,是逆风。与大西洋相比,地中海盐度高,海水密度大,海面低,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因此航船是逆水航行。
【答案】D
6.按海洋表面盐度的一般规律,下列海区中,海洋表面盐度最高的是( )
A. 10°N大陆西岸附近 B. 25°S大陆东岸附近
C. 35°S大陆西岸附近 D. 60°N大陆东岸附近
【解析】海洋表层的盐度从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的分布规律,25°S大陆东岸是暖流,而35°S大陆西岸是寒流,可知B项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B
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代号代表的洋流名称:
①        ②        
③        ④        
(2)图中渔场A是       渔场,形成原因是     ;B是     渔场,形成原因是                。
【解析】本题要求熟悉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答案】(1)①北大西洋暖流 ②墨西哥湾暖流 ③本格拉寒流 ④西风飘流(2)纽芬兰 寒暖流交汇 秘鲁 上升流中冷海水上泛,饵料丰富
8.冬季,一艘货船从俄罗斯北部惟一的不冻港启航,沿欧亚澳航线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至印度洋,再向东穿过马六甲海峡经新加坡到上海。读图回答:
(1)海港 A 的名称是:         。该海港位于北极圈内,却成为不冻港,原因是:              。
(2)穿过英吉利海峡时风急浪高,货船颠簸摇晃,主要是受到         风的影响。船在地中海行驶常会遇到下雨天气,这是因为:         。
(3)过苏伊士运河后,进入红海,这里海水盐度特别高。其原因是:①         _;②                。
(4)到达新加坡,附近海域风平浪静,这是因为新加坡地处         气压带,气流辐合上升,风力较小。过了台湾海峡,在上海东南的海面上矗立着高高的钻井平台,这是因为东海         _         蕴藏着油气资源,这里开采的天然气已输往上海浦东地区使用。
【解析】(1)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原因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2)英吉利海峡位于 50°N 附近大陆西岸,处于西风带控制之下;地中海沿岸;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3)红海盐度高的主要原因有:①地处副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蒸发量大。②其周围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区,无陆地淡水注入。其海域封闭,故成为世界盐度最高海区。(4)新加坡地处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盛行上升气流,风力较小,而浅海大陆架为石油生成的构造带。
【答案】 (1)摩尔曼斯克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2)西 地中海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多雨(3)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蒸发量大 海区较封闭,四周陆地河流入海径流量少(4)赤道低 大陆架
基础提升训练
一艘货轮12月初从香港出发驶往鹿特丹港,历时近2个月。据此完成1~3题。
1.选择最近路线航行,货轮经过海峡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2.货轮通过①海峡时,其航行情况为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3.若沿途不装卸任何货物,经过④海峡后,货轮的吃水深度将会
A.变浅 B.加深 C.不变 D.无法判断
【解析】 从香港出发驶往鹿特丹港,依次经过③马六甲海峡、④曼德海峡、①直布罗陀海峡和②英吉利海峡。12月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直布罗陀海峡盛行西风。该海峡的密度流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因此船出直布罗陀海峡是逆风逆水。船经过④海峡后进入红海,盐度高。
【答案】1.C 2. D  3 .A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4~6题。
4.a处位于
A.太平洋 B.亚洲大陆
C.非洲大陆 D.印度洋
5.若箭头还表示洋流流动方向,该处洋流是
A.西风漂流 B.日本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6.b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解析】图中a处于180 附近,故位于太平洋。若箭头表示洋流方向(自西向东),则该洋流为北太平洋暖流;因图为半球示意图,根据纬度分布范围,b气压带是副热带高压带。
【答案】4.A 5.D 6.A
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 ,说明其原因。
(2)B海区是世界著名的 渔场,说明该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
【解析】此题关键是进行区域定位。A为欧洲西部,B为南美洲西部。
【答案】(1)高;原因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西欧沿海地区增温
(2)秘鲁;秘鲁沿海的洋流(或答秘鲁寒流、上升流),带来了丰富的饵料。
8.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海区属于 半球(南或北)。
(2)A处为 流,B处为 流,原因是 。
(3)该海域利用价值最大的海洋资源是 ,原因是 。
(4)若该海区位于太平洋、则洋流A是 ,B是 。
【解析】海水等温线向北方递减,故是北半球。洋流的凸出方向即是洋流的流向,由此可知A处洋流由高温流向低温,为暖流经过,B处洋流由低温向高温,为寒流经过。
【答案】(1)北 (2)暖 寒 因为在同一纬度上,A区的水温比两侧高,B区水温比两侧低 (3)渔业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吸引了大批鱼群 (4)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提升能力训练
读海陆气温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洋流)完成1-2题。
1.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冬季    B.此图表示南半球的冬季
C.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夏季    D.此图表示南半球的夏季
2.此洋流可能是
A.巴西暖流 B.秘鲁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阿拉斯加暖流
【解析】第1题根据等温线判断是南半球,此时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是当地的冬季,故选B。第2题此洋流位于南半球的大陆西岸,只有B选项符合要求。
【答案】1.B 2.B
读某地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3—6题
3.造成图中等温线分布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差异 B.纬度差异 C.地形特征 D.洋流的影响
4.图中甲地的自然带类型是(  )
A.热带沙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图中海域附近有世界上著名的渔场,该渔场的成因是(  )
A.寒暖流的交汇
B.沿岸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C.由于季节变化导致上下层海水间的运动
D.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
6.近年来发生频率越来越快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甲地平均气温下降 B.甲地更加干旱
C.甲地暴雨成灾 D.沿海渔场渔获量大增
【解析】图中等温线南北延伸,且关于中间对称分布,可知此为受山地地形的影响而形成的温度分布特点;根据上题及图中经纬度关系,可知甲处是南美低纬度西海岸热带沙漠带;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天气发生剧烈变化,通常引起南美西海岸暴雨成灾,同时可能引起澳大利亚、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
【答案】.3.C   4.A   5.D   6.C 
(肇庆08年一模)据消息(午夜新闻)报道:我国首支大学生北极考察队2008年2月28号从北京出发,前往北极。考察队的十名大学生是从全国3000多名报名选手中选拔出来的,他们在为期半个月的考察活动期间,将深入挪威斯瓦尔巴德地区进行考察,还将进入被誉为北极科学圣地的新奥尔松地区,利用我国北极黄河站进行科学考察。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中①处附近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B.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降湿作用
C.从成因上看属于密度流
D.从成因上看属于补偿流
8.当②处洋流和④处洋流流向一致时,
A.长江口盐度较其他时期有所升高
B.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C.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风
D.天山雪线降低
【解析】第7题①处为千岛寒流,对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从成因上为风海流。第8题②处洋流和④处洋流流向一致时说明为夏季,则长江口的盐度较低,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东南信风,天山雪线升高。
【答案】7.B 8.B
资料表明,近年来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加快,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增强。同期,墨西哥湾暖流较为稳定,北大西洋暖流速度减缓。据此并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A处洋流流速的变化表现为
A.加快 B.减慢 C.稳定 D.不能确定
10.B处海水蒸发量增加,对同纬度东岸陆地造成的影响是
A.增温降湿 B.增温增湿 C.降温降湿 D.降温增湿
【解析】A处为北大西洋暖流,据题目材料可知,北大西洋暖流流速减慢。B处位于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B处蒸发量加大,则西风输送到欧洲的暖湿气流增加,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答案】9.B 10.B
11.如图所示是某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纵横直线分别表示经纬线,曲线表示海水等温线(单位:℃),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1)判断图中洋流的性质是暖流还是寒流? 。
(2)判断图中海区是南、北哪个半球? 。
(3)图中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间隔为5°,经过B点的纬线的度数为20°,当“北京时间”为2004年9月7日8时,A点标准时是9月6日19时,判断A点的纬度为 度;经度为 度。
(4)假如该图所示洋流在太平洋某海区,该洋流的名称是 ;该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 的影响作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给该海域带来的危害是 。
【解析】海水温度由北向南递减,说明是南半球;此处洋流由低温处流向高温处,说明是寒流;B点的纬线的度数为20°,又处于南半球,则纬线由上而下依次为15°S、 20°S 、25°S,A点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则A点西五区即75°W。该图位于南太平洋,又是寒流,所以肯定是秘鲁寒流。
【答案】(1)寒流  (2)南半球  (3)25°s 75°w  (4)秘鲁寒流 降温减湿  出现水灾;鱼群因水温升高而离开秘鲁沿海,甚至死亡;海鸟消失;农业减产等。
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解析】(1)在中低纬度环流中,大洋西岸为暖流,东岸为寒流。受其影响西岸温度较高为上升流,东岸温度较低为下沉气流,整个环流形势为顺时针方向。(2)如果东岸异常增温,就会减小东西两岸的温度差异,从而使环流减弱。大洋东岸的寒流变成了暖流,一方面起到了加湿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下沉气流减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使降水增加;大洋西岸由于上升气流的减弱导致降水减少。
【答案】(1)箭头指向呈顺时针方向。(2)大气环流会减弱(或大气环流变得不稳定),因为其下垫面(洋面)东西部的热力差异减小(或产生变化);大洋西岸降水量会明显减少,因为这里的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大洋东岸降水量会明显增多,因为沿岸暖流的增湿作用以及这里的下沉气流减弱。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