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4.6《地质灾害》学案(2)(旧人教版必修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4.6《地质灾害》学案(2)(旧人教版必修上)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6 地质灾害
学习目标:
1.知道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及危害,了解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2.理解地理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本节重点是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及危害。泥石流、滑坡的形成、影响及区别为本节的难点所在。
学习思路:
[导入] 自然灾害有哪些?哪些属于地质灾害?

[读图分析] 比较地震、火山(内力作用)
地质灾害 地震 火山
形成原因 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
分类 按震级(能量大小)分微震(3级以下)有感地震(3-5级)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 按活动情况分为活火山(富士山台湾七星山)死火山(山西大同死火山群)休眠火山(五大连池)
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
构造要素 震源 震中等(见图片4.24) 火山锥(见图片4.26)火山通道火山口
主要危害 建筑物破坏 倒塌,并有此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火山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 ,有时候会引起地震及气候异常
相互联系
类比:滑坡、泥石流(外力作用)
地质灾害 滑坡 泥石流
形成原因 斜坡上的 岩体或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山区爆发的饱含泥沙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主要危害 破坏或掩埋农田 建筑物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 农田 道路
区别联系

总结:用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说明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气候
地形 人类 生物

土壤 水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