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三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核心突破】1.地球的内部圈层 2.地壳的物质循环内部圈层 地壳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坚硬外壳 地表至莫霍面之间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相对于其他内部圈层而言厚度很薄地幔 介于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圈层 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之间 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中有一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地核 地球的核心部分 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 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是液态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质构造 判断依据 构造地貌 实 例形态 岩层顺序 地形 成因褶皱 背斜 上拱 中间老、两翼新 山 岩层上拱而成山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谷 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岩层下弯而向斜 下弯 中问新、两翼老 谷 成谷山 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成山断层 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上升 块状山地 庐山、泰山地堑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侧下沉 裂谷、凹陷地带 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渭河平原4.地质构造的规律与意义(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天然气密度小,分布于背斜顶部,水密度大,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矿床位置:例如,岩层中吉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雨水容易汇集.隧道可能变为水道。(6)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烈度会变大。5.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地貌特点(1)不同的区域主导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②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③高山地区以冰川侵蚀作用为主;④沿海地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6.板块边界与地形的关系【典例探究1】图为“地球图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不正确的有 ( )A.①为大气平流层 B.②为岩石圈C.③为软流层 D.④为下地幔(双选)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③圈层物质由铁镁硅酸盐类组成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专题提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中的序号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各序号与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沉积作用 B.②一风化作用C.③—重熔再生作用 D.④一侵蚀作用2.④作用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 B.大理岩 C.玄武岩 D.砂岩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区域所示的板块个数为 ( )A.3 B. 4 C .5 D.64.以下对图中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之间地震发生概率高于②④之间B.板块挤压处⑤的地层年龄较轻C.板块消亡边界附近②地多石灰岩矿D.③附近的海域有岛弧链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5~6题。5.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砾石层 D.石英岩6.对图示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曾经经受水平挤压运动②曾经经受水平扩张运动③有良好的储油构造④有良好的储水构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沙坡是河床底部的一种微地貌类型,一般河流中均有存在。它是流水搬运、沉积作用的结果。读图回答7~8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②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③该河流从左向右流动④该河流从右向左流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若该河流位于南半球,则能正确表示沙坡脊部走向与河岸位置关系的是(箭头代表河流流向,阴影代表沙坡脊部) ( )二.综合题9.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开展调查研究,并确定研究步骤如图。请你按要求参与课题的研究。(1)下图是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和实测情况绘制的当地地质封面及地表等温线(单位:℃)分布图,甲地等温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 ,甲地地形的成因是 。(2)图中乙、丙两地的地貌类型是什么 形成有何差异 (3)请为当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你的构想。10.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面图(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A ,以 作用力为主,B ,以 作用力为主,C ,以 作用力为主。(2)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 深, 大,多 ,水能资源 ;C处河段特征: ,泥沙 ,江面宽广,利于 。(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下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A.“U”形谷 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专题三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参考答案【典例探究1】 1.BD 2. BC【专题提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l.C 2.C 3.B 4.A 5.B 6.A 7.A 8.B二.综合题9.(1)甲地是山谷,地势比邻近的同纬度地区低,所以等温线向北弯曲 甲地在断层线上,岩石破碎极易被侵蚀,形成河谷(2)乙地是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丙地是背斜成山,是地壳的水平运动造成的,岩层受水平挤压,隆起上升形成山地。(3)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陡坡退耕还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对当地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营造薪炭林,发展小水电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10.(1)乙 流水侵蚀、下切 甲 流水侵蚀和搬运 丙 沉积(2)下切 落差 峡谷 丰富 流速慢 沉积 航行(3)C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