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1.4人口素质与环境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人口身体素质的含义及影响因素2、理解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3、理解自然环境特别是次生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4、理解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特殊影响教学重点、难点: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课型:新授课授课过程:一、人口素质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是人口素质的三个方面,我们仅讨论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口身体素质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二、环境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 1、人口身体素质 指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人口身体素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有两: 2、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两个因素 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是先天性的,黑人在一些力量型和耐力型运动项目上具有遗传优势,黄种人则在技巧型和智力型体育方面见长,因而中国的技巧型、智力型体育运动项目总能够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白种人身高普遍比黄种人高。这些都表明遗传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重要影响。环境因素是后天性的,但对人口身体素质起着重要的影响,更何况遗传也是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重点讨论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3、社会经济环境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 尤其是现代社会,这种影响越来越大,例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些流行病被有效控制,基因技术和生物工程在医学上的应用使一些疑难杂症得以治愈,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黑非洲)由于经济落后、政治动乱,大批儿童因营养不良而死亡。日本人的身高在不断上升也和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当然自然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也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4、人口身体素质也受自然条件制约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人类社会早期,自然因素曾经起过决定性作用。即使在今天,这种影响依然存在并不可忽视。自然环境可分为两大类: (1)原生环境 指地形、气候、湿度、降水等因素。如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缺乏都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克山病(一种以心肌坏死为主要症状的地方病)、大骨节病与硒(希腊语是月亮女神的意思,具有抗癌和延缓衰老的作用)的缺乏有关,地方性硒中毒与硒的过多有关,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碘的缺乏有关,畸形胎儿的发生率与环境中放射线过多有关。 (2)次生环境 指受人类影响的环境。今天地球上多为次生环境,而人类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重要方面就是环境污染。(学生讨论复习人类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污染),这些污染我们可以分为三类: a物理性的 主要指放射性污染、微波辐射和噪音污染等。尤其是噪声已经成为当今城市的一大公害。b化学性的 主要指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燃烧燃料排放的有害气体,工业生产中的废液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农药污染等。化学污染物是环境中对人身体危害最严重的污染物,有害物质往往通过呼吸和食品进入人体产生急慢性中毒,如食品添加剂、色素、防腐剂都有一定的致畸和致癌作用。c生物性的主要指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污水、粪便,以及生物制品厂、食品厂和医院等的垃圾和废弃物,没有得到适当处理而造成的水体和土壤污染。它往往通过饮食传播一些疾病。(布置课后作业)事实上,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也就是对死亡率的影响。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产生的特殊影响 读图1.10总结两地形成不同景观的原因。1、一个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过去国土常被理解为一个国家管辖的地域空间,国土的开发利用被理解为资源的利用。而我们今天越来越清楚认识到国土同时又是环境,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土资源与环境,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直接影响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缺乏开发利用新资源的能力,不得不依赖现有的资源,因而为了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资源的超采现象并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3、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如煤炭的利用率我国只有不足50%,而日本则高达75%。同样,在我国被视为废弃物的花生壳在日本却能够被加工成价值较高的纤维板。 4、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缺乏环境意识,其行为总是会对环境产生危害。而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们在环境治理、改善方面更具有优势,他们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术应用到环境治理、改善中去。贫困山区农民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生活变得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就是由于科学文化素质低造成的。 通过上述分析和1.2内容,学生讨论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及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影响的大小,并得出下面的结论: 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并非取决于人口数量的多少和人口增长的快慢,而是取决于人口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包括受教育水平、人口对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和运用程度)。因此:四、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课堂作业: 你家或学校附近有哪些方面的环境污染,造成这些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治理?(题目是开放性的,答案不固定)。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