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www.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气候》教案【专题要点】1、 以北半球为例绘制气候分布图。2、 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Ⅰ、气候资料图: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Ⅱ、气候地理位置:Ⅲ、气候特征:Ⅳ、气候成因:3、 气温、降水的影响因素:【考纲要求】1.识记气候的分布及气候特征。2.掌握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3.分析气候要素的影响因素【知识网络】www.【教法指引】1.以图表资料、热点地区、热点事件(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为资料背景,结合地球运动、www.洋流等知识综合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成因、特点、分布规律及气候差异2.以2007、2008年重要的气候灾害(如2007年1月纽约高温,2007年夏季孟加拉、重庆、济南水灾,2008刚刚经历的中国南方重大雪灾、冻雨灾害等以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为切入点,考查全球性气候变化特点、影响、及其适应对策,并与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影响一并考查3.以南极考察、北极考察、中国南方重大雪灾、冻雨灾害等以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热点材料为背景资料综合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及其对人类产业活动的影响本部分是高考的重点特别是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充分体现提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要求,在学习时,注意信息的提取。记清各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会判读气候类型,描述气候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典例精析】(2008江苏卷)图14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5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气候特征 相同点不同点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k@s@5@u (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3分)答案:右为甲、乙、丙、丁四地气温和降水图,读图回答1~2题。21世纪教育网1.四个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是21世纪教育网Aks5u.甲 B.乙 21世纪教育网 C.丙 D.丁21世纪教育网2.四个地区中,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的是21世纪教育网A.甲 B.乙 21世纪教育网 C.丙 D.丁21世纪教育网3、读某区域夏季均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回答:(1)简析①、②两地夏季均温差异的主要成因。(4分)(2)简析①地该季节降水丰富的成因。(2分)(3)简析②④两地该季节光照丰富成因的 异同。(4分)(4)试描述A地等值线分布特征(3分),并分析成因(1分)答案:1.A 2.D 3、(1)①地夏季气温低②地夏季气温高,①地为山地,海拔高,夏季阴雨天气多,②地气候干燥,地表为沙漠增温快(2)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3)②地气候干旱,光照丰富;④地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丰富 (4)平行 密集 东西延伸,受地形影响1、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图中表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其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 。(2分)(2)该气候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是什么?(3分)(3)简述该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3分)(4)简要评价该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图4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回答2~4题。科网2.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21世纪教育网A.①>②>③21世纪教育网B.①<②<③21世纪教育网C.①<②>③21世纪教育网D.不能确定21世纪教育网3.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21世纪教育网是:①首都东京属于温带季风气21世纪教育网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③气21世纪教育网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21世纪教育网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21世纪教育网A.①② B.②③21世纪教育网C.③④ D.①④21世纪教育网4、比较甲、乙两地降水的异同点,并分析成因答案:1、(1)地中海气候(1分) 都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中纬度大陆西岸)(1分) (2)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1分);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1分);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1分) (3)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1分)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1分);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1分) (4)有利:热量充足,光照强(2分) 不利: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2分)2、A 3、C 4、相同点:降水量大,季节变化小 原因:受海洋的影响大不同点:甲地冬季降水多,乙地夏季降水多 原因:甲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乙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11所示:材料二 图12为福建省七月气温分布图,图13为图12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1)材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2分)(2)说出图12由A地经戴云山、B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一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6分)(3)福建省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重点林区,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很大。结合图13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5分)答案: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2)大致呈M状分布(可有不同的形态描述,但应能说出平原和内陆河谷气温较高,黄岗山和戴云山区气温较低的意思)(3分);A地处于沿海,受到海洋影响显著,夏季增温较慢,气温较低(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秋冬(2分);B地盛行冬季风,为一年中的于季,风干物燥,易引发森林火患(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表1、表2为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实线、虚线分别为1月和7月的均温)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1~4题。1.四个地区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四个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址A.甲 B.乙 C.丙 D.丁3.从气候条件考虑,不适宜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是A.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乳畜业 D.园艺业4.四个地区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004年和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分别在雅典和北京举行,图1是两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5—6题。5.雅典所属的气候类型,适宜生长的水果是A.柑橘B.香蕉C.椰子D.荔枝6.与雅典8月相比,北京9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降水较多,气温较低C.降水较少,气温较高 D.降水较少,气温较低7读世界区域图,回答:(1)比较①、②两地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4分)答案:1、B 2、A 3、B 4、D 5、A 6、C7、①地的温差1分和降水变率比②地大1分,降水比②地少1分。原因是:与①地相比,②地受海洋影响大1分。【专题突破】几个重要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①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a、赤道低气压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②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③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a、大部分在热带,气温高;b、东侧暖流通过;c、岛屿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d、东南信风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中美地峡的热带雨林。④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干季快要结束、雨季快要来临时。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超过热带草原气候。⑤南亚地区5月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原因:热带过来的西南季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⑥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分布: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因为日本是岛国。朝鲜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由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下表是某地多年平均的气候资料,读后回答1—3题。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 20.0 19.3 17.1 13.7 10.6 8.2 8.0 9.1 11.5 14.5 16.6 19.0降水(毫米) 2 2 5 14 62 82 74 57 29 14 6 41. 该地的气候属于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C. 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D. 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2. 影响该地降水季节分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大气环流 B. 地面状况 C. 距海远近 D. 洋流性质3. 该地可能位于A. 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 B. 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C. 澳大利亚的太平洋沿岸 D. 非洲的地中海沿岸4.图3和图4是亚欧大陆两侧的区域图,读图分析回答:(1)①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②地冬季盛行__________(风向)风,夏季盛行_________(风向)风。(2分)(3)②地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何突出特点?为什么?(5分)答案:1、B 2、A 3、A 4、(1)温带海洋气候 终年温和多雨 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2)西北风 东南风 (3)冬季降水大于夏季 冬季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5.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类型②地 ④地气候类型特 点分布规律(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 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②地常年盛行 风,该地的盛行风是 (填字母)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4)与③地比较,①地海陆间水循环活跃,表现在 、 等主要环节上。(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 。(6)在上图的右侧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 表示高压带, 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答案】(1)②地 ④地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 点 终年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分布规律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2)② 地形(3)西南(西) D(4)降水 陆地径流(地表径流)(5)④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6)如右图。6.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 B.④——乙 C.⑥——丁 D.⑦——丙(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 季。(3)图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气候类型④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4)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 渔场,形成原因是。【答案】⑴C ⑵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 ⑶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或答副高与信风、或答副高或信风)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⑷北海道 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类型特点与判断气候分布模型世界气候分布异常地区气候分析基本模型成因 分析纬度热量与气温大气环流三圈环流与风带气压带季风环流基本因素海陆分布海陆位置距海远近降水(大陆性与海洋性)降水地形垂直变化对水平气流的阻挡对水平气流的不阻挡迎风坡与地形雨背风坡雨影区降水冬季风的阻挡气温洋流暖流寒流大陆轮廓下垫面性质其它因素干扰模型气候因子分析模型降水降水量大气环流(风带气压带和季风)、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大陆轮廓降水变率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气压等压线、等压面、等高线的判读气温平均气温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冬夏季风、下垫面性质、洋流年太阳辐射量纬度、地形(海拔)、降水(云量)气温较差纬度、海陆位置、季风、降水、地形气温垂直分布逆温层及其影响图1180 152025302515001000500100010005002000200030 20 ①②100030夏季降水量夏季均温海洋③④A1月降水量①②③0℃甲乙表2表1图1120 °130 °35 °海洋图3②200米以下200-1000米①0°52°N海洋①图10②洋流海洋35°N图11135°E0 30 3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