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专题训练第一卷 选择题(共60分)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1—2题:1.上图体现了我国在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2.在山西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对山西省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加剧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B.不利于山西经济发展C.输电的经济效益远低于输煤 D.不利于铁路运输的发展1.A 2.A 由图可知,山西省的原煤生产逐年增加,应属于扩大煤炭开采量措施。这受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的影响。在山西建坑口电站,能够促进山西经济的发展,而且变输煤为输电会缓解交通压力,效益较高;但建发电厂需要大量的水源,而山西本身缺水,会加剧山西水资源紧张状况。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回答3—4题。3.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B.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增大C.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D.钢铁企业规模缩小,化学企业规模扩大4.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①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②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③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④鲁尔区西部和和荷兰劳动力丰富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3.C 4.B 由图可知,钢铁工业比重上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缺少铁矿,鲁尔区把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或建到荷兰海边,一方面由运铁矿石变为运铁,可降低运费;另一方面荷兰陆地资源短缺,炼铁的废渣可以填海造路或用作建筑材料,从而实现变废为宝。下表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读表回答5-7题。国家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美元) 能源消费构成(%)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和核电① 13.2 14.22 69.6 21.5 2.2 6.7② 30.7 3.73 24.9 39.7 25.7 9.7③ 7.1 1.89 17.7 51.1 12.5 18.7④ 8.5 30.7 17.3 20.6 55.3 6.85.表中数据表明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6.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 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7.人均消费能源较为相近的一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B 通过计算可知,核电消费量最大的是②国(30.7×9.7%),石油消费量最大的也是②国(30.7×39.7%),天然气消费量最大的还是②国(30.7×25.7%)。6.B 这四个国家中,②国能源消费量最大,应是美国;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的主体为煤炭,对应于①国;日本能源缺乏,该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最高,对应于③国;俄罗斯是世界上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该国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故该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天然气比重较大,且单位产值的能耗较高。7.C 题中的这四国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但各国人口总数相差悬殊,其中日本和俄罗斯的人口数最为接近,它们所消耗的能量总量也较接近,故它们的人均消费能源量相近。也可根据各国的人口约数中国13亿、美国近3亿、日本约1.2亿、俄罗斯约1.4亿,以及表中各国的能源消费总量算出各国的人均量,从而比较出最接近的两个国家。读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8—10题。8.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9.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10.不符合鞍山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A.传统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清洁生产 B.治理污染,美化环境C.积极关停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8.D 9.A 10.C 第8题,鞍山市是辽中南工业基地重要的工业城市,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9题,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主要是由于工厂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第10题,鞍山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传统产业衰落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鞍山市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应用新技术大力开发新产品,许多大型传统工业企业可以焕发新的青春,所以调整产业结构并不意味着彻底关停传统产业。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11-12题。1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12.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A.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B.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C.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D.引发旱灾、暴雨等自然灾害11.B A项为社会经济因素;C项径流季节变化大不是水库建设的有利条件,且径流并不丰富;金沙江地处横断山区,地质条件不稳定。 12.B A为有利因素;水库建设使入海泥沙减少,河口三角洲面积缩小,但能有效地防止旱灾、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13~15题。13.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14.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15.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13.C 水能开发应选择河流落差较大的河段。14.D 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流速较慢,支流汇集,径流量大,所以易发生洪涝灾害。15.C M处位于河流上游,植树造林对于河流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2008年江苏卷)图7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6-18题。16.该流域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17.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18.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16.A 17.B 18.C 通过读图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从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判断出该流域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而河流的含沙量则说明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阅读我国长江流域低山丘陵区某县资料,判断19~20题。表一 某县土地利用构成耕地 林地 草山草坡 湖泊 其他1976年 45.2% 4% 8% 2% 40.8%1996年 30.8% 14% 20.3% 10.8% 24.1%表二 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秸秆 薪柴 煤炭 沼气 小水电 其他1976年 50.3% 32.4% 10.3% 0.5% 0.8% 5.7%1996年 20.5% 10.8% 15.4% 35.3% 15.2% 2.8%19.该县1996年与1976年相比,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变化特点有( )①植树造林、种草 ②退耕还湖 ③土地利用以种植业为主 ④土地利用以林果业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该地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封山育林是有效措施,但为此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A.禁止乱砍滥伐问题 B.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C.农民温饱问题 D.水土流失问题19.A 20.B 第19题,结合表一可知,20年间,该地实行了退耕还林、还湖,植树造林、种草,导致湖泊面积增加,生态环境向着良性循环发展,但目前耕地比重仍最大,故土地利用仍以种植业为主。第20题,由表二可知,农村居民用能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秸杆、薪柴使用比例大幅下降,而沼气、小水电等清洁能源有所增加,从而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所以,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应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40分)(2008佛山二模)21.(18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1)E河段的汛期在 季,补给方式主要为 。(2分)(2)简要说明G曲线较平稳的原因以及与流域防洪防汛的关系。(4分)(3)若需将本流域和另一水系的M河用运河相连,请设计一条最佳的线路,并在图中用运河符号标出。(4分)河段 开发利用 流 域地形、气候条件 农业发展方向EG(3)(8分)【解析】该题考查河流的综合开发利用。【答案】(1)夏季(1分) 高山冰雪融水(1分) (2)由于不同的河段(或支流)形成汛期的季节不一样(2分),在季节上的交错减低了河流中下游洪水的洪峰值(1分),河流中下游水量较平稳有利于防洪防汛工作(1分)(3)画图要求:最短距离(1分),经城市(1分),沿等高线(1分),图例正确(1分)(4)(8分)河段 开发利用 流域地形、气候条件 农业发展方向E 水能/旅游 高原和山地;纬度较低,河谷地区热量充足 粮食和啤酒花等种植业G 航运 平原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 花卉业(2008年重庆卷)22.(22分)下图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1)此时控制A地的锋面类型是 。(2分)(2)右图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3)下图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8分)(4)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4分)【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能源(资源)基地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能源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学生在学习时要能对照鲁尔区的兴起、衰落和解决措施为参照。【答案】(1)冷锋(2分) (2)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临近消费区。(8分)(3)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2分)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6分)(4)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2分)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2分)20070124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