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查十九:1.3人口的合理容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查十九:1.3人口的合理容量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考考查19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考纲及解读]
1、 区别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三个概念;
2、 说明制约环境容量的四大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
3、 比较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其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差别及成因。
解读:
1)、通过统计图提供的数据,分析“生态足迹”“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等内容;
2)、考查资源、科技水平、开发程度及文化、生活消费水平对不同时代、地区的环境容量的影响;
3)、评价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等。
[要点梳理]
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 与
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失去原有的 。
2、环境人口容量: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 、 、   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 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 供养的人口数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_______丰富程度, 水平, 发达程度,
程度,人口 水平及__ ___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具有 性和 性。
3、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 的生活方式,保证 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 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最 的人口数量。
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 ,人口合理容量约为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   , ”的基本国策,以谋求 。
[重点探究]
1、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1)资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2)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口,如在原始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3)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人是社会性动物,除了生理方面的需求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说生活肯定是越过越好,如果说刚才我们探讨的那个时代是只能吃饱饭的时代,但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是处于大家都要顿顿吃肉,出门开车,家家都住洋房别墅的时代,也就是说生活消费水平提高了,那聘用人才的价格也会提高,比如说改成500元/人。那么你们在自身拥有的资源基础上还会不会能容纳这么多的人口?)因此,消费水平的高低也影响了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
(4)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封闭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受到较大的限制;开放地区,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环境人口容量比封闭时就会大得多。
2、人口容量的估计
注意环境人口容量定义中所包含的几层意思:
①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
谈环境人口容量应指出具体时间,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时间的函数,具有不确定性。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一共有四个方面,而且各种制约因素都是不确定的。比如现有的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的交流程度及人口消费水平都在不断变化。因此,估计环境人口容量难度很大。
但在具体时期内,假定制约因素保持不变(如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时,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这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无论是整个地球,还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具体的估计值,都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相对确定这一基础上的。为了简便,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如土地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
②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③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喝等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④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如国外或地区以外的)资源和技术,这一点对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乐观派学者认为,地球能够维持的人口,要比今天地球上生存的人口高出很多。个别学者甚至断言,地球能够养活500亿人口。其依据有三:第一,目前地球陆地上还有大量资源尚未开发,就是已经开发的资源,也存在着很大的利用潜力。第二,尚处于起步开发阶段的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矿产、能源等资源的能力是难以估量的。第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有足够的力量遏制环境退化。
悲观派学者认为,地球上的人口已经过多,如果人口进一步增长,后果将不堪设想。个别学者甚至认为,地球上的人口不应超过10亿。其依据是:第一,当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食物和自然资源短缺等问题频繁出现,这说明人口规模已经过大。第二,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枯竭指日可待。第三,人类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幸福,还必须考虑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
中间派学者认为,地球的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这是使全球人类能够吃得比较好,并且维持健康而不算奢侈生活的合理人口限度。
[典型例题精析]
典例1、自古以来 , 我国就是人口大国。 目前,我国有近14亿人。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某地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表1)
耕地 森林面积 淡水
0.1公顷 0.1公顷 2000立方米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表2)
人口 面积 耕地 森林面积 年径流总量
8200万 16万K㎡ 920万公顷 800万公顷 2200亿立方米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 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项,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项。
结合表1、表2及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1) 目前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未来 20 年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
(2) 有人说: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是人才强国,也必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森林人均量低于最低标准,故是当前最主要的限制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 , 工业、城市建设都将会大量占用耕地,使耕地人均量有可能低于最低标准; 解决措施一要少占 耕地,二是提高单产、解决粮食问题,三还要有计划的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多少与人才强弱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
(l) 森林 耕地 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控制人口数量。
(2) 我国是人口大国 , 但未必是人才强国。人口众多 , 劳动力资源丰富 , 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劳动力要成为人才需要通过发展我国科技、教育 , 提高人口素质来实现。人口多 , 劳动力资源丰富 ,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但人口多也会带来资源紧张、就业压力大、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只有发展经济, 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优化 , 建立良性人地关系, 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典例2、(2004年广东地理)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 ,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表格 , 回答(1)-(4)题。
国家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加拿大 3 35
美国 30 156
埃及 70 3503
中国 129 934
英国 241 963
印度 313 559
日本 336 3054
荷兰 432 1601
孟加拉国 910 1359
(1)“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 )
A.加拿大 B.美国 C.埃及 D.印度
(2)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 1/2 以上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荷兰 C. 孟加拉国 D.加拿大
(3)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 )
A. 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为大
B. 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为大
C. 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D. 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4)就国土面积而言 , 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 )
A. 日本、埃及 B. 中国、印度
C. 美国、加拿大 D. 孟加拉国、美国
解析:根据资料中对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的解释可知,地广人稀即人口的算术密度较小、耕地资源缺少即人口的生理密度较大,埃及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然后用人口算术密度除以人口生理密度,比值大于1/2的即表示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2以上,在题中的几个国家中,印度、孟加拉国这两个国家符合这一条件;而像加拿大、埃及、中国、日本等国的
耕地面积所占的比重就比较低,特别是埃及、日本这两个国家国土总面积又比较狭小,因此耕地资源更显得贫乏。人口压力主要是看人口生理指标,即每平方千米的耕地需要负担的人口数,比较中国、印度这两个国家的指标,可看出这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大,其中中国的人口压力更大。
答案:(1)C (2)C (3)B (4)A
典例3、对环境人口容量可以进行定量估计,是因为( )
A、科技发展速度缓慢
B、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人口的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
D、现有资源的总量是确定的
解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资源的总数并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科技水平和人口消费水平变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
答案:B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承载或容纳的人口数
C、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D、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目前各国各地区的人口数量
2、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小人口数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学技术
D、为了简便,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3、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4、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5、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②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③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 ④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基础之上的
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下列关于人口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只需考虑人口的物质消费水平即可
B、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与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
C、人口平均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也高
D、世界各地人口消费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无法估计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
7、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状况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文化 D、生活消费水平
8、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数
B、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人口不断增长造成的
C、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D、当全球人口约为100亿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大为降低
9、为了简便,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主要依据的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气候资源
C、能源资源 D、生物资源
10、关于全球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乐观者认为正确的是(  )
A、现今世界人口已超过了全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B、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全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C、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可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
D、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全球人口不能再增长
11、《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  )
A、12亿左右 B、13亿左右
C、16亿左右 D、20亿左右
12、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C、环境人口容量就是发达国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D、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目前各国各地区的人口数量
13、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 B、科技水平 C、生产能力 D、消费水平
14、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09年江苏地理第12,13题)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6、图7回答15~16题。
15.图6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
16.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二、综合题
17、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人均耕地变化曲线上看,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在日趋________,这一趋势若不能得到有效的缓和,按1955~1975年的速度发展,大约在2020年,我国人均耕地将趋近于________。
(2)回答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已经不多了,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等省,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4)当前,我国耕地不但在数量上减少,其质量也不断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中国、美国、印度人均耕地图”,分析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国家,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________,反映了我国人口与一些________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3)据科学家估计,2001年全国人口已达________多。
19、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这段文字主要讲了环境人口容量的什么问题
(2)它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分析这个问题的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下的定义包含几层意思
20、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统计图
材料3: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3省贫困人口最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1999年在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1)材料l反映出1990年一2000年间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2)根据材料2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简析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并说明理由。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D  5、D 6、B 7、A  8、C 9、A  10、B  11、C 12、B 13、D 14、D 15、B 16、D
二、综合题
17、(1)减少 无地可耕
(2)人口增长过快
(3)黑龙江 新疆 草地
(4)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变薄,肥力下降与过量施用化肥、农药
18、(1)中国 美国 印度 中国人口13亿,美国约2.8亿,印度约10亿;从耕地看中国约1亿公顷,美国约1.85亿公顷,印度约1.7亿公顷由此得出
(2)1/3 资源
(3)13亿
19、(1)讲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2)先简化、后解剖分析。
(3)包含四层意思:①环境人口容量,首先应指明具体的时期,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时间的函数,具有不确定性;②资源、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③人口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④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家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如国外或地区以外的)资源和技术,这一点对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20、(1)东、中部人口密度增加,西部略有下降,东西部人口分布更加不均
(2)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3)地形崎岖,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文化科技水平低
(4)不能 因为西藏地区高寒、缺氧,土壤贫瘠,科技水平差,自然资源利用不充分,环境承载力低
21世纪教育网
www.
材料2: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