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1.1《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教案(旧人教版选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11.1《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教案(旧人教版选修2)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十一单元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
11.1 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进行跨地区资源调配的主要原因,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的主要原因。
理解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和利用在东西部的差异。
能力目标
一个国家和地区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我国天然气开发的主要原因和开发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
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受限制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
利用PowerPoint或其他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图表资料,启发诱导式教学。
●教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主要投影片:
1.我国各主要资源的分布差异表。
2.我国土地、矿产、能源等各类资源分布图。
3.我国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晋煤外运示意图。
4.我国能源消费构成表。
5.1998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6.1998年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7.天然气简介。
8.我国天然气储量及分布。
9.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示意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回想一下,西南地区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开发当地丰富的资源,发展大西南经济。
(教师)当地主要有哪些资源?
(学生)有矿产、能源、农林牧、旅游等资源。
(教师)上一个单元中,我们也一起讨论了有关海南岛的开发具有哪些优势?
(学生)区位优势、热带资源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
(教师)实际上,我们前几个单元所讲的各个区域的国土整治中,不管是开发还是治理,都是分析考虑如何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开发是开发当地丰富的资源,如东北主要是森林和黑土地,三峡主要是水能,大西南主要是矿产,海南岛主要是热带资源和海洋资源;治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那么,我国总体的资源国情又是如何的呢?如何更合理地利用各类资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
(屏幕显示)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地区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
(教师)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四大工程,请一位同学来简述一下。
(学生)南水北调:将长江水调至华北;西电东送:将山西能源基地、三峡、红水河等中西部的能源送至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气东输:将塔里木等西部的天然气输往上海等东部地区;青藏铁路:从青海的格尔木延伸至西藏的拉萨。
(教师)前三大工程,涉及的都是资源的怎样利用呢?
(学生)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的调配呢?请同学们先回忆初中时所讲的我国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基本的国情?
(学生)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很少,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教师)人均少是由于我国人口太多。那为什么资源分布会不平衡呢?
(学生)是由于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
(教师)前几个单元所讲的不同地区的开发中所涉及到的区域资源优势就反映了这一点,比若请同学们我国的水资源是怎样分布的?煤、石油主要分布在哪里?哪些地方矿产资源、能源资源都很缺乏?
(学生讨论回答)水资源的分布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石油主要分布在燕北和华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矿产、能源资源都很缺乏。
(教师)很好,请同学们看屏幕
(屏幕显示)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示意图(图略)
(屏幕显示)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表(摘自中国经济地理)
类型 资源储量 主要分布地区
淡水 28124亿立方米,世界第六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煤炭 9500亿吨,世界第二 山西、内蒙、陕西、河南、新疆、贵州等省
石油 地质储量1058亿吨 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水能 理论6.8亿千瓦,可开发3.8亿,世界第一 长江、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红水河流域,横断山区
天然气 33万亿立方米 新疆、青藏、川渝、鄂尔多斯
森林 1.8亿公顷,居世界第八 东北大小兴安岭,西南横断山区等,东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山区
铁矿 478.94亿吨,居世界第三 辽宁、河北东部、四川西部
钨、锑、锌、汞、钒、钛、稀土 居世界第一的矿产资源
(教师)由于受自然条件地区差异的影响,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是必然的,这也是资源要进行跨区域调配的客观原因。那么,从社会经济条件看,又有什么原因呢?
(学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大。
(教师)怎样的地区差异?
(学生)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内陆地区经济落后。
(教师)这同资源的分布又有什么差异呢?
(学生)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是南少北多、东少西多。
(教师)因此资源的分布同经济地理的格局是不相适应的。同时大家还可想一下,除了经济的发展需要资源外,人们的生活也要消耗资源,而我国人口、城市的分布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基本上也是东部、南部稠密,西部、北部较稀。
(教师)这同大多数资源的分布也是不相协调的。因此由于这样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人口城市密度的地区差异,使我国目前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但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资源的短缺的制约;西部内陆地区资源丰富,但因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又限制了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教师)因此,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的资源,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不少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晋煤外运等等。
(屏幕显示)我国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晋煤外运示意图。(图略)
(教师)那么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呢?我们就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来一起讨论这些问题。
(屏幕显示)§11.1 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教师)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天然气,也是一种矿物能源,也是五种常规能源之一,但大家可能对它的了解不如煤、石油,因为作为能源它的地位不如煤和石油。请大家看屏幕。
(屏幕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表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年份 煤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1962 89.2 6.6 0.9 3.2
1970 80.9 14.7 0.9 3.5
1980 72.2 20.7 3.1 4.0
1990 76.2 16.6 2.1 5.1
1999 67.1 23.4 2.8 6.7
(教师)从上表分析我国以什么能源为主?
(学生)以煤为主。
(教师)是的,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尽管煤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但仍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一局面不会改变。为什么我国能源构成一直会以煤为主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我国煤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且煤炭具有开发成本低、运输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
(教师)确实,煤炭之所以能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是由于它储量大、开采和运输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据估计,全世界煤的储量相当于石油的20倍,我国还远高于这个倍数,因此不仅我国,世界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是以煤为第一能源。但是,请大家看屏幕考虑,为什么世界和我国煤的比重都在不断下降呢?
(屏幕显示)1998年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学生)因为煤的使用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
(教师)煤在给我们带来廉价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必修本大气环境中讨论过的,会带来哪些问题?
(学生)放出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放出的硫氧、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导致酸雨的产生。
(教师)当然还有煤烟、粉尘导致的大气污染,放出的废渣占用农田,带来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因此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是要使用清洁能源,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大家想想,有哪些能源是比较清洁的?
(学生讨论回答)有水能、天然气、地热能、风能、太阳能……
(教师)看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图,相比其他的清洁能源,为什么天然气的占有量远比它们高呢?现在已接近煤的比重了。
(学生)因为天然气同煤和石油相比,比较干净,同水能、地热能、太阳能相比,又具有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热值当量的价格低的优点。
(教师)请大家看屏幕。
(屏幕显示)天然气简介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和少量的CO2、H2S、He、A1等气体元素。具有稳定的高热值。每立方米可产生7000大卡~9000大卡的热量按热值当量计算,1000立方米天然气的热值约为1吨石油,在工业用途方面可代替2.2吨~3.2吨煤,在民用方面可代替3.5吨~5.3吨煤。天然气热值高,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少,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它不仅可供民用,而且在工业、发电、化工(生产铵、硝酸铵、甲醇等)、汽车燃料等各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用天然气作汽车燃料,比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少90%,可降低噪声40%,没有苯、铅等致癌物质。天然气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教师)但是我国天然气的比重才2.2%左右,远低于世界的比重,而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又怎样呢?请大家阅读教材后回答。
(学生)回答略
(教师)请大家看屏幕,有关我国天然气的一组数据和分布图。
(屏幕显示)我国天然气储量及分布
1.储量:约有33万亿立方米。目前已探明资源储量4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4%,开发潜力看好。2.产量:2000年底为277亿立方米,计划在2005年天然气产销量达到300亿立方米,2010年将近600亿立方米~700亿立方米。3.主要分布地区:在陆地拥有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四大气源区;在近海拥有渤海、东海和南海三大气源区。其中陆上四大气田的地质储量约占全国的60%左右。
(屏幕显示)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示意图(图略)
(教师)从天然气的储量和在我国能源构成中的比重,你对我国天然气的开发前景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开发的潜力巨大。
(教师)因此,我国将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初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那么目前我国面临怎样的天然气开发局面呢?首先请大家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想想,建国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一直在哪里?现在这些地区遇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一直在东部的东北、华北等地,由于开采时间较长,已到了开采的中后期,产量的增加难度很大。
(教师)因此,油气资源的开发可向什么地方发展
(学生)可向西部发展。
(教师)很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工业部门就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部署,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也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基础。西部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些地区的开发还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主要有哪些呢?大家可以从这里的经济水平分析,首先是什么问题?
(学生)首先是开发的资金短缺问题。
(教师)分析一下原因。
(学生)这里的经济技术比较落后,而天然气工业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教师)很好,这里经济落后,地方政府拿不出这么多的资金,而发展天然气产业,要勘探、要开发、要铺设管道,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更增加了资金的困难。经济的落后,还带来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对天然气资源的市场需求量小。
(教师)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再加上人口较少,对天然气的需求就小,而市场需求小,就没有利润,又加剧了资金的困难,因此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这里发展天然气产业的“瓶颈”。可能有的同学会这么想,本地不要,可以运到外面啊,而这又要遇到什么问题呢?
(学生)交通运输的问题。
(教师)是的,从经济水平大家肯定也能想象出这里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情况。
(学生)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还不能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
(教师)我们再看看东部沿海地区的情况。同样可从经济水平分析。
(学生)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城市稠密,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教师)而从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得知,东部沿海又是我国常规能源最缺乏的地区,能源紧缺一直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更为突出。因此需要有大量的能源输入。而以前输入的主要是什么能源?
(学生)煤和石油。
(教师)这些能源的使用又会带来哪些问题?
(学生)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
(教师)所以可以说这里需要输入能源,但更需要输入的是清洁能源,而作为清洁、热值高的天然气就成了今后的需求。大家还可想想,煤的运输主要采用什么方式?
(学生)主要用铁路、公路和水运。
(教师)铁路、公路的运输要修建道路,水运要修建港口,而这些建设又要占用什么呢?
(学生)占用大量的土地。
(教师)东部地区本身人口密集,地域狭小,环境容量有限,而建设这些设施占用的土地使这里雪上加霜。再加上煤主要用来发电的电站,也要占用大量土地和淡水,更加剧了这里的用地用水紧张。而天然气的运输主要采用什么方式呢?这种方式有什么有利之处?
(学生)主要是管道运输。
(教师)所以,天然气的使用还可以缓解东部地区用地紧张的矛盾。正因如此,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今后这些地区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会大幅度增长。
[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起分析了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的背景。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而又热值高的能源,我国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但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很小,因此发展的潜力巨大;而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和利用又存在很大差异:西部资源丰富但经济水平低,天然气开发受到限制,东部地区经济水平较高,人口稠密,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用水紧张,需要输入大量清洁而又占地少的天然气能源,因此需要修建长距离、大规模的输气管道运输来进行天然气的区域调配。
(课堂活动)本节课后的活动
●板书设计
第十一单元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
§11.1 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屏幕显示)按教学过程逐条显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