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一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一课时)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
天秀中学 地理科组 何佩琼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目标:
1、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二)、能力目标:
学会读气温及简单的绘图。
(三)、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二、本课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
三、本课教学难点:
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及气温分布规律。
四、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查找有关天气的网站、准备语文书
2.教学器材:大屏幕、投影片、实物投影仪
3.教学课件:投影胶片——盂买与雅库茨克气温曲线图
气温和气温分布课件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课型:
讲授新课。讲练结合、讨论归纳结合。
七、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教学引入 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让学生大致估计一下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 即景生情引入本课。 事先了解今天的气温状况。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不必纠正对错,通过他们的感受与认识,让学生之间相互纠正。
关于气温大家想了解哪些内容 学生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是多方面的,无论与教材内容有关还是无关,教师都应适当引导与鼓励,保护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大家对气温都非常感兴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新课 一、气温与生活 大家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是与气温有关的 以小组为单位,以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师适当引导,例如:“大家可从我们的衣食住行来思考,也可以你的一天为例想一想。”
阅读书上的五个例子,总结说明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 先从学生的生活所见所闻入手,可增加亲切感,再阅读书上的例子就更容易理解,前后一对比还可增加阅读的兴趣。也可以先让学生看书上的5组资料,然后分析各反映气温与生活、生产哪一方面的关系,并可就每一方面再补充一例或在教材给出的几方面外,再思考并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活动其他方面的关系。
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气温是变化的还是无论在任何时间或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请大家举例说明。 强调时间与空间,为下面讲述做适当的铺垫。
教师在学生回答过程中从时间与空间上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引导,例如:一天,一个月,一年,国内与国外,我国北方与南方,热带,温度,寒带气温状况如何?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的引导可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从多角度加深学生对“气温是变化的”这一现象的理解,自然过渡到气温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较简单,易理解,可采取学生自学方式完成。
二、气温的变化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句习语:“午热晨凉,冬寒夏暑。”并设置一个问题:“通过这句话你能得出一个与气温有关的什么结论?”
教师讲授:我们在研究气温的变化规律时,经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气温的值,请大家阅读课文,自己总结都有哪些值,这些值都是如何得来的。
常用描述气温的值有:a.日最高气温;b.日最低气温;c.日平均气温;d.月平均气温;e.年平均气温。这些值是通过观测与计算得来的。
学生读图3.12和3.13,教师在大屏幕上列出一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1、图上纵坐标代表什么?横坐标代表什么?2、读出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刻及度数。3、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差,叫做什么?4、读出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及度数。5、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什么 阅读气温曲线图是课标基本要求,在以后的学习当中也经常涉及到,初一学生又初次接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量从基础做起,详细而具体地处理好读图的每一个环节。
教师再出示盂买与雅库茨克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让学生比较两地气温年较差大小。并总结气温年较差与气温年变化大小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学生: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年变化就大,反之则相反。(盂买与雅库茨克气温曲线图附在后面。)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教学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阅读气温的曲线图,今天我想让大家根据所给资料亲自绘制一张气温曲线图。(南半球某地月平均气温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气温/℃23.321.614.35.6—6.7—16.8 月份789101l12气温/℃一20.1—15.8—6.05.813.919.7 在绘图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指导学生绘图中的一些问题:a.把握图幅大小及纵坐标温度差大小。 b.就相应的月份和气温画一条十字交叉线,然后在交叉点处标上点。 c.既要使曲线平滑,也要使曲线通过每个点的中间。
教学新课 三、气温的分布学生绘完图之后,总结这幅图形状与我们上节课阅读气温曲线图有何不同,为什么 (南半球为波谷状,北半球为波峰状,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我们大家再来看一张图(大屏幕展示世界一月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也可以用挂图代替)学生答这张图的名称,那么世界气温是如何分布的。首先要学会读等温线图。请大家注意观察图3.15,等温线图与我们学过的什么图比较相似,并回答下列问题:1、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2、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3、等温线的稀疏与气温变化之问的关系。4、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图,总结出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由读图自然过渡到气温的分布。学生在读气温分布时比气温变化图要困难点,教师需耐心指导并尽量采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方法。
再交代给学生两个较难理解的气温分布规律,可按如下步骤讲授。a.以北回归线为例,观察图3.1陆地和海洋上气温的差别,可得出结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夏季则相反。 b.举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如爬山时,感觉山顶比较凉爽;夏季人们愿意去屋顶乘凉,为什么?由此引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并结合图3.16记住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O.6摄氏度)。 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做适当处理。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一、气温与生活
二、气温的变化
三、气温的分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