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单元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2、两条直线相交成 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3、下面每组的两条直线是什么关系?4、看一看,填一填。(1) 和 互相平行; 和 互相垂直。(2) 和 互相平行。 和 互相垂直。 和 互相垂直。5、判断下面各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的:( ) 垂直的:( ) 相交的:( )二、判断题。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2、两条线段平行,它们一定相等。 ( )3、平行线之间的垂线只有一条。 ( )4、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5、正方形中,相邻的两条边都互相垂直。 ( )6、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两条直线相等。 ( )7、两条直线不相交就一定平行。 ( )8、两条直线相交就一定是垂直。 ( )三、选择题。1、有两条直线都和一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 )。A. 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相交2、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样的平行线可以画( )条。A. 1条 B.2条 C.无数条3、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 A. 相交 B.平行 C.不相交就平行4、在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了四条垂线段,这四条垂线的长度( )。A.都相等 B.不相等 C.有的相等有的不相等5、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成4个( )。A.锐角 B.直角 C.钝角6、有两条直线都和一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 )。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相交 D.不确定7、下面一定相交的两条直线是( )。A. B.C.8、如果,上下两条线段是平行的,图中a、b分别垂直与上下两条线段,图中线段a=8cm,线段b=( )。A.8cm B.9.5cm C.不能确定9、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这两条直线( )。 A.既不平行,也不垂直 B.互相平行 C.互相垂直10、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可以使用( )。 A.三角板 B.量角器 C.直尺 D.以上都可以1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A.交点 B.垂足 C.端点 D.终点12、从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 )条 。 A.1 B.2 C.无数1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 )条。A.一条 B.两条 C.无数条13、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一看这三根小棒是( )关系。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既不平行又不垂直14、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 )条直线。 A.1 B.2 C.无数15、下列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 A.平行线延长也可能相交B.梯形有无数条高C.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16、在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了4条垂线,这4条垂线的长度( )。 A.都相等 B.不相等 C.有的相等有的不相等 四、解答题。1、下列哪些字母的笔画中有互相“垂直”关系? 下列哪些字母的笔画中有互相“平行”关系? V L K N 2、找一找,填一填。互相平行的有( ),相交的有( ),互相垂直的有( )。3、数一数有几组互相垂直的线段?并写出来。 4、下面各组直线,哪组直线是互相垂直的? 5、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把下图画成一个长方形吗? 6、下面每组的两条直线是什么关系? 7、说说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怎样的两条直线又互相垂直呢?8、用一张正方形纸照样子折一折再打开,哪些折痕互相平行?哪些折痕互相垂直?9、从下图中找出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不同颜色描出来。 10、过点M画AB、AC的平行线。五、拓展练习1、下列图形各有几对平行线。 2、下面图形各有几对垂线。 3、小鱼向右平移5格,平移后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用不同颜色的线表示出来。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答案】不相交,互相平行【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据此解答即可。2、【答案】 90【解析】根据垂直的含义:在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进而得出结论。3、【答案】【解析】根据平行线和垂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据此解答即可。4、【答案】 a,c,a,b,a,c,a,D,c,D【解析】根据平行线和垂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据此答案即可。5、【答案】平行的:(① ③ ), 垂直的:(⑥ ⑦ ) , 相交的:(②④⑤⑧) 【解析】(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①和③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交点,是一组平行线。(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⑥和⑦这两组直线相交且成直角,所以⑥和⑦是2组垂直直线。(3)在同一平面内,有交点的叫做相交线。 ②、④、⑤、⑧,这四组直线都有交点是相交线。二、判断题。1、【答案】×【解析】正确的说法:在同一平面内不想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答案】×【解析】两条平行线段互相平行,但是它们不一定相等。3、【答案】×【解析】平行线之间有无数条垂线。4、【答案】 √ 【解析】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5、【答案】 √ 【解析】正方形的特征:有4条边,4条边长度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据此可知正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6、【答案】 × 【解析】根据平行的含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据此可知:这两条都是直线,都无限长,所以不能比较;据此判断。7、【答案】 × 【解析】根据直线平行、相交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前提:必须是在同一平面内;据此判断即可。 8、【答案】 × 【解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平行和相交;当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时,这两条直线就相互垂直;据此判断。三、选择题。1、【答案】B【解析】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这也互相平行。2、【答案】A【解析】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样的平行线可以画1条。3、【答案】C【解析】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4、【答案】 A 【解析】根据平行和垂直的性质和特征可知:两条平行线中可以画无数条垂线,这些线段的长度相等;进而答案即可。5、【答案】 B 【解析】由垂直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可知: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成4个直角;据此答案。6、【答案】A 【解析】 有两条直线都和一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7、【答案】B 【解析】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相交。A和C是平行的,排除,所以选B。8、【答案】A 【解析】线段ab同时垂直于平行线,都是垂线段,所以距离相等。9、 【答案】C 【解析】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0、【答案】D 【解析】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可以使用三角板、量角器和直尺。 11、【答案】B 【解析】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12、【答案】A 【解析】从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1条 12、【答案】A【解析】因过直线外一点有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所以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1条。13、【答案】A【解析】: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一看这三根小棒是互相平行关系。 14、【答案】C 【解析】根据平行的性质可知: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据此解答。 15、【答案】A 【解析】A.根据在同一平面内,延长之后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判断;B.根据梯形的高的含义,在梯形上底上任取一点,过这一点向下底作垂线段即为梯形的高。这样的线段可以作无数条,因而一个梯形能画出无数条高;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判断;据此解答即可。 16、【答案】A 【解析】 因为两条平行线中可以画无数条垂线,这些线段的长度相等,所以在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了四条垂线,这四条垂线的长度相等。 四、解答题。1、【答案】互相垂直的是L;平行关系的是N。【解析】根据垂直和平行的概念进行判断。2、【答案】②③⑦;①⑤⑥;③【解析】根据平行和垂直的概念正确判定,区分相交和垂直就看是不是相交成直角,无论是平行,垂直还是相交都是针对直线而言的。3、 【答案】6组;AB⊥BC、AB⊥AD、CD⊥BC、CD⊥AD、BM⊥AC、DF⊥AC【解析】两条线段相交成直角的就垂直,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有4组垂直线段,另外两条BM和DF都和对角线AC垂直,所以一共六组。4、 【答案】第(4)组【解析】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就看他们是否相交成了直角。5、 【答案】【解析】可以用三角尺和直尺来画。6、 【答案】相交;互相平行;相交;互相垂直【解析】延长后不相交的互相平行,相交成直角的互相垂直。7、【答案】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解析】根据平行和垂直的概念来回答。8、【答案】三条红色的折痕互相平行,它们都与绿色的折痕互相垂直。 【解析】根据平行和垂直的性质来判断。9、【答案】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特点,图中不相交的线段互相平行,照此用不同颜色画出来即可。10、【答案】【解析】根据平行线的特点,可以用两把三角尺来画。五、拓展练习1、【答案】3对;2对;3对【解析】仔细观察上图,根据平行线的特点,第一幅图是正六边形,每组对边分别平行;第二幅图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平行,对角线和另一条短线平行;第三幅图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的每条边分别平行。2、【答案】2对;9对【解析】第一幅图中a⊥c、b⊥c;第二幅图中a⊥f、a⊥c、a⊥d、b⊥f、b⊥c、b⊥d、e⊥f、e⊥c、e⊥d。3、【答案】【解析】根据平移的方法,平移前和平移后对应线段平行。第9页(共1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