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地理图像的判读》教案【专题要点】1.地理图像定位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方法2.掌握各种地理图像的读图方法3.运用地理图像准确的解决地理问题【考纲要求】地理图像为信息载体,侧重于地理信息材料分析处理能力、地理空间位置的判断能力和地理原理推理应用能力的考查。从图像形式看www.集中在区域分布图、等值线图、地理统计图、地理原理图等方面。区域相关的背景材料作为试题的切入口已成为试题命制的一大特色,特别近年与热点问题相关的世界重要区域和我国的国土整治重点区域值得关注。【知识纵横】区域定位的基本方法图像类型 考点细解等值线图 略(详见等值线专题)统计图 包括扇形图、柱状图、曲线或折线图、累计百分比图、三角坐标图等。要求准确判断概括地理事物的数值特征,并预测变化趋势。区域地图 比例尺或实际距离的计算、方向的判定、位置信息、地名信息、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示意图 包括地理略图、剖面图、原理图、地理漫画等。要求准确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或内在联系景观图 包括照片或图画等。根据图示信息或隐含条件解析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教法指引】图像 类型 判读策略地理光照图 1.侧视图2.俯视图3.矩形图 1.明确经纬度划分,准确判断南北极及东西半球2.明确时区的划分及晨昏线的概念,准确进行地方时、区时、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3.准确进行两www.条日界线的判断及有关日界线的计算4.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规律,准确进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5.判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地理等值线图 1.等高线图2.等温线图3.等压线图4.等降水量线图5.等盐度线图6.等震线图7.等太阳辐射线图 1.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2.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并分析原因3.判读等线闭合处的数值大小4.判读等值线变化规律和最高、最低值位置5.根据数值变化及排列状况,推断出规律,并分析成因地理示意图 1.地理事物变化过程示意图2.地理要素相关联系示意图3.地理要素因果关系示意图4.地理要素模式或结构示意图 1.准确判断示意图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或哪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根据图中的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及有关知识分析、推理、归纳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或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利用所得规律解决设问中的有关问题地理分布图 1.自然地理要素或地理事物分布图2.人文地理要素或地理事物分布图3.区域综合分布图 1.判读地图所反映的是哪个区域、哪些地理事物或哪些地理要素2.读出图中地理事物或地理要素的位置3.根据图中的分布信息归纳分布特征或规律,提取与设问内容相关的知识,分析判断作答地理统计图 1.柱状图2.扇形图3.曲线图或折线图4.比重图 1.正确判读各类统计图形的坐标系统读懂数据含义2.判断统计数www.值变化趋向3.归纳数值反映出来的地理事物或地理要素变化规律、构成特征等4.从图中提取与设问相关的信息,说明特征、分析原因、发现变化、寻找规律、预测趋势、比较异同地理景观图 1.自然景观图2.人文景观图3.综合景观图 1.准确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事物或说明哪种地理现象2.细心观察图中各地理因素的特征或相互关系3.提取图中与设问有关的重要信息,联系有关知识作答【典例精析】1、(广东高考)我国生物燃料乙醇项目是在“十五”期间提出的。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积极稳妥地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共18分)资料1:见图18-20资料2:见表4和图21。表4:2000-2003年我国粮食供需状况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总产量(亿吨) 4.62 4.53 4.57 4.31总需求(亿吨) 4.79 4.83 4.88 4.93供需平衡(亿吨) -0.17 -0.30 -0.31 -0.62注:供需平衡=供给量-需k@s@5@u求量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1)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 趋势。就各地区耕地数量占全国的比例来看,增加幅度最大的是 地区;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地区,试分析其下降的原因。(2)在非农建设用地中,占用耕地数量最多的类型是 。2000年以后,非农建设用地的势头还呈 趋势。(4分)(3)2000-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呈 趋势。为保证我国粮食产量,可采取哪些措施?ks5u(4)1950-1960年,J省玉米种植重心向 方向移动;1960年以后,J省玉米种植重心的总体移动方向是 。(4分)(5)你认为我国粮食燃料乙醇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答案及其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及综合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重大社会问题,体现地理学的实用性。(1)下降。东北,华北。 (2)独立工矿。加速上升(或增长)(3)下降 (4)西南,向东(或先东北再西南)。(5)①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短缺;③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②耕地(持续)减少,粮食供需矛盾加剧(或粮食生产压力大);2、2005年11月18日,第13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釜山召开。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会议期间,釜山天气特点可能为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判断理由是 。(8分)(2)比较首尔,扼要说明釜山的区位特点。(6分)(3)简要分析该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6分)(4)分别说明该国东、西大陆架特点及对渔业的影响。(6分)(5)近年,该国一直酝酿将首尔的部分职能外迁,迁移的职能是什么 说明对首尔将会产生哪些有利影响。(10分)【答案及其解析】(1)温和,可能有雨;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0℃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8分)(2)纬度低,水热条件好,滨海平原(环境优美)。(3)西部以耕地为主,中东部以草原森林为主(4)西部海域大陆架宽广,阳光可直射海底,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和鱼类生长;东部海域大陆架狭窄,水深,条件较差。(6分)(5)政治职能;有利于减轻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如控制人口规模,减少交通拥堵,减轻就业压力,减轻住房紧张,改善城市秩序,减轻污染等。(10分)3.(30分)根据材料和图9,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8分)(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10分)(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12分)【答案】(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 (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21世纪教育网(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人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21世纪教育网(3)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21世纪教育网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12分)【答案】 (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21世纪教育网(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 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21世纪教育网(3)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www.k5、图9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4分)(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10分)(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11分)(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12分)【答案】(1)A:高原 B:山地(2)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最小;水流平缓。(3)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干湿季明显;干季需要水源灌溉;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雨季需要排涝;山区适宜建水库。(4)石油、煤、铁、水能等资源丰富;国家之间协作较好,人均收入较高,市场潜力较大;水运便利(海运与河运);政策支持。6、根据图5和表3的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图5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① 阿特巴拉河 ▲ 4307山峰︿1500﹀等降水量线(mm|年) ~河流表3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流域构成(%)时段 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 阿特巴拉河·全年 32 60 8洪水期 10 68 22枯水期 83 17 0(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16分)(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6分)(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14分)【答案】(1)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醉倒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径流少。 (2)(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白尼罗河源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最多。(3)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洪水每年定期泛滥,洪水泛滥之后,开始农耕。枯水季节是作物生长及收获季节。洪水泛滥时在被淹农田表面沉积一层肥沃的淤泥,使土壤年年肥力不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7.(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4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1)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10分)(2) 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13分)(3) 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13分)【答案】(1)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背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高峰。(2)(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 (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3)通过航空运输, 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 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 (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专题突破】1. 地理区域图【例1】读图2,回答3~5题。(07全国卷一)3.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A.T B.Q C.R D.S4.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A.T B.Q C.R D.S5.在图3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A.① B.② C. ③ D.④【总结】地理区域图读取方法:3、C 4、B 5、A区域地图应该多联系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类 降水及其气温分布特点2.数据统计图【例2】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07全国Ⅰ卷)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总结】数据统计图读取方法:通过曲线来分析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分析城市人口增长率的变化 1、 D 2、C3.地形剖面图【例3】图1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07四川卷)(3)读图12,简述京杭运河北京至长江段河底地势变化对南水北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措施。(10分)地势特点是中间高两侧低,所以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增加了工程难度,需要在南侧建设提水工程,增加了工程成本。【总结】地形剖面图读图方法4、地理示意图【例4】图7 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9 一20 题。(07江苏)19.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A.④、②、③ B.④、⑤、②C.③、② ① D.①、③、⑤2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A.①、③ B.①、②C.②、③ D.④、⑤【总结】地理示意图读图方法 通过模式示意图来分析其工业指向类型19、A 20、A5、景观图【例5】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读图回答l一2题。(05天津卷)l.图中非湿地为A.① B.② C.③ D.④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总结】景观图读图方法1、B 2、B6、变式组合图【例6】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应用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读图4,完成9-11题。(07北京卷)9.GIS技术的( )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10.图中城市( )A.①位于规划区B.②位于非矿区C.③位于现矿区D.④位于原矿区【总结】变式组合图读图方法9、D 10、C①重要的经、纬线②海陆位置与轮廓③区域特征④图表数据⑤计算定位:利用正午太阳高度求纬度、根据时差求经度。图1图2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