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6.1《聚落的形成》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6.1《聚落的形成》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下)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1聚落的形成
学习目标:1.学会村落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知道城市的形成过程
3.记住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导入新课:目前人类居住地的形式都有那些?这些形式通称为什么?
一乡村的形成:
1.乡村是以 活动和 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 (大或小)。
2.乡村的形成过程:
聚居 分散的乡村聚落 固定的乡村聚落
集市 城市
3.村落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
呈带状:
二城市的起源:
1. 时间
2. 出现的两个基本条件:
3.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条件:
1. 我国某地地处内陆,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多高大山脉,改地的建筑物
A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 B多平顶房,以大中型聚落为主
C多平顶房,聚落密度小 D多斜顶房,聚落密度最大
2. 下列不是世界上第一批城市诞生处的是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B尼罗河谷地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印度河谷地
3. 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始于
A旧时器时代 B新时器时代 C人类社会第一次分工D人类社会第二次分工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4题: 
4.从上图乡村聚落的形态可以推测出甲地是
  A.河流较多的山区
  B.地形较为完整、平坦和开阔的地区
  C.村落沿河道伸展,条带状分布
  D.我国南方的山区
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