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二轮《气候专题》教学案编辑:张林举 日期:09.3.2709考纲解读与考情预测【考纲】 1.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2.气候类型的成因 分布 特点及判读;地理学科考试说明第四部分 地球地图和区域地理2、世界地理(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3、中国地理(4)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近年考情分析】1.从内容看,近年高考侧重于气象灾害、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从形式上看,以区域地图和统计图表为切入点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特点、成因及不同类型的比较等主干知识3.以区域图、景观图或图表资料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高考猜想1.以图表资料、热点地区、热点事件(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为资料背景,结合地球运动、洋流等知识综合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成因、特点、分布规律及气候差异2.以2007、2008年重要的气候灾害(如2007年1月纽约高温,2007年夏季孟加拉、重庆、济南水灾,2008刚刚经历的中国南方重大雪灾、冻雨灾害等以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为切入点,考查全球性气候变化特点、影响、及其适应对策,并与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影响一并考查3.以南极考察、北极考察、中国南方重大雪灾、冻雨灾害等以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热点材料为背景资料综合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及其对人类产业活动的影响课前预习与探究 预习案预习目标 1、学会绘制气候的分布示意图。2、记忆各种气候的气候特征。预习方法 记忆笔记中的基础知识;绘制简单的地理图像并加以分析。预习内容1、知识网络构建预习自测1、以北半球为例绘制气候分布图2、影响气温与降水的因素有哪些。课堂突破与演练 课堂案突破目标 明确高考试题考查方向,掌握解题的技巧及方法突破方法 以高考试题为典例分析总结考查方向,教师指导总结答题思路。突破内容【一题引路】重难点突破(2008江苏卷)图14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5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气候特征 相同点不同点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3分)【规律总结】1、本试题主要考查了哪些知识点?2、对上述知识点我们解题的技巧及方法怎样构建?3、上图还可以考查哪些知识点?我们又该如何作答。【限时训练】(15分钟)右为甲、乙、丙、丁四地气温和降水图,读图回答1~2题。1.四个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四个地区中,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读某区域夏季均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回答:(1)简析①、②两地夏季均温差异的主要成因。(4分)(2)简析①地该季节降水丰富的成因。(2分)(3)简析②④两地该季节光照丰富成因的 异同。(4分)(4)试描述A地等值线分布特征(3分),并分析成因(1分)课后巩固与反思 巩固案必做题(15分钟)1、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图中表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其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 。(2分)(2)该气候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是什么?(3分)(3)简述该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3分)(4)简要评价该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图4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回答2~4题。科网2.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D.不能确定3.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首都东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4、比较甲、乙两地降水的异同点,并分析成因选做题(10分钟)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11所示:材料二 图12为福建省七月气温分布图,图13为图12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1)材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2分)(2)说出图12由A地经戴云山、B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一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6分)(3)福建省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重点林区,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很大。结合图13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5分)【课后反馈】自我评估内容 掌握程度完全掌握 初步掌握 没有掌握,需要老师再次讲解 备注说明大气环境专题 1、气候类型判读方法;2、气候特征分析及成因分析思路;3、气温、降水分析及成因分析思路4、比较题答题思路【教学反思】————(1)09高考知识点的覆盖方面:(2)学生高考目标的达标度方面:(3)还有什么其他问题【一题引路】【限时训练】1.A 2.D必做题学1、(1)地中海气候(1分) 都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中纬度大陆西岸)(1分) (2)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1分);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1分);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1分) (3)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1分)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1分);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1分) (4)有利:热量充足,光照强(2分) 不利: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2分)2、A 3、C选做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2)大致呈M状分布(可有不同的形态描述,但应能说出平原和内陆河谷气温较高,黄岗山和戴云山区气温较低的意思)(3分);A地处于沿海,受到海洋影响显著,夏季增温较慢,气温较低(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秋冬(2分);B地盛行冬季风,为一年中的于季,风干物燥,易引发森林火患(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甲0℃③②①1月降水量大气运动大气热状况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热力环流大气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分布规律气候变化气压系统陆地自然带整体性差异性本节课您有什么收获?不足在哪?如何改进?图1180 152025302515001000500100010005002000200030 20 ①②100030夏季降水量夏季均温海洋③④A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