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一单元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11.1 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相关素材中国部分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水能资源我国水能资源量大,占世界首位。但分布很不均匀,大部集中在西南地区,其次在中南地区,至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水能资源较少。而中国煤炭资源多分布在北部,形成北煤南水的格局。煤炭资源分布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 000米以上的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吨。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2.45万亿吨,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占6%左右。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3%,东北三省占1.6%,华东七省占2.8%,江南九省占1.6%。石油资源根据1993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国陆上和沿海大陆架沉积盆地总面积约550万平方千米,石油总资源量940亿吨。中国石油资源以陆相油藏为主,含油气盆地分为3个基本类型:东部拉张型盆地、中部过渡型盆地、西部挤压型盆地。全国分为6个含油气区:东部,主要包括东北和华北地区;中部,主要包括陕、甘、宁和四川地区;西部,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甘肃西部地区;南部,包括苏、浙、皖、闽、粤、湘、赣、滇、黔、桂10省区;西藏区,包括昆仑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的地区;海上含油气区,包括东南沿海大陆架及南海海域。中国石油资源的勘探程度还很低,勘探领域主要是陆相地层。天然气资源中国沉积岩分布面积广,陆相盆地多,形成优越的多种天然气储藏的地质条件。根据1993年全国天然气远景资源量的预测,中国天然气总资源量达38万亿立方米,陆上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陆上资源量的43.2%和39.0%。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集中在10个大型盆地,依次为:渤海湾、四川、松辽、准噶尔、莺歌海—琼东南、柴达木、吐—哈、塔里木、渤海、鄂尔多斯。中国气田以中小型为主,大多数气田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1991~1995年间,中国天然气产量从160.73亿立方米增加到179.47亿立方米,平均年增长速度为2.33%。太阳能资源分布中国地处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主要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具有比较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根据全国700多个气象台站长期观测积累的资料表明,中国各地的太阳辐射年总量大致在3.35×109~8.40×109焦耳/平方米之间,其平均值约为5.86×109焦耳/平方米。该等值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的内蒙古东北部开始,向南经过北京西北侧,朝西偏南至兰州,然后径直朝南至昆明,最后沿横断山脉转向西藏南部。在该等值线以西和以北的广大地区,除天山北面的新疆小部分地区的年总量约为4.46×109焦耳/平方米外,其余绝大部分地区的年总量都超过5.86×109焦耳/平方米。世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天然气是蕴藏量丰富、清洁而便利的优质能源。但由于天然气储运难、上市难、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许多国家的天然气工业普遍比石油工业落后30~40年,并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例如加拿大早期以石油为钻探目标,发现天然气也视为无用产品而烧掉。经过三十多年,才建成由西向东的输气管道,将气送到东部经济发达区和美国市场,很快便成为世界第三大产气国。荷兰发现格罗宁根气田后,头十年的巨大投入和外汇赤字也曾引发失望,到1965年才稍有盈利;但到1988年气田收入已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6.7%,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世界上天然气资源丰富,据俄罗斯学者预测,世界常规天然气的总资源量达400×1012~600×1012立方米,此外还有大量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表1为1995年底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超过1×1012立方米的国家或地区。与石油一样,世界天然气资源分布也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中东、原苏联和东欧,三者之和约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70%。表1 1995年底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超过1×1012m3的国家或地区)位次国家(地区)储量(1012m3)占总量(%)1独联体58.50038.922伊朗20.96314.03卡塔尔7.0704.74阿拉伯联合酋长国5.7333.85沙特阿拉伯5.3413.66美国4.6533.17委内瑞拉4.0122.78阿尔巴尼亚3.6902.59印度尼西亚3.5202.310尼日利亚3.4742.311伊拉克3.3602.212澳大利亚3.1762.113挪威3.0002.014马来西亚2.4071.615中国2.0601.416墨西哥1.9161.317荷兰1.8151.218加拿大1.8001.219科威特1.4941.020利比亚1.3130.9世界总计150.241100.0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天然气开发的发展,被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也逐渐增加,按热值计算,天然气探明储量1970年和1985年分别相当于石油探明储量的50%和80%,而到1995年则基本上与石油持平。目前天然气资源的探明率还很低,展望未来,世界天然气的发展前景是诱人的。预计到2010年,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天然气将为165.8×1012立方米,石油为1 441×108吨;以热当量计算,天然气储量已超过石油储量。2015年世界天然气的产量将超过石油产量。2020年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将占29%~30%,石油占27%,煤占24%,核电为8%,水电为8%,其他能源为4%。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据1993年完成的第二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天然气资源量达38.04×1012立方米,可采天然气资源为10.5×1012立方米。这些资源量集中分布于我国中部区(占31.5%)、西部区(28.43%)和海域(21%),但其中埋深超过3 500米的天然气资源占58.39%,自然地理环境恶劣的山地和沙漠区等地区占64%。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天然气资源探明率很低。1997年底我国共探明气层气储量为1.6426×1012立方米,仅占资源总量的4.32%;气层气目前探明可采储量为0.95×1012立方米,只占可采储量的9%。表2为世界主要产油气国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与探明量的一览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如果分别以原苏联、美国和加拿大可采资源量的探明率测算我国的开采储量,则我国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为7.283×1012立方米、7.990×1012立方米、3.924×1012立方米也就是说按原苏联、美国和加拿大的可采资源量的有关参数计算,我国能探明的可采储量将在4×1012~8×1012立方米,因此我国还有超过目前探明可采储量3~7倍的天然气可以被探明。这充分说明,我国天然气的生产潜力很大。表2? 世界主要产油气国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与探明量国 家原苏联美国中国伊朗加拿大沙特可采资源量(1012m3)107.2440.4310.5035.3713.7513.73累积探明可采储量(1012m3)74.3930.770.9521.615.145.801996年产量及世界排名(108m3)728855642013291836374沉积岩面积(104km2)1400803660100538150可采资源量/沉积岩面积(108m3/104km2)7665031593537256915探明可采储量/沉积岩面积(108m3/104km2)53138314216195386探明可采储量/可采资源量(%)69.3776.119.0561.0937.3842.24西气东输决策:开发西部资源 缓解东部能源紧缺中国西部地区蕴藏着22.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59%。经过多年的地质勘探,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川渝盆地崛起4座国家级大气田,截至去年底,累计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2.5万亿立方米,形成180亿立方米的年产能力。中国的天然气资源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消费市场主要在东部地区。鉴于上述四大盆地天然气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开发利用问题亟待解决,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打算铺设树枝形的输气管道,将四大盆地的富余天然气,联合输往东部地区,以减轻西部探区气田难开、资金沉淀的巨大压力,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局面。1998年10月,国家计委同意开展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迅速成立专家组,对西部气田的储量规模、开发前景、供气能力和东部地区用气项目进行论证,作出西气东输管道建设的初步规划。1999年10月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向国务院汇报工作时,建议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列入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受到国务院领导人的肯定和重视。至此,这项重大能源工程被纳入国家项目管理程序。2000年2月14日,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国家计委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西气东输工程方案的论证汇报,对资源储量、市场前景和技术经济可行性作了研究,肯定这项工程将把新疆天然气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是造福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好事,也是促进沿线8个省、市、自治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当年3月25日,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在北京开会,宣布西气东输前期工作正式启动。经过反复论证和严格比选,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最终确定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实施方案:第一期工程每年输气120亿立方米,建设投资1 400多亿元。管道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市郊区的白鹤镇,全长4 000千米。管道分两段铺设:2004年春季建成靖边至上海区段,并率先供气;2005年夏季建成轮南至靖边区段,实现全线贯通。这条管道将把塔里木和陕甘宁两大气区连接起来,增强供气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管道运输的作用1.管道是巨大的能源运输工具管道运输,被称为五大运输行业之一,与铁路、航空、公路、海运相平行,是巨大的能源运输工具。例如,阿拉斯加原油管道年运原油9 000万吨,相当双轨铁路的年运量;科洛尼尔成品油管道,同样可以输送成品油9 000万吨;亚马尔输气管道年输气320亿立方米。管道输送石油和天然气这种危险品,特别是大量天然气的输送,是别的运输工具所不能代替的。这样的能源运输功能,是其他运输工具难以完成的。管道运输又被称为文明运输,因为国家发展到相当的文明程度之后,才有管道运输的出现,它又是一种不产生噪声的运输,故称为文明运输。对一个工业国来说,工业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高,耗用能源越大,依靠管道运输的程度就越大。以意大利1955年、1965年、1975年、1985年年耗用能源为例:成品油所占比例分别为33%、63%、67%、69%;天然气所占比例分别为8%、8%、15%、17%。由此可以看出,成品油和天然气的耗用在逐年增加,其中绝大部分是经管道运输的。这同样说明,对一个发达的工业国,管道能源运输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2.管道运输起着调剂世界能源的作用天然气是未来世界的第二能源,在陆上大量输送天然气只能依靠管道输送。管道在这一领域里起着调剂国际之间,甚至洲际之间的天然气的作用。如原苏联修建的亚马尔(Yamel)管道穿过北极圈的永冻土地带和上千千米的沼泽地带通向欧洲,全长9 000千米,管径1 420毫米,年输天然气320亿立方米,除供原东欧8个国家外,每年还供德国100亿立方米、法国100亿立方米、意大利80亿立方米,起到了国际间的能源调剂作用。在洲际之间,如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的管径为1 220毫米的天然气管道长1 200千米,年输量为125亿立方米,穿过水深600米的地中海,输到意大利北部,是著名的穿越地中海管道。最近将修建成的阿尔及利亚经摩洛哥穿过地中海的直布罗陀海峡,经西班牙到法国,能跨越洲际调剂天然气,显示了管道这种既能翻山越岭,又能穿越深海的功能是任何交通工具所达不到的。3.我国管道建设概况我国从事管道建设是从1957年修建由克拉玛依至独山子炼油厂的原油管道开始的,该管道1958年投产,至今已四十多年了。1961年修建的第一条输气管道,是从四川的綦江县9号井到重庆钢厂。我国现已建成各种管道大约16 000多千米,其中原油管道6 000多千米,输成品油管道约2 000千米,各种输气管道约7 000多千米,其中设有压气站的输气管道仅有陕京输气管道。成品油管道主要是企业内部经营的管道,向市场供应的管道尚没有。除东北年输4 000万吨的原油管道可以说是大型管道以外,其他的管道尚属中小型管道。我国的管道尚待开发的潜力巨大。我国管道工程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大,目前正在积极建设的就有涩北—兰州输气管道,川气出川的忠县—武汉输气管道,兰州—成都—重庆的成品油管道,还有从新疆到上海的4 000多千米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新疆—上海的大型输气管道,是当前世界修建的第一大管道工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