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九单元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工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2.工业区位和工业布局的评价。3.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的关系。4.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措施。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工业区位五种导向型工业的特点和区位选择工业类型 工业部门 特 点 布局原则原料指向型工业 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炼油厂)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接近市场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冶金,如炼铝厂、(钢铁、化工) 需要消耗大量动能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制造、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激光、核电、高分子合成 技术要求高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2)区位选择①经济技术因素②环境因素工业部门 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水泥厂、酿造厂 污染空气 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污染水源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化工厂、炼油厂 既污染大气、又污染水源 综合以上两条发电厂、钢铁厂 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①设置在居居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②远离居民区和农田③社会因素:政策成为重要工业区位因素,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④工业惯性的影响小结:2.工业地域的形成(1)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按形成原因划分 特点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上靠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 有的有投入产出联系,有的没有投入产出联系,为的是共用基础设施按发育程度分类 特点发育程度较低 面积较小,发育程度低,发展潜力小,多为原料加工型,轻工业,不易形成工业城市。发育程度较高 重工业(钢铁、机械、石化)工厂,生产过程复杂,相互联系工厂多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多为综合型,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往往由于工业地域扩展为工业城市。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2)工业分散: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1) 传统工业区著名工业区:世界上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俄罗斯欧洲部分、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等;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工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普遍面临的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位优势 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能直通海洋广阔的市场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煤炭、钢铁是基础,衰落也最明显衰落原因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的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迫使许多企业向南部转调整工业结构综合整 调整工业布局治措施 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2)新兴工业区形成:20世纪50年代起,发达国家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分布: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英国苏格兰地区、印度班加罗尔等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展条件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发展模式: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普拉托小区:靠近佛罗伦萨、著名的毛纺业小区,形成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经济生产高新技术工业区高技术工业部门:电子、半导体、核工业、航天、高分子合成、遗传工程、激光高技术工业的特点:科技人才比例高;生产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投入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高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硅谷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位于旧金山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气候宜人:属于地中海气候崛起因素 交通便捷: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稳定: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电子产品稳定的定货(美国高技术工业发展的独有条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主导工业:微电子工业发展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新工厂建在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注意:①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之称。“科学之都”、“计算机之都”②日本“硅岛”——九州岛、科学城——筑波(世界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科学城)③中国:中关村④台湾——新竹科技园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差异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生产规模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资金集中程度 低 高工业分布 分散 集中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温州乡镇企业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大批廉价劳动力、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资本集中程度低 联系密切、相互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温州乡镇企业 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益大减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差异对比项目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生产结构 高技术产品 轻工业产品为主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分布特点 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劳动力技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同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廉价的劳动力政府因素 军事定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 )A.葡萄酒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 B.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C.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 D.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2、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加工厂的区位属于 ( )A.原材料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市场指向型3、需要以消费市场作为布局主导区位因素的工业部门为 ( )A.电子工业 B.家具制造业 C.制糖工业 D.造船工业4、右图是影响工业布局因素对某工业部门的影响程度,数字代表的工业布局正确的是( )A.①石油化工②有色金属冶炼 ③水产品加工④电视机装配B.①有色金属冶炼②石油化工③电视机装配④水产品加工C.①电视机装配②水产品加工③石油化工④有色金属冶炼D.①水产品加工②电视机装配③有色金属冶炼④石油化工5、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了我国四个地区的优势产业形成的要素,这四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依次是( )A.电子信息工业、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水产品加工业B.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电子信息工业、水产品加工业C.旅游业、电子信息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羊毛衫加工业D.电子信息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6、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近 ( )A.原料产地 B.销售产地 C.能原产地 D.研发基地读图文(下图)材料葡萄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快速增长。回答7~8题。7、据图文材料分析,影响葡萄酒产业布局最主要的一组区位因素是 ( )A.原料、劳动力 B.原料、市场 C.技术、市场 D.交通、能源8、对图中葡萄酒产业特点的描述,符合图文信息的是 ( )A.以工业为基础,产业部门单一 B.地域文化决定了葡萄酒的产量C.工业产品间都有“上下游”联系 D.产业结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9~10题。9、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 )A.消费市场广阔 B.劳动力资源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 D.生产成本低廉10、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 )A.商贸中心 B.机场 C.火车站 D.港口11、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该理论假定只考虑运输因素,则工厂应建于运费最低的区位。右图中M1表示原料地,M2表示燃料地,C表示消费地,P表示生产地,则P最可能是A.炼铝厂 B.制糖厂C.纺织厂 D.家具厂读某大企业各部门区位指向示意图(图3),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13题。12、图3中甲、乙、丙代表的部门分别是 ( )A.核心生产部门、管理和研发部门、配套生产部门B.管理和研发部门、核心生产部门、配套生产部门C.配套生产部门、管理和研发部门、核心生产部门D.配套生产部门、核心生产部门、管理和研发部门13、关于该企业各部门布局的区位条件,下列对应关系最合理的是 ( )A.甲——环境容量大 B.乙——配套企业多C.丙——土地成本低 D.甲——接近能源地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14~16题。14、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15、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16、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下图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 ( )A.④、②、③ B.④、⑤、② C.③、②、① D.①、③、⑤ 18、.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④、⑤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2007年3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回答19-20题。19、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20、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 )A.丰富的原料 B.庞大的市场 C.廉价的劳动力 D.先进的技术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21--23题。 2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2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2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 为“每冶炼一吨钢所需原料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24、1800年的钢铁工业 ( )A.主要靠近市场 B.主要靠近廉价劳动力丰富地区C.主要靠近原料地 D.主要靠近煤炭产地25、到1985年钢铁工业多布局在市场,而不在铁矿产地,主要是因为市场所在地 ( )A.铁矿运量低于钢铁运量 B.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C.劳动力丰富、工资低 D.靠近海洋、地价低廉下图是“某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a、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判断分析完成26~27题。26、在阶段Ⅰ,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27、在阶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28、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工业规划图”。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 ( )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示意图,完成29~30题。29、右上图中有一个箭头不恰当,这个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30、在综合整治中,钢铁工业区位明显西移,其主要原因是 ( )A.煤炭采掘区西移 B.铁矿石西部运入C.便于产品运出 D.政府宏观调控二、综合题(4个题,共40分)31、(10分)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下图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据此并读下图,回答问题。在A、B、C、D、E五处中:(1)印染厂宜选址于 ① ,理由是 ② ; (2)水厂宜选址于 ③ ,理由是 ④ ;(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 ⑤ ,理由是 ⑥ ; (4)科技园区宜选址于 ⑦ ,理由是 ⑧ ; (5)生态公园宜选址于 ⑨ ,理由是 ⑩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企业众多。近年来,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所需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量进口;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图5示意甲、乙、丙三地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在甲地建设大型钢铁企业(M公司),所需铁矿石依赖进口,但限于港口条件,大型货轮无法直接停靠,进口的铁矿石部分需在乙地港口转运。近期,M公司并购了乙地的钢铁厂,并计划在丙地建立大型钢铁厂(1)简述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3分)(2)M公司并购乙地的钢铁石后,炼铁和炼钢在甲地和乙地该如何分工?为什么?(4分)(3)说明在丙地建大型钢铁厂相对于甲地应具备的有利区位条件 (3分)33、材料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材料二 :图5-75是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发展速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图5-7(1) ①德国鲁尔区、日本神户、美国硅谷、中国攀枝花四个地区中,可作为曲线B所示工业典型代表的是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先导作用的是 产业(填A或B)。该产业的企业规模多为 。决定该产业布局的主要条件是 (4分)(2)A产业类型在我国分布的典型地区是 基地,你认为振兴该工业基地应采取哪些措施 (5分)34、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1分)1978年 2005年第一产业比重(%) 20.0 12.8第二产业比重(%) 64.3 49.6第三产业比重(%) 15.7 37.6(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2分)(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 。(3分)(3)图中,字母A表示 工业,B表示 工业。(2分)(4)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场所、工业产品、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等为主要吸引物开发的旅游项目。开发工业旅游最主要的条件是(填代号) 。(1分)A.资源的游览价值 B.地区接待能力 C.市场距离 D.旅游环境承载量(5)试分析图中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3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单项选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B B B A B D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C B C D A C D B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D D C B C B C D B二、综合题31、 ①B ②在居住区的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向的下风向③E ④在城区河流的上游⑤A ⑥在城区污染源的下游⑦D ⑧靠近高等院校⑨C ⑩在污染型企业与居住区之间32、(1)便于利用进口铁矿石,降低铁矿石运输成本 便于钢材出口,降低出口钢材的价格 (邻近市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钢铁消耗量大(2)乙地钢铁厂炼铁,甲地钢铁厂炼钢 可以充分发挥甲地钢铁厂的技术、设备优势和乙地港口优势减少铁矿石的转运成本(3)丙地应具有深水良港(深水停泊条件,可停泊大型货轮)原料(铁矿石) 运输路线短,运价低 建设成本低(地价低)33、(1)①美国硅谷 ②B 中小型 知识与技术(2)辽中南工业基地措施: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②调整工业布局,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34、(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 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3)钢铁 森林 (4)A(5)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概念: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水源、土地、原料(能源矿产资源)②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区位选择:厂址应当选在花费生产成本最低而获得利润最高的地方区位变化: 原料地、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减弱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工业1.概念:工业分散是指工业企业、工业点等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2.成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为工业的地域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使工业地域联系如虎添翼3.形成:(1)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用地、用水紧张,能源不足,环境状况差,及许多社会问题等,使新建企业分散、迁出老工业区(2)有相互协助的工厂之间的分散现象,最终可形成跨国公司工业分散以中小企业为主 轻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特点HYPERLINK "http://www./" EMBED PBrush煤炭钢铁化工电力机械①②③④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