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2.2《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教案(旧人教版选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12.2《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教案(旧人教版选修2)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十二单元 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
12.2 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浦东新区建设的主要作用,新区规划的主要目的。
理解浦东新区的区位选择,新区规划的要点和新区发展的巨大成就。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浦东新区的规划目的、主要要点和发展情况,学会城市新区规划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和应注意的问题。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浦东新区城市区和非城市区的分布、布局形态和生态建设,进一步树立城市建设应该同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浦东被上海选为城市新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浦东新区的规划要点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浦东新区规划要点,浦东新区的布局形态、交通线路的建设所体现的生态意义。
●教学方法
利用PowerPoint或其他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图表资料,启发诱导式教学。
●教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主要投影片:
1.上海市区地图
2.关于杨浦、南浦大桥的简介
3.浦东新区的规划
4.浦东新区示意图
5.浦东新区GDP的增长示意图
6.浦东在上海的地位
7.浦东三类产业结构
8.浦东新区的景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一堂课中,我们一起讨论了浦东新区开发的背景——上海的发展优势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很多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海能成为全国最大城市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学生)有便捷的交通,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教师)那为什么还要发展新区呢?
(学生)因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道路狭窄,交通堵塞,居住拥挤,绿地面积小,用地紧张,环境质量差,用地紧张等问题。另外,上海市的发展目标是要成为国际性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教师)在这些出现的问题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用地紧张,因此要把上海做大做强,发展新区扩大城市空间是必然的选择,那为什么要选择浦东来建设城市新区呢?今天我们再来讨论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讲授新课]
(屏幕显示)§12.2 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屏幕显示)“上海市区地图”(图略)
(教师)浦东顾名思义是在黄浦江以东,同上海繁华的地区仅一江之隔,但在开发前,经济远远落后于浦西,曾有这样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可想当时浦东浦西的差异。那为什么上海要把浦东作为新区发展的首选呢?首先请同学们从图上分析,它位于什么地方?范围有多大?
(学生)位于黄浦江以东,北临长江,东濒东海。范围有520多平方千米。
(教师)分析一下这样的位置和范围对开发有什么有利之处?
(学生讨论回答,答案开放式)近上海老城区,同最繁华的外滩和南京路仅一江之隔,利于接受上海老城区的辐射;近江近海,有发展水运,加强对外联系的有利条件。范围相当于上海建成区的两倍,能满足上海大规模开发的土地需求。
(教师)再请同学们从它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分析其有利条件。
(学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河渠纵横,水源供应充足。
(教师)很好,再看看浦东本身的产业以什么为主,这样的基础同样对开发有何好处?
(学生讨论回答)本来以农业为主,大部分地区还保持着一派宁静的田园风光。正因为如此,浦东开发的土地成本较低。
(教师)很好,这里本身的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建设基本没有,以农田为主,因此,一方面开发的成本较低,不需要大规模拆迁搬迁,还有什么有利之处呢?大家听说过这句话吗?“一张白纸,才能画最美最新的图”,这句话套用在这里,反映了什么呢?
(学生讨论)可以更好地规划设计更合理,发展的起点、标准可更高。
(教师)但是,为什么浦东以前的经济发展远落后于浦西呢?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学生)同浦西的联系交通不便,因为有黄浦江的阻隔。
(教师)因此,要开发浦东,加强同浦西的联系,首先应如何发展什么呢?
(学生)解决越江交通问题。
(教师)请大家看图,上海建设了哪些越江交通。
(学生)主要有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徐浦大桥,嫩江路隧道,延安路隧道等。
(教师)这些交通方式极大地方便了黄浦江两岸的交通,促进了浦东浦西的联系,同时,杨浦、南浦等大桥又是著名的风景点,很多到上海的人都要去看看南浦或杨浦大桥。请大家看屏幕。
(屏幕显示)关于杨浦、南浦大桥的简介(见备课资料)
(教师)基于上述,在距离、开发空间、开发难度、开发成本和水源供应方面的优势,上海把浦东作为上海新区发展的首选,而且,浦东新区的开发,对上海的发展还带来什么作用呢?
(学生)解决上海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同时还可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区跃。
(教师)很好,浦东新区的开发,不仅对上海,对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很大的好处,因此在1990年4月18日,中国政策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新区。那么,浦东是怎样规划和开发的呢?首先请大家看浦东开发的目标是什么?
(学生)多功能,外向型、国际化、现代化。
(教师)可以说,浦东新区的标准起点都比较高,就是要向国际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高中地理选修第一册也学到的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的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是以什么为中心?
(学生)以人为中心,发展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
(教师)浦东新区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加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同时,也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加强生态城市的建设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在规划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些。请大家看教材,浦东新区如何规划的,首先浦东新区规划可分成哪些部分?人口面积大约各占多少?
(学生)可分成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城市化地区均占200平方千米,人口200万,非城市区人口40万,面积300多平方千米。
(屏幕显示)课本图12.5“浦东新区的规划”(图略)
(教师)请同学们看浦东新区的规划图,城市化地区主要用来发展什么?外城市化地区主要发展什么?
(学生分析)城市化地区主要用来发展工业、居住、文教科研、体育卫生、交通等公共交通等公共设施,或作市区中心用地,非城市化地区主要用来发展绿化用地。
(教师)很好,再请同学人们想想,尽管图上没用图例表示,但根据你的知识分析一下,这些绿化用地可用来发展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答案开放)可建大型公园、植物园等。
(教师)相信每一个居住在大城市中的同学或到过大城市的同学都知道这一点。城市里的绿地主要是公园、植物园。其实,我们还可以想象更远一些,有的学者称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是要建成“田园城市”,因此,这些绿地还可发展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蔬菜基地、果园、现代农业基地等。
(教师)很好,就是要把浦东新区建成“亦城亦乡”的生态城市,而且请同学们看图,这些绿地同城市化地区是怎样分布的?
(学生)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相间分布。
(教师)从图上我们可清楚地看到,大面积的绿地,与其他用地是交错分布的,沿交通线沿成了明显的绿色走廊,几乎每一块城市化地区都被绿地包围,这样的分布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可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教师)很好,大家可以这么想象:当你走出工厂,或在办公大楼,向外观望,映入眼帘的是满目青翠,是何等的惬意啊。再请同学们看图,浦东新区在具体的功能小区的布局上,又采取了怎样的形态呢?请同学们仍看屏幕图。
(屏幕显示)课本图12.5“浦东新区的规划”(图略)
(学生)轴向发展和综合组团相结合。
(教师)沿那个轴向,如何综合组团?
(学生)沿黄浦江南北轴向发展,向东西纵深呈综合组团发展。
(教师)很好,请同学们看图,浦东基本上是沿着黄浦江呈南北方向延伸,同时沿东西方向又综合组团形成了5个综合分区:从北向南依次为外高桥——高桥综合区,庆宁寺——金桥综合区、陆家嘴——花木综合区、北蔡——张江综合区、周家渡——六里综合区;形成了多核心,开敞式模式。同样请同学们想想,这样的布局模式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讨论回答,答案开放式)回答略。
(教师)我们在选修第一册上也学到过,城市的发展模式中有一种为多核心模式。浦东新区的发展就采用了这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既保证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又可保证了有大片绿地的存在,既可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保护了环境。但是由于各个区之间又是比较分散的,因此,又该加强什么建设呢?
(学生)加强交通运输的建设。
(教师)那浦东新区是如何加强交通运输建设的呢
(学生)五纵五横10条快速干道,四纵四横8条骨干河道,加强了区内联系,又过内环线\\外环线、桥梁、隧道将浦东和浦西联系起来。
(教师)请同学们看屏幕
(屏幕显示)“浦东新区示意图”(图略)
(教师)如此看来,浦东新区的城区形成了怎样的形状?想像一下,在这些交通干线之间最合适的用什么来隔开?
(学生)成方格状城区布局,交通干线之间用绿化带隔开。
(教师)这样的城区布局带来了哪些好处呢?从同学们先回想一下,我们在高一必修本下册中,提到的城市交通中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交通拥挤,交通环境质量差。
(教师)同学们可联想这样布局的好处。
(学生)既保护了环境,又使道路比较通畅。
(教师)很好,这样大经大纬的方格状布局,使许多街区相望不相及,相隔又相通,开阔通畅,大大方便了交通,减少了由交通引起的环境污染,而中间用以相隔的绿化带的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的作用,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环境。
(教师)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多次提到了绿地,要把浦东建成“生态城市”绿化是必不可少的。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在上一堂课说过,要起到保护城市环境的作用,城市的绿地覆盖率,人均占有用地大约是多少?
(学生)人均有林地10平方米,或30平方米的草坪,绿化覆盖率应达到30%以上。
(教师)那么,浦东新区的规划是多少?
(学生)人均在20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要占城市化地区面积的20%,绿化覆盖率达35%。
(教师)如此大面积的绿地,众多类型的绿地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绿化体系,使浦东成为一个花园式的新城。
(教师)由于规划合理,经过十多年的开发,浦东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浦东取得了哪些成就呢?请同学们先想想,一个新城区要吸引外资,加快发展,首先应加强什么的建设?
(学生)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教师)因此,请同学们看教材,浦东的交通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主要交通设施有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浦东国际机场等,还有地铁、轻轨铁路、内环线、外环线等重大工程,另外,港口,供电,供气,给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工程也相继完成。
(教师)那么,在功能区的分布上,浦东又有了哪些发展呢?请同学们看课本图12.6。
(学生)从规划的五个综合分区形成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王桥工业区,外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外高桥港区,上海华厦文华旅游区等。
(教师)从图上看整个浦东新区,这些金融、高科技、工业区、旅游区、文化区等占了较大部分,这又反映了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反映了浦东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多功能、外向型、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形成金融、贸易和高科技中心。
(教师)而这一些区域的形成,也反映了整个浦东新区作为现代化城市新区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不仅如此,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浦东的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请同学们看屏幕。
(屏幕显示)浦东新区GDP的增长示意图(图略)
(教师)从1990年规划开发算起,到1997年大约增长了多少倍?年增长率大约是多少?
(学生)是1990年的10倍,年均增长率超过20%。
(教师)可见在这几年间,浦东工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国家平均增长速度,再请同学们看屏幕,浦东新区主要发展了哪一种产业?
(学生)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
(教师)再请同学们看表,从浦东的面积、人口到各项经济指标,分析一下浦东在上海的地位最突出的是什么?
(屏幕显示)课本表12.2“浦东在上海的地位”(表略)
(学生)吸引外资方面,其他经济方面如GDP外贸出口等也远超过同面积,同人口的其他地区。
(教师)同学们再想想,结合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吸引外资主要是为了发展什么呢?
(学生)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
(教师补充)从第二产业的部门结构看,技术含量高的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家电,钢铁制造,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构成了浦东新区主要的支柱产业,这些又体现了浦东在上海怎样的一个地位呢?
(学生)已成为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了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请同学们看屏幕,
(屏幕显示)浦东三类产业结构(图略)
(教师)当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浦东的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同学们看屏幕,发生了哪些变化?
(屏幕显示)目前,浦东新区的景观图。(图略)
(学生)高楼大厦和一片片绿地相间分布代替了昔日的田园风光,城市环境优美。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讨论了浦东新区整个的规划和发展的过程,最后,大家一起总结一下,浦东之所以能成为上海发展城市新区的首选是由于这里距离上海繁华区较近,开发的空间大、难度小、成本低、水源供应充足,又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其他措施,浦东在基地设施、城市格局、国民经济、城市环境已取得了巨大的变化,上海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成为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课堂活动)教材活动(略)
●板书设计
§12.2 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屏幕显示)按教学过程逐条显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