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9.2《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素材(旧人教版选修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9.2《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素材(旧人教版选修二)

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
9.2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相关素材
西南公路运输网的建设
西南地区公路建设始于20世纪初,起步较晚。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地区成为抗敌大后方,使公路交通进入一个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时期,先后修建了6条连通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的干线公路及滇缅等国际公路,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繁荣一时的西南公路交通随抗战的胜利和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而逐渐衰落,到1949年,西南区的公路通车里程只有1.6万千米,汽车不到1万辆。
1949年以后,政府大力着手改善西南区的公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50年开始修筑著名的康藏公路,东起雅安,西至拉萨,全长2 400千米,1954年建成通车,后又改善和整修了川滇、川黔、成渝等国道公路。“三线”建设时期是西南公路交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到1975年,西南地区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165 629千米,比1949年增加近15万千米,增长9.4倍。
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公路交通又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不论是国道、省道,还是乡镇公路,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西南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以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南宁五大城市为中心,其他中小城市为次中心,以乡镇公路为辅助的沟通区内外的公路交通网,为西南区经济的发展和起飞奠定了基础。
南昆铁路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大的扶贫工程
南昆铁路从北部湾畔昂首西进,穿越桂、黔、滇三省区,绵延898千米,吸引范围包括广西15个县市和云贵两省各7个县市的12.4万平方千米。
这是一片相对贫困的土地,所经之地聚居着苗、壮、布依等10个少数民族,多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全国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6 500万人口,有1 500万生活在南昆沿线。
这也是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全世界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西南地区就有130余种,其中钒、钛、锡储量居世界首位,铅、锌、铝等占全国前列;贵州有“西南煤海”,云南有富集的磷矿,广西平果是全国特困县,然而在它的地下,已探明的铝矿就达2.2亿吨;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森林、水能资源;这里也是世界著名的岩溶地区,风光独特、别有洞天。
南昆铁路的建成,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西南内陆与拥有绵长海岸、交通便捷的华南地区连成一体,把资源优势与地域优势连成一体,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资源开发;有利于加快沿线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先期开通的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已为平果铝厂运送了许多大型设备和大量原材料、产成品,而百色老区沿线右江河谷一带所产的芒果、冬菜也借助这段新通道流向全国。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抓住机遇,以南昆铁路为载体积极引入信息、资金,顶效、威舍两个经济开发区崭露生机,1996年年产值已达2亿元,被喻为“火车拖来的开发区”。目前,一个以开发区为龙头,联动州内铁路沿线20多个火车站200多千米的经济走廊正日益崛起在黔西南。
南昆铁路建设本身也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扶贫开发步伐。南昆全线投资中约有20%用于购买地方所产的水泥、木材、石灰、砂石等建筑材料,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沿线小水泥厂、打石厂都开足了马力。铁路建设也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全线有数万民工参与南昆建设。铁路,使这些一辈子未出过山门的老乡找到了增加收入的良机,也找到了打量外界的窗口。
南昆铁路促进沿线资源的开发
南昆铁路沿线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矿藏丰富,物产丰饶。线路经过的桂西北山区和黔西南、滇东地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煤、铝、磷、锑、铁、金和重稀土、重晶石、大理石、冰洲石等20余种资源。素有“江南煤海”之称的贵州盘县特区,无烟煤的远景储量多达250亿吨,已探明的储量为96亿吨,而且煤质好,由于受运输条件的制约,国有煤矿和地方煤矿只能“以运定产”。国家特别在南昆铁路中段增加70千米通到红果镇,就是为了促进煤矿的大规模开发。
广西平果铝厂是南昆铁路最早的受益单位。当这个厂动工兴建急需运进一些大型设备和其他建筑材料时,南昆铁路南宁至铝厂附近的那厘的107千米路段首先于1993年6月建成,不久便投入临时运输。几年来,南宁至那厘的铁路,为平果铝厂运输各种物资40万余吨。平果铝厂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待二、三期工程建成投产后,这里将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铝工业基地。
昆明郊区的昆阳镇四周,露天优质磷矿的储量达40多亿吨,为国内同类矿藏之首。经过多年的建设,昆阳磷矿已形成年开采700万吨的生产能力,除满足省内需要外,还远销全国300多家化工企业,成为名符其实的磷都。南昆铁路修通后,随着外运磷矿石的增加,昆阳地区的磷资源就可加大开采力度,再创辉煌。
云贵高原与广西盆地之间斜坡过渡地段,地势高差悬殊,其中南盘江的天生桥峡谷雷公滩河段13千米,河床天然落差达180米,充沛降水与较大落差相结合,形成巨大水力资源。南盘江支流黄泥河上著名的鲁布革电站已建成投产。南盘江干流上的天生桥二级低坝电站和天生桥一级高坝电站,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大大地改善这些地区煤、铝、磷等矿产资源的运输条件,有利于大规模的开采利用。
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右江,地处北回归线上,两岸雨量充沛,盛产各种农作物400余种。其中有传统大宗出口商品:田七、茴油、云耳、灵芝、油桐、八角、芒果、茶叶等。近几年来,素有“芒果之乡”的百色地区,已建立了芒果、刺梨、山楂、田七、八角、茶叶、油桐、蔗糖、杉木、肉牛十大商品生产基地。黔西南地区气候温湿多雨,有着多种类型的土地,植被茂密,也是铁路沿线发展木本油料、水果、甘蔗、优质香料、珍贵药材和优质木材的良好场地。现在这一地区甘蔗种植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册亨、贞丰是贵州省主要蔗糖生产基地。黔西南自治州州府兴义,因盛产优质药材黄草(石斛),又名黄草坝。著名的橘子“大红袍”,以色鲜、味美、型大,被誉为“红橘之冠”,年产数百万千克,远销港澳和东南亚。“兴义大黄姜”,肉质细嫩,含粉量高,每年大量出口。黔西南州的木耳、香菇、竹荪、烤烟、生漆等,在国内外市场均享盛誉。沿线还有广阔的草山草地,饲料资源充足,是我国南方畜牧业的重要基地。广西西林水牛、隆林黄牛和黑山羊,云南路林圭山羊等,均为优质畜种。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这些地区丰富的农副土特畜产品将得到更好的发展,为黔西南和桂西北的经济振兴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南昆铁路的修建还会大大地促进当地旅游事业发展。铁路所经右江河谷和桂西北山区,分布着众多的石灰岩山峰,群峰密集成丛,形态各异,犹如绿色石林,壮观优美。线路从八渡跨南盘江进入贵州省境,即以1.3%的最大坡度连续上坡,经板其、册亨到德卧,长约81千米,设计高程由海拔437米上升到1 189米,线路蜿蜒于群山之中,岭谷相对高差达300~1 200米,高架桥梁与长隧道密集,可观赏到“穿岩凿壁洞复洞,跨谷飞空桥又桥”的壮丽景色。铁路进入云南,河谷切割深度自东向西逐渐减弱,高山峻岭变为低山丘陵,经过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奇观”路南石林和兼有溶洞、山水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的新兴风景区──宜良九乡孤峰石林岩溶区,以及高原湖泊阳宗海。全线穿行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风情浓郁。由昆明西行连接广大铁路,还可到达白族聚居地的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市。可以预测,从刘三姐的家乡广西直接到阿诗玛的故乡云南,将成为一条新的吸引众多中外游客的旅游热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