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4《人口素质与环境》教案(1)(旧人教版选修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1.4《人口素质与环境》教案(1)(旧人教版选修上)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
──第四节 人口素质与环境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人口素质的概念(2)了解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能力目标(1)结合实例,了解作为社会的人,其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2)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主动的,可以改善环境,也可以毁坏环境,其中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3.德育目标明确只有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最终实现环境保护。【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提高全民族的人口素质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并付诸行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对生产和生活中典型事例的具体分析,说明人口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人口数量与环境》一节里,我们了解到:环境恶化与人口数量的增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人口数量的多少并非是惟一的、决定性的因素。人口的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1.4《人口素质与环境》的关系。一、概念(板书)1.人口素质的概念(板书)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共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他们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和相互制约,各自反映了人口素质的某个侧面,共同构成了人口素质的整体。2.人口身体素质(板书)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人口素质的好坏,一方取决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因素。即使是遗传因素,也受到环境的长期影响。其中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二、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板书)1.社会环境因素(板书)人类创造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如果说早期人类的身体素质较多的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话,那么,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身体素质就更多地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师生活动举例说明)例如由于某些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的丧失,致使世界上吸毒人数、感染艾滋病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引起的死亡人数也与日俱增等。2.自然环境因素(板书)(1)原生环境主要指地形、气温、降水、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这些环境要素与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例如,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所需的某些化学元素,或过多的含有某种人体所需要的化学元素,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或食用这种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从而导致某些地方病的发生。(师生共同活动)列举一些常见的地方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缺碘);甲亢(多碘);氟骨病(氟的含量过多);克山病、大骨节病(缺硒);还有某些地方,由于自然放射线较高,容易引起畸形胎儿出生率较高等现象。这些疾病都会导致人口身体素质的下降。进而影响死亡率。(2)次生环境主要指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因素。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地球上无处不存在人类影响的环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环境污染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这种环境污染主要分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学生看课本13~14页)看完后组织学生归纳、总结。并列举事例说明环境污染对身体素质的影响。物理性污染:主要指放射性污染、微波辐射和噪声污染等。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源,主要指原子能企业、医用和工农业用放射性废气物处理不当、核武器爆炸产物及原子能企业事故等。放射性污染通过空气、水体、土壤、食品等作用于人体,从而对人体形成损害或直接造成死亡。如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环境中的微波辐射和噪声污染,主要是现代交通和电信发展造成的,特别是以交通和工业噪声为主的城市噪声污染,目前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噪声不仅对人的听力产生危害,同时,对人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说,噪声污染是当前城市的一大公害。化学性污染:主要指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燃料燃烧排放的有害气体、工农业生产中的废液等污染物及农业生产中的农药污染。化学污染是环境污染中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污染。有害物质往往通过呼吸和食品进入人体,产生急慢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据有关研究表明:某些食品化学添加剂对人体有致畸、致癌作用。其中黄曲霉素是目前已知的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其次,亚硝基化合物及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也有一定的致畸、致癌作用。生物性污染:主要指由于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污水和粪便,以及生物制品厂、食品厂、医院等的垃圾和废弃物,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而造成的水、土污染。生物性污染往往通过饮食传播疾病,对人口身体素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师生活动):列举生活中有关这三方面的事例,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转承)以上是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那么,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环境又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部分,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板书)(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14-15页,并联系身边实际及以前学过的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及其之间的关系,谈谈人口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结果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差别?(在学生看后的基础上,开始结组讨论,然后各派代表把讨论的结果说出来。在学生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总结性发言,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同时总结性指出,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类是主动的,既可以以自身的行动改善和保护环境,也可以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数量的多少和人口增长的快慢并不是最主要的,而人口素质,尤其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只有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才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最后,概括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环境的影响。1.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3.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4.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一方面环境影响人口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人口素质,尤其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板书设计1.4人口素质与环境一、人口素质与人口身体素质的概念二、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1.社会环境2.自然环境(1)原生环境     (2)次生环境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1.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3.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4.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