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课型新授课时共 1 课时第 1 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过程与方法: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学情分析重点难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易混、易错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学生认知基础: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时间分配学 15 讲 9 练 16 教法与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一、温故互查二人小组互查互说,教师巡视。 2、出示设问导学问题(1)你能根据这一个月的“日期—气温”柱状图,找出最高、最低气温,并计算出这段时间的平均气温吗?(2)这段时间的气温变化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呢?(3)在我们的记录中,有多少天是晴天、阴天和多云的天气呢?(4)云量的变化对天气有什么影响?(5)在这一个月内,哪种类型的云是最常见的?哪种是最少见的呢?怎样统计呢?(6)像统计云量的变化那样,把天气日历中所有的风向和风速的变化信息整理出来。(7)风速的变化范围是怎样的?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对天气有什么影响?(8)计算每周的降水总量,填写表格,并绘制降水量变化的柱状图。(9)根据上面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月内都有那种类型的降水?2)这个月的月平均降水量是多少?3)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4)这个月出现过连续多日没有降水的天气吗?(10)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呢?这段时间里的气温、降水量、风和云量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三、自学解疑1、学生独立阅读课本第14—15页2、学生四人小组完成设问导学问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3、根据设问导学问题所学到的内容回答学案自学解疑的问题。4、全班交流二、设问导学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云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征?我们已经对一个月的天气进行了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也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的天气信息,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对这些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四、拓展延伸雨水可以灌溉庄稼,也可以净化空气,但雨下得太大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这样的灾难呢?小组合作完成气温统计表、云和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课后反思得: 小组能愉快的合作,完成气温的统计表、云和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失: 不能根据天气日历收集的信息,进行描述天气状况。纠: 平时多观察天气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记录,分析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规律。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