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8.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素材(旧人教版选修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8.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素材(旧人教版选修二)

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 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农林基地建设为例
8.3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相关素材
东北林区的培育与保护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通称东北林区,这里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根据第三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全区有林面积3 40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28.5%,活立木总蓄积量31.32亿立方米,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的32.9%。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为国家生产木材7.41亿立方米,上调量占全国木材上调量的90%左右,是中国最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东北林区森林立地条件好,优势树种材质佳。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三大山脉海拔大都在1 000米以下,坡度平缓,山体浑圆,从地势上看,营林条件优于南方一些林区。除大兴安岭北部属寒温带气候,其余都属东部季风区中温带气候,山区年降水量达1 000毫米以上。土壤以暗棕壤和漂灰土为主的森林土壤,土层深厚,一般为30~50厘米;自然肥力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达10%~30%,造林条件比较好。因森林的立地条件不同,优势树种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大兴安岭林区纬度高,气温低,只适宜耐寒树种的生长,属于寒温带针叶林区,优势树种以兴安落叶松为主,其次为樟子松和白桦。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气候温和湿润,林土肥沃,适宜于针阔叶混交林生长,属于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优势树种小兴安岭以红松及黄波罗、水曲柳、胡桃楸三大硬阔树种为主;长白山以红松、紫椴、枫桦、冷云杉和千金榆为主。东北林区优势树种的材质都比较好,是中国优质用材林区(用材林是指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东北林区基本上为国有林区,全国131个森林工业局有82个分布于本区。长期以来,因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集中过伐,造成森林资源衰退。原始林分逐渐被次生林更替,大径材减少,大部林区出现越采越少、越采越小的状况。目前小兴安岭与长白山成熟林、过熟林中的小径阶株数已占到80%,大径阶与特大径阶的株数只占20%。另一方面,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惊人,森林工业部门历来只着眼于原木产量,忽视综合利用,木材利用率不到原积材的一半。林区自采自用和职工烧柴中的好材为数可观,约相当于计划采伐量的1/4,林区居民烧柴每人年均消耗森林资源0.75立方米。由于保护工作跟不上,大量林木毁于林火。1987年的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范围达867万公顷,烧毁林木蓄积3 960万立方米,损失惨重。据1989年底的统计,东北国有林区的成过熟林面积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 200万公顷减少到590万公顷;可采伐过熟林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3亿立方米,减少到5.7亿立方米,减少了71.5%。在82个林业局中,已有31个可采资源枯竭,19个局濒临枯竭。
根据东北林区在全国的地位和存在问题,今后林业的发展必须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以营林为基础的轨道上来,以培育、建设和保护用材林为重点,加强木材综合利用,开展林区多种经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努力把东北林区建设成为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国家优质用材林基地。
兴安落叶松和红松
兴安落叶松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的北部,即伊勒呼里山区。兴安落叶松是最喜光又最耐寒的树种之一,是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的代表树种。它对土壤和水分的要求很低,在土壤、水分条件都差,特别是在有多年冻土层分布的地方,也能生长得很好。它的另一特点是,一到冬季,葱绿的针叶全部脱落,这在针叶树中极为少见。兴安落叶松树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80厘米,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用材树种。
红松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多在海拔500~700米的范围内。长白山区也有红松分布,由于这里位置偏南,红松多生长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区,最高可达1 800米。这种树喜湿润,幼期还喜阴,长成后,转为阳性树,在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的湿润山坡,红松生长得最好。红松生长缓慢,通常一二百年才可达到20~30米的高度。高的红松可达35~40米,胸径超过1米。红松也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用材树种。
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
为了发展农牧业,特别是改变东北平原西部风沙干旱区风沙大的干旱面貌,营造防护林尤为重要。党和政府在1950年做出了“关于营造东北西部防护林带”的决定。经过近50年的努力,一道纵贯东北平原西部的林带已经营造成林。防护林区南起辽宁新民县,北到黑龙江甘南县,长约800千米;东起长春市,西到内蒙古翁牛特旗,宽约500千米。整个防护林区包括54个县、旗、市,防护的农田面积有300多万公顷。它不但对防风止沙、改善农田小气候、提高农作物产量等起了重大作用,而且还增加了林业收入,使广大防护林区的自然、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广大群众根据营造“三北”防护林的规划,正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73个市、县、旗营造防护林。他们对山、水、田、路综合治理,合理布局田、渠、路、林,以利于农业机械化、大地园林化和农田水利化的发展。
寒温带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是我国少有的寒温带针叶林自然保护区。它位于大兴安岭主脉和伊勒呼里山所夹成的东北坡上。区内海拔600~1 000米,面积19.4万公顷。该区气候具有明显大陆性特征,年平均温度-6 °C,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无霜期不足80天。
该保护区位于亚欧大陆多年冻土的南缘部分,在我国除了青藏高原高海拔的多年冻土区以外,大兴安岭是惟一的高纬度多年冻土区。保护区冬季长达8个月以上,基本无夏,温度最高的7月份,土壤融化层也只有50~80厘米。正因如此,林地排水不良,加剧了沼泽化的程度。反映在林型上为常见的泥炭藓—杜香—落叶松,是生产力最低的林分。自然保护区完整地保存了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
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也体现出寒温带的特点,主要动物有马鹿、驼鹿、兔狲、猞猁、雪兔等。
黑龙江省野生生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针叶林动物群,平原地区为草原动物群,还有温带针阔混生林和阔叶林动物群。初步估计,黑龙江有鸟类320种以上,哺乳类87种。在珍稀动物中,第一类保护动物有西伯利亚虎(俗称东北虎)、梅花鹿、貂熊、黑貂、丹顶鹤、白鹳、白鹤等19种;第二类保护动物有驼鹿、红鹿、黑熊、棕熊、大天鹅、小天鹅、鸳鸯、花尾榛鸡(飞龙)等26种。鱼类105种,其中经济鱼类占50%左右,有属于中国平原鱼类的鳌花鱼、白鲢鱼、草鱼,属于北方冷水性鱼类的大马哈鱼(鲑鱼)、哲罗鱼、狗鱼,起源于南方的黑鱼,还有起源于欧洲的六须鲶鱼、鳇鱼等。
黑龙江有高等植物二千二百多种,分属长白植物区系(小兴安岭南部、东部山地、三江平原)、大兴安岭植物区系(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北部)和蒙古植物区系(松嫩平原)。中药材共有627种,蕴藏量约20亿千克。防风、桔梗、苍术、赤芍、车前子、黄芩、玉竹、芡宝等负有盛名,满山红、刺五加、黄耆、黄柏、五叶子、人参、党参、龙胆、柴胡、平贝、一轮贝等皆为名贵药材。其中防风、黄柏、刺五加、满加、满山红、寄生、车前子的销量居全国第一位;人参、苍术、龙胆草、赤芍、蒲公英的销售量居全国第二位;黄耆、五叶子、玉竹居第三位;大力子居第四位。
食用植物有1 000种以上,已开发利用有百余种,可分为野菜、野果、食用真菌等。野菜有蕨菜、薇菜、山芹菜、黄花菜、山韭菜、猴腿菜、明叶菜等。野果主要有松子、山核桃、榛子、刺玫果等,已开发利用的有二十多种。食用真菌主要有黑木耳和多种蘑菇,已知可食用的有六十余种。工业用植物中,果酒原料有山葡萄、都柿、树莓、草莓、紫莓、猕猴桃等十多种,用这些果酒原料制成的酒,营养丰富,酒色鲜艳,滋味醇厚。淀粉类有橡子仁(柞树果宝),含淀粉70%以上,粗蛋白5.9%,粗脂肪1.7%,可加工制造轻纺工业纱浆所需的淀粉,还可作猪饲料。油料植物有苍耳,含油量70%,出油率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