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单元 大气2.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理解气候因子对气候的影响2.通过对气候形成因子关联性的分析,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环境观,努力去实现人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3.使学生掌握分析不同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特点的方法,了解气候的发展变化4.运用相关图表分析气候特点及其成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1.气候形成因子2.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和降水特点难点: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和降水特点课时:2课时板书设计2.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一、气候形成因子二、气候类型1.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2.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三、气候的变化教学过程【复习、引入】【讲授】1.天气和气候(1)天气和气候概念的比较:初中 高中天气 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时刻在变化; 某一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2)以下几句话说的是天气还是气候?昆明四季如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在未来的24小时内,本地区将有6—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8℃。2.太阳辐射——气候形成的最基本因子【投影】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提问: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的水平分布有何规律?为什么?回答:随纬度增高而递减,太阳辐射能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小结: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季节交替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3.地表状况——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读表2.3,思考:海洋与陆地在气温上存在怎样的差异?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读表2.4,思考:山地与原在气温上存在怎样的差异?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小结:下垫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和水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反映在海陆气温对比上相当显著的。4.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水汽的分布大气环流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调整全球热量、水汽的分布,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5.人类活动——改变某些大气成分,改变地表性质举例说明:6.气候因子的整体性读图2.27,了解气候各因子之间的关联,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联?【总结】【巩固】【布置作业】复习本节(第二课时)【复习】影响气候的因子主要有哪几个?【引入】各种气候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各种气候类型各具不同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气候类型。【讲授】1.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2.28,初步了解十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大致的分布范围,并注意图中的10个气象站所处的位置。2.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1)读图2.28,找出伊基托斯、上海和莫斯科,分析这三个测站的气温特点。(2)结论:纬度位置决定了气温分布基本格局。(3)将十种气候类型按照气温情况分为三类:热带气候类型——终年高温(最冷月均温>15℃) 亚热带气候类型——冬暖夏热(最冷月均温>0℃) 温带气候类型——冬冷夏热(最冷月均温<0℃) 寒带气候类型——终年严寒(4)找出3、4、5、6四个测站,分析它们的气温特点,得出结论:下垫面影响气温分布。大陆东岸地名 纬度 气温最冷月 最热月 年均温奈因(加拿大) 57.2°N -19.9 10.6 -3.8大陆西岸地名 纬度 气温最冷月 最热月 年均温阿伯丁(英国) 57.2°N 2.9 14.3 8.23.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1)叠加降水量图和大气环流图,分析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提示:上升气流降水丰沛,下沉气流降水稀少)(2)分析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不同的降水特点(着重讨论年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3)将十种气候类型按降水情况进行分类。4.气候的变化(1)读表2.5,思考:我国历史时期气候有何变化规律?(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周期长短不一)(2)读图2.30,思考:19世纪以来北半球气温随时间有何变化?(气温呈明显的波动上升)(3)小结:气候因子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总结】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气候的变化【巩固】读下表,回答:一月 七月甲地 气温(℃) 13.9 26.0降水( mm) 113.0 0.0乙地 气温(℃) 23.4 13.1降水( mm) 7.0 183.0(1)甲地属于气候类型;乙地属于气候类型;(2)乙地一月受控制,气候的季节特点是;七月受控制,气候的季节特点是。(3)甲地所属气候类型在北美洲分布在沿岸,在南欧分布在沿岸地区。【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2.预习《气候资源》教学后记: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