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查三十:5.2交通运输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查三十:5.2交通运输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考考查30
5.2交通运输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考纲及解读]
1、 认识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发展速度的影响;
2、 说明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区位选择的影响;
3、 理解铁路和高速公路对水运的冲击,迁移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读: 1)、以台湾岛为例,考查环岛交通运输线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用城市商业中心的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分析评价商业网点布局的合理性;
3)、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不同时期某地聚落兴衰、商业中心变迁的影响。
[要点梳理]
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同交通运输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交通线的改变引起集镇的繁荣和衰落。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表现在聚落 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发展轴。
2、株洲和筑波两个城市呈 分布。都是沿 发展的。
3、浙江嘉兴最初是 地域形态,后来演变成 , ,最后演变为 状。是由于 发展变化造成的,说明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4、京杭运河沿河城市,如济宁、扬州兴盛原因是 的开凿,后来的衰落是因为 淤塞,加之 发展以及 线修筑,使大运河的 衰落,城市也随之衰落,说明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分布密度和分布位置。
比较类型 相同点 不同点
山区 商业网点都是在 便捷的地方 分布密度小
平原 分布密度大
原因 交通最优原则 地势等自然条件的差异
2、山区比平原区商业网点 ,因为山区交通 ,交通线路 ,交通运输方式 。
3、商业网点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商业网点区位选择要求便捷的交通即交通优先原则,故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高速公路沿线形成商业区。
4、沈大高速线旁有大型服装市场因为有 交通,可以吸引大量的 ,获得较高的 。商业这种分布体现 原则。
5、北京在元朝形成 市场;到了明清时,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到民国时期,北京形成 商业中心。这种变化说明了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同交通运输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6、交通线的改变引起集镇的繁荣和衰落。
[重点探究]
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地区 山区 平原
地形 地势起伏 平坦开阔
人口 稀少 稠密
交通运输线 稀少 密集
商业网点密度 小 大
2.影响集镇的繁荣与衰落
(1)位于河道航运的终点,大量人流、物流集散和中转——商业繁荣
(2)河道的险滩被清除,航道向前延伸,集散转运地位消失——商业衰落
例如:陕西省勉县的长林镇,过去地处汉中经褒河去甘肃、四川的必经之路,来往客商众多,商业十分繁荣。后来,由于公路改线,集镇逐渐衰落,至今连定期的集市贸易都没有了,完全退化为单纯的居民点。
3、正在或计划建设的新干线
宁西线:经过苏、皖、豫、鄂、陕六省、经过城市:南京—合肥—信阳—南阳—西安
包粤线:包头—神府—延安—西安—安康—重庆—遵义—贵阳—柳州—黎塘—湛江可称为“第六纵”
沿海铁路线:大连轮渡到烟台—蓝村—临沂—新沂—长兴—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汕头—深圳—广州—湛江—海口—三亚
沿江铁路线:上海—南京—芜湖—九江—武汉—重庆
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拉萨已于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
[典型例题精析]
典例1、 (2008年全国卷)阅读分析资料和图7 ,完成下列问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 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1)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
(2)当时的运输机沿该航线飞行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解析: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在图中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划一条直线,得到驼峰航线的主要经过地形区是青藏高原边缘或喜马拉雅山东缘、横断山脉,这里海拔高,地势高差大,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由于纬度比较低,山谷中多强对流天气,空气运动紊乱,严重影响驼峰航线的正常运行。
答案:(1)平均海拔高,山河相间,
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地势崎岖)
(2)飞行高度高,空气稀薄,地形复杂,气流紊乱,对流比较旺盛,天气多变,多云雨等
典例2、(2008年高考广东卷)上海、广(州)深(圳)、北京是我国航空货运的三大中心。对我国航空货运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 广州白云机场的航空货运量居三大货运中心之首
B. 三大货运中心也是我国的三大经济中心
C. 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是我国航空货运的主要货源地
D. 我国航空货运主要集中在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分析比较即可正确解答。在货源充足、经济发达地区,才能形成航空货运中心,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其核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都成为航空货运中心,对比可知上海居首位。
【答案】AD
典例3、 据报道,2005~2020年,长江三角洲各城市间将建设5条城际轨道交通线,形成沪宁杭“1至2小时快速交通圈”。
(1)在长三角各城市间,规划中新增的五项轨道交通路线中,走向与现有铁路线不同的是(填写图中序号)。
(2)在现有轨道交通的情况下,再建这些城际轨道交通线是出于什么考虑?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①线路走向与京沪线一致,④线路与沪杭线一致,⑤由杭州通往浙江重要港口宁波,也与原线路走向一致。②③线路穿过京沪线与沪杭线相交,故选②③。? 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客货运输量特别大,再建这些城际轨道交通线可提高运输速度,加大运输量,以满足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对外联系。
答案:(1)②③
? (2)速度快,运能大;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流和发展。
[课堂检测]
读“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距相关曲线示意图”,回答1~2题。
1.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距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运距<8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水路
B.80千米<运距<55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公路
C.运距>55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铁路
D.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航空,它适合运送的货物特点是轻型、贵重、急需
2.某区域四座城市间不同商品的调运,选择下列运输方式正确的是 ( )
①城市B的精密仪器用汽车运到A城市 ②城市A附近地区的粮食用船运到C城市 ③城市D郊区的鲜花用飞机运往A城市 ④城市C的急救药品用船运往A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09·安徽黄山模拟)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
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限制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植被 ④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交通网络修建的成本远高于环渤海地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土地价格昂贵 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C.河网密集,多洼地 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
新华网2008年7月7日电:为使珠三角地区真正实行“1小时生活圈”,广东省政府对原有的珠三
角轨道交通建设方案进行优化,轨道线网密度大大增加,线网总长度增加近2.5倍。广珠轻轨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主轴线之一,在珠三角城际轨道系统中动工最早,目前土建施工情况良好。据悉,广珠轻轨建成后,从江门西站出发,10多分钟就可到中山,30多分钟就可到珠海、广州,不用1小时就能到深圳,江门将融入“珠三角1小时城市圈”。据此回答5~6题。
5.上述材料表明了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哪个方面 ( )
A.大型化 B.高速化 C.专业化 D.科技化
6.广珠轻轨的建设可能对途经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
A.人口向广州方向迁移 B.工业向广州方向迁移
C.增加商业网点的数量 D.农业生产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下图为“某岛屿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最适宜建港口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⑤处建飞机场的有利条件是 ( )
A.离海港近,便于客货的中转
B.该岛风景优美,游客多,经济效益好
C.地势较高,云雾少,降水少
D.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利于飞机的起降
(2009·广东阳江调研)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人类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回答9~11题。
9.介于世界上两个工业最发达地区之间的海洋运输航线是
A.北大西洋航线 B.北太平洋航线
C.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 D.南太平洋航线
10.联系世界范围地域大分工的主要方式是 (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河流运输 D.海洋运输
11.20世纪初,促进阿根廷牧牛业飞快发展和销售市场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
A.良种牛的培育 B.冷冻船的发明
C.优质饲料作物的种植 D.清洁水源的开辟
读“某城市略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根据上图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 ( )
A.水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地形条件好 D.气候适宜
13.该城市是湖南省最大的石油化学工业中心,下列有关该地石化工业区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②有较大的消费市场 ③有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
④有丰富的水资源 ⑤有便捷的交通运输 ⑥有廉价的土地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⑤⑥
14.下图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58.8千米,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的预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根据下图及相关信息,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 ( )
①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 ②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
③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 ④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铁路枢纽,并建成了“8小时重庆”的高速公路网(指的是从离重庆主城区最远或较
远地方的县城出发,实现8小时之内到达重庆主城区的外环高速公路)。读图回答15~16题。
15.三组人从重庆站出发,乘火车分别前往北京、贵阳、长沙三地,如果走捷径,各组的选择应是 ( )
A.北京—⑤、贵阳—②、长沙—④
B.北京—③、贵阳—②、长沙—④
C.北京—③、贵阳—①、长沙—④
D.北京—④、贵阳—①、长沙—②
16.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由3条环线”、“10条放射线”、“3条联线”组成。下列对这种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3条环线”的主要作用是加强重庆市与周边各省的公路运输联系
B.“10条放射线”的主要作用是减轻重庆主城中心区的公路交通压力
C.“8小时重庆”公路交通主要是由“10条放射线”高速公路来实现的
D.“环线+放射线”交通布局模式是山区城市最理想的交通布局形式
17.(2009·宁夏石嘴山模拟)读“某地区城镇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已知A、B、C是该地区同等级别的
3个城市,D、E、F是比A、B、C级别低的同等级乡镇。据此回答问题。
(1)如果该地区修建铁路,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先连接哪两个城镇较为合理 ( )
A.A——E B.C——D C.A——C D.都一样
(2)当上述铁路修通后,D、E、F 3个乡镇哪个经济发展最快?为什么?
(3)石家庄市原是正定县的一个乡村,目前发展成规模远大于正定县的大城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家庄市得以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什么?
②上图说明,现代聚落区位选择中,沿 线是城市扩展的增长点。此外,沿 也可以形成城市空间增长的纵轴线。
18.渤海海峡可供选择的跨海运输方案主要有轮船运输、火车轮渡、海底隧道、桥隧通道4种。桥隧通道方案即蓬莱—长岛架桥,长岛—旅顺隧道。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06年11月6日,中国最长的跨海铁路轮渡工程—烟(台)大(连)铁路轮渡投入试运营。
材料二 蓬莱—旅顺中间有庙岛列岛一线摆开,平均水深25米。(见下图)
材料三 渤海湾是我国重要的盐场和渔场。近年来该海域所盛产的带鱼、小黄鱼、鲈鱼、梭鱼等经济鱼类和对虾、毛虾等大量减少。
(1)试分析实施“南桥”方案的有利条件。
(2)渤海海峡“南桥北隧”公路铁路两用交通线与目前的轮渡线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3)渤海盐度是我国近海最低的,但渤海湾却建有中国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其自然条件是什么?
(4)渤海湾渔业资源日趋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19.读下面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交通干线类型 最大限制坡度
公路 7%~9%
铁路 3%
材料二 交通线示意图
(1)与平原比较,山岳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 的选择、交通运输 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
(2)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 为主,原因

(3)若该地选择了山岳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a处 ,理由 。
b处 ,理由 。
(4)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 。
(5)简述交通干线的修建将对甲镇居民点形态及山区商业网点的影响。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有的京沪铁路长度仅为全国铁路营运线的2%,却承担着10.2%的铁路客运量和7.2%的货物周转量,其运输密度(指交通干线单位长度运输的旅客量和货物量,分别用万人/公里和万吨/公里表示)是全国铁路平均水平的4倍,但目前运输缺口仍高达50%以上,因此严重制约了沿线经济发展。
材料二 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并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输送能力将达到单向每年8 000万人次,时间将由现在的约10小时缩短到5小时。高速铁路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新建双线铁路全长1 318公里,总投资2 209.4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预计到2010年投入运营。
(1).简要说明京沪线的铁路运输密度4倍于全国铁路平均水平的原因。
(2).已建成的青藏铁路和即将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沿线均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其目的分别是什么?
(3).京沪高速铁路线路较为平直,分析该铁路平直的原因。
(4).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对山东省西部经济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5).简述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重要意义。
21、(09年江苏地理第28题)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图15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主要原因是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4分)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 ,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3分)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 ,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琚是 (4分)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C 5.B 6.C 7、A 8、D 9.A 10.D 11.B 12.B 13.C
14、D 15.B 16.C
二、综合题
17、 (1)C
(2)D乡镇发展最快。它离C城市较近,经济发展受益于AC之间铁路的带动。
(3)①铁路干线枢纽(火车站),客货流量大;河北省省会。②铁路 海、江、高速公路
18、 (1)蓬莱与旅顺之间岛屿较多,海水浅、线路短,便于施工。
(2)通行速度快,运输量大,安全。
(3)气候:春、秋两季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地?形:泥?质海岸,地势平坦,利于晒盐。
(4)过度捕捞、环境污染。
19、 (1)方式 线路
(2)公路 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3)不合理 通向大城市应选最短线路 合理 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
(4)增加交通运输量,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
(5)新修建的交通干线将成为甲聚落的发展轴,聚落空间形态将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线路的修建将使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增大,并使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交通干线沿线。
20、 (1).连接两大经济区,沿线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客货运量大。
(2).前者一是为了防止在冻土地段,路基下沉,二是有利于藏羚羊等濒危动物迁徙通过;后者则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
(3).沿途地区地形平坦;节省投资,减少工程量;高等级铁路建设的要求。
(4).大量投资将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山东省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商品流通,加快脱贫步伐,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5).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可以缓解京沪铁路运力长期严重的紧张局面,形成我国铁路客运支线网,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1)A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
(2)C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
(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
(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