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单元 城市的地域结构2.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熟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类型,结合实例分析各功能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教学重点、难点:现代城市中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区位特点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法教学过程:一、功能区概述1、功能区类型 —— 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大城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如行政区、文化区等。在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小,或者分散布局,形成不了相应的功能区。(教材29页图2.7 提示学生注意王府井商业街、首钢、方庄住宅小区与市中心的距离远近)2、功能区的边界 —— 各功能区之间无明显界线,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如住宅区里常常混有商店、工厂等,但商店、工厂用地面积所占比率比较低。3、功能区的形成 —— 商业、工业等经济活动需要占据或利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等各不相同,因此,经济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功能区。二、住宅区(一)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住宅区是城市居民休养生息的场所,它不但要容纳城市的所有人口(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而且城市居民在家里的时间要大于在城市内其他时间之和。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面积往往占城市空间的40%到60%。(二)城市住宅区的形成和分化历史过程1、形成过程(见下表)时间 特点 形成原因工业革命以前 居住单元与劳动单元混杂布置,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工 工业、交通业不发达,雇佣工人少,人们的活动范围小。工业革命以后 形成住宅区 工厂逐渐集中分布,迫使居住单元相互靠拢2、住宅区的进一步分化(参阅教材30页图2.8)建筑质量上 位置上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 房屋面积大,有些是独立庭院 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 面积狭小,拥挤密集,配套设施差 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3、在一些特大城市,出现了卫星城为了疏散过密的人口和工业,在距母城比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兴建卫星城。使部分职工工作地点(在母城)和居住地点(在卫星城)发生分离。如北京的昌平和上海的闵行等(距母城10~20千米)三、商业区(一)区位特点 —— 只占城市用地总面积的一小部分,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所以通常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交通干线(街道)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尤其是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遍及全市,各种交通工具都可方便地到达。商业区的主要活动是商品的交换,影响商店营业额的直接因素是商业区所服务的人口,只有交通便捷才能够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二)中心商务区的特点1、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专业化高级商店等专门从事商品交流的中心,还有知名大公司的总部、各种办事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银行、豪华宾馆、娱乐及文化设施。2、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白天购物和办事的人很多,人流车流川流不息,热闹非凡;夜晚办公机构下班,商店关门,人流明显减少,整个街道变得非常安静,到了深夜甚至空无一人。3、建筑物高大稠密。中心商务区常常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地价高而土地有限,建筑物只能向上发展来增加层面空间,因此中心商务区内的建筑物在市区往往最高。4、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水平方向上 —— 最中心处以零售活动为主,有大型百货商场、高级专门化商店等。周围则是一些银行、保险、旅游等商务机构的办公室,以及一些小商店,例如电器商店、服装店和鞋店等。垂直方向上 —— 在高层建筑中,一般来说,零售店多在低层,而办公室则多在高层,中间多为一般商业活动用地。(教材31页图2.9)四、工业区(一)大部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具有很强的集聚性对工业本身来讲 —— 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协作和竞争性强,相互靠拢布置,可以共同分享集聚利益。(工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从而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对城市来讲 —— 市区内部工业相互集聚形成的成片的工业区,既加强了城市的经济力量,有拓宽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二)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特点1、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城市发展初期的老工业区:是以市场、资本、劳动力、交通网等优越条件吸引工业,自然团聚而成。布局较乱,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大多数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企业纷纷被迫向市区边缘外移,甚至在市区外围形成一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教材32页图2.10)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工业自身生产工艺中产生大量的运输需求,决定了工厂企业必然寻求近河流、近铁路、近公路的低平地带,来布置厂房、仓库、货场等设施。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住宅用地 D.行政和文化用地2.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要求是 ( )①位于市中心或街道两侧 ②不断向市区边缘移动③不断向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移动 ④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①④3.有关城市功能区的错误叙述是 ( )A.每一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B.城市中同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功能区C.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功能区D.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二、读教材32页“常州工业分布状况”示意图,回答:1.常州市工业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在市区外围形成一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试分析其形成原因。2.常州市工业的区位另一个特点是 ____ _________________ ,其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C 2.C 3.C二、1、因为随着常州市工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大多数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企业纷纷被迫向市区边缘外移,在市区外围形成一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2、常州市工业区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这是因为工业生产工艺中,产生大量运输过程。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