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东南亚(1)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2. 能力目标: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3. 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2.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难点: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复习提问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复习以前所学内容,为本节课的新课部分做铺垫。二、导入新课:观察亚洲政区图。指导学生读图。回忆与中国相临的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南端的,与我国的广西、云南交界的就是缅甸、老挝、越南,这三个国家以及位于这三个国家以南的国家,往往呈现出一派别具一格的热带风情,由于这里是亚洲的最东南角,这个地区就被人们叫做东南亚。板书:第二章 了解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三、讲授新课:指导学生读图。强调方法的掌握远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一.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1.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南与大洋洲相临。经纬度位置:大致在30°N至10°S之间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列表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2.通过地形图分析:(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2)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3.河流(1)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图中用笔描出,判断其流向和注入地,判断其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分析河流与地形的相互联系,以手做比喻加强学生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的记忆。(2)根据地形分析马来群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查看相关地图。4.以纬度位置突出东南亚地处热带的特点,阅读课文,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作出推断学生以自学的形式独立解决问题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由于降水的不同,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1)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2)在马来群岛上,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马来群岛火山活动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总结马来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四、小结和作业:回顾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做配套练习。教学后记: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欧洲。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二、自然条件(板书)1.地形[读图]读《东南亚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总的看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略)教师指图介绍主要地形的分布。[教师归纳] 总的看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从中南半岛看,(教师边讲边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提问] 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教学设计示例1【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教学难点】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地形的差异【教学工具】相关地图和图片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东亚,从东亚继续南行,我们将到达哪个区域?东南亚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 (板书)第九章 东南亚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在东亚政区图上,找出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中南”是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读图并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老、 缅); 中南半岛上有哪几个国家?马来群岛上有哪几个国家? 内陆国(老)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 根据地图大家比较一下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南纬10°和北纬25°,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印尼)?这说明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热带) (板书)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读图提问) 从东南亚向东西南北行进分别是哪些大洋或大洲? (北:欧亚大陆 南:澳大利亚 东:太平洋 西:印度洋) (讲解)东南亚位于南北两个大陆,东西两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板书)二 “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1、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展示“马六甲海峡航海图”阅读介绍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的小字。 (提问)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2、 “马六甲海峡”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这首诗说明了什么 我国和中南半岛山水相连 (读东南亚地形图并填图) 中南半岛的地势如何?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北高南低。知道学生用笔画(红河 湄公河 湄南河 萨尔温江 伊洛瓦底江) 展示“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几三角洲图”,指图讲解: 这些河流上游流经山区的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是横剖面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土质肥沃的三角洲。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板书)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讨论为什么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自然条件限制人类生活。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简要介绍菲律宾的马荣火山,继续分析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板书)2、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提问 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火山对当地人民有什么影响? 虽然火山爆发会给附近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爪蛙岛的地少人多,人口稠密的情况。(引导学生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 (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第九章 东南亚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马六甲海峡” 三、 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 分布 2、马来群岛: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教学设计示例2【教学重点】热带雨林气候【教学难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教学工具】相关地图及图片 (导入)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系统分析了东南亚的位置和地形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不仅地形不同,由于它们的位置不同,气候也有差异,下面我们分析气候的差异。 (板书)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展示热带雨林风光图片,提问:热带雨林气候地区有什么特点?这与什么因素关系密切? (全年光照、热量、水分都很充足,即全年高温多雨) 读图“热带雨林的天气示意图”分组讨论图中所示的含义。 (学生讨论活动) (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高温多雨,这种气候下,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收获。 (提问)为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炎热? 引导学生在东南亚地形图中找出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 (小结)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或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转折)中南半岛与此不同 (读图)比较“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 引导学生分析两图:两个城市的气候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明显的不同点? (讲解)中南半岛一年中风随季节变化(季风),冬半年刮东北季风,夏半年刮西南季风,为热带季风气候。受气候影响,在每年6月至10月,西南季风从海上吹往陆地,降水丰沛,降水量可达1000—1500毫米,称雨季。11月到第二年5月,东北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降水少,天气干燥,是旱季。 展示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景观照片 (提问)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提问)东南亚的两种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分别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填写下表: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复习反馈)【板书设计】 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教学设计示例3【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教学难点】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地形的差异【教学工具】东南亚教学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直接导入)大家知道全世界那个地区华人、华裔最集中吗?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讲授研讨新课】 (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展示)引导学生确定东南亚的范围:在地图中确认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设问)中南半岛的“中南”是什么含义?,为什么有的书上将马来群岛又称为“南洋群岛”? 中南: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南洋群岛: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展示)东南亚十国 引导学生读东南亚政区图,找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 (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老、 缅); 谁是内陆国?(老) 继续引导学生读东南亚政区图,找出位于马来群岛上的国家。 (提问)1.哪个国家既在中南半岛上,又在马来群岛上? 2.哪个国家面积最大?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 (引申讲解)东南亚现在应为11国,新建立的国家是岛国:东帝汶 (学生活动)在相应的填充图上填写东南亚十国的名称、首都。巩固所学知识 (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展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根据地图大家比较一下东南亚所处的纬度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南纬10°和北纬25°,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印尼)?这说明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热带) (读图)东南亚政区图 从东南亚的海陆位置看,其位于哪两个大陆和那两个大洋之间? (北:欧亚大陆 南:澳大利亚 东:太平洋 西:印度洋) (讲解)东南亚位于南北两个大陆、东西两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扩展资料: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众多) (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展示)“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简要介绍马六甲海峡在海运中的重要位置。 (提问)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简要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东南亚的河流众多,请同学们在图中依次找出:红河 湄公河 湄南河 萨尔温江 伊洛瓦底江 提问: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 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表示什么地形?(山脉、高原) 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南北纵列,山河相间) (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展示)“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几三角洲图”,指图讲解: 这些河流上游流经山区的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是横剖面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土质肥沃的三角洲。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自然条件限制人类生活。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 (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展示)湄公河风景 (承转)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下游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那么,马来群岛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呢? (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讨论马来群岛的基本地形特征。 (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展示)展示东南亚地形图,简要介绍菲律宾的马荣火山,继续分析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提问) 为什么印度尼西亚有被称为“火山国”呢? (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展示)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提问)火山对当地人民有什么影响? 虽然火山爆发会给附近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爪蛙岛的地少人多,人口稠密的情况。(引导学生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 (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复习反馈)【板书设计】第九章 东南亚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马六甲海峡” 三、 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多火山 探究活动 分组讨论: 为什么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几乎每天午后2—3点降对流雨? 目的: 1.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综合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2.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迁移。 解析: 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去位于赤道两侧,海洋广阔,水汽充足,受热丰富,对流旺盛。尤其以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刻(午后两点左右),对流最旺盛。同理,我国的对流雨多见于夏季的午后,也就不难理解。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4欧洲西部(1)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3、 教育目标通过咸海以及亚欧人口问题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重点、难点亚洲、欧洲的主要河流和湖泊。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媒体:教学挂图、板图、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请说说你了解西亚。(学生回忆,并回答。)二、导入新课在我们的地球上有这样一个地区,它的面积比我国的陆地面积稍大,却分布着30多个国家,其中有不少国家的面积十分狭小,被人们称为“袖珍国”、这个地区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地区,也是目前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还曾经是历史上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这个地区的旅游资源闻名遐尔,吸引了无数的各国游客。这就是欧洲(通过简单介绍引起学生兴趣。)板书课题:第四节 欧洲西部三、讲授新课1. 地理位置展示挂图欧洲西部说明:纬度位置——大部分在35N~70N之间海陆位置——位于欧洲的西部, 北邻北冰洋、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二. 轮廓、范围展示挂图欧洲西部说明:像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大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非常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地区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岛屿: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内海(海湾):北海、波罗的海、挪威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三. 主要国家、首都展示挂图欧洲西部提问:请说出各国的首都英国——伦敦 法国——巴黎 德国——柏林 意大利——罗马 荷兰——阿姆斯特丹挪威、 瑞典、芬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士、希腊、梵蒂冈、摩纳哥、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马耳他、安道尔四.指导学生按照以前所学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气候特征。四、地形特征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四个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料了解欧洲各国 。南北两侧是山脉,中部是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五. 主要河流 分析莱茵河、多瑙河 解答书上活动探讨六. 气候特征深受大西洋湿润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总结:利用地图简单总结。作业:利用填充图册15页,目标检测上的题目作为练习教学后记: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欧洲。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1)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称。2. 能力目标:在南极洲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 教育目标:让学生理解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南极洲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学难点:南极洲气候的成因。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1、 复习提问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欧洲西部。(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二、导入新课: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凶悍的北极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讲述,引导学生回答。学生自由发言。冰天雪地,企鹅成群、冰川深厚,这又是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两个神秘的地区。板书: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三、讲述新课:㈠范围、位置学生读图、读书,回答问题。指图,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答案。教师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1、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学生思考,回答。)(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最高的大洋)(2)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注意方位)北美洲、亚洲、欧洲。(3)北冰洋跨多少个经度?(跨360度,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4)我们要讲的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不准确。应该是北极圈以内的地区,面积要大于北冰洋。 2.南极地区:南极大陆及附近岛屿和陆缘冰。(1)南极洲的纬度位置特点(2)环绕三大洋(方位、顺时针由东往西各是哪几个大洋?)(3)与哪几个大洲隔海相望?答案:(1)(纬度最高的大洲)(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3)南美洲、大洋洲教材60页《南极洲》和61页《海上浮冰》、《南极冰盖》。提出问题:想一想,为什么浮冰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浮冰陆在海面上的部分体积小,不易被发现,但在水下部分的体积巨大,所以船只很容易被巨大的浮冰撞毁而沉没。㈡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教材60页,阅读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学生一条一条的阅读,讨论、总结。1、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2、 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3、 两极地区的气候形成原因。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回家通过课外阅读,查找关于南北极地区的有关知识。教学后记:南北极地区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地区,神秘、遥远、危险,冰天雪地,学生已经通过许多课外的阅读有了很多的了解,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就可以讲出很多的内容。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3西亚(1)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认识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海峡。能在西亚的填充图上准确的填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能力目标了解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以及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城市——麦加、耶路撒冷。教育目标了解西亚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是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 能够正确填图教学难点:1.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 提高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班班通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二、导入新课由新闻直接指出硝烟弥漫的战场——伊拉克。找学生指出伊拉克所在的位置,由此引出伊拉克的所属区域——西亚地区。联系实际、从新闻出发吸引学生兴趣。板书:第三节 西亚三、讲授新课通过读图确认伊拉克的位置,了解西亚的范围 读图找出亚洲欧洲、非洲,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大西洋、印度洋㈠五海三洲之地通过读图掌握西亚的地理(海陆)位置:1. 间接的沟通着大西洋与印度洋2. 位于亚洲的西南,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带3. 位于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之间所以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㈡交通要道(古代、现代)找学生介绍历史上所学的古代丝绸之路的知识。从古代起,西亚地区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简单介绍现代铁路、公路、航空运输途经西亚的情况。强调其重要性㈢主要国家、首都指导学生读世界地图以及图2-17西亚的国家图。在图2-17中找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伊拉克—巴格达、阿富汗—喀布尔、土耳其—安卡拉、科威特—科威特、伊朗—德黑兰、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叙利亚—大马士革、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 等国利用填充图册12页的题目进行练习。填注两洋、三洲、五海、大洲分界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埃及、土耳其、科威特等名称的位置。㈣阿拉伯国家、宗教启发学生根据所看新闻报道回忆西亚地区居民的外貌、穿着打扮,西亚居民多数为阿拉伯民族,主要为白色人种,日常生活中以白色头巾、白色长袍包裹全身,男子蓄须,女子以面纱遮脸。语言以阿拉伯语居多。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麦加是伊斯兰教第一圣城。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将耶路撒冷做为圣城。简单介绍巴勒斯坦地区以及巴以之间的矛盾冲突。试着分析引发矛盾、战争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良好习惯。四、小结与作业:目标检测上的题目教学后记:时值美伊战争周年,伊拉克及世界各地报复事件不断,社会反响较大,绝大多数学生对此较为关注,这正是培养学生地理兴趣,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地理的好时机。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2南亚(1)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目标㈠知识目标:1.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2.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3. 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㈢教育目标: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教学难点: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多媒体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教学过程:1、 复习提问:提出问题: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西亚。(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教师提示从位置、地形、资源、宗教四方面谈)2、 导入新课:以历史故事传说引入新课内容。中国古代发明了指南针后,非常注重对外的交往,有丝绸之路、有郑和下西洋、有鉴真东渡、也有我们从小就听遍了的唐僧取经——也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行。而玄奘和尚的目的地就是天竺也就是古代印度。找了解这些历史故事的学生为全体学生简单介绍,提高兴趣。板书课题:第二节 南亚3、 教授新课:㈠南亚次大陆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南亚次大陆名称的由来 让学生通过读图找出印度(南亚)地理位置:(通过板图及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1. 位于亚洲的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被印度洋包围。2. 北回归线穿过中部。指出南亚的范围:包括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马尔代夫群岛。3. 印度次大陆。强调次大陆的概念不同于大陆或岛屿,而是“相对独立”4. 主要国家、城市:印度——新德里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孟加拉国——达卡 尼泊尔——加德满都锡金——甘托克 不丹——廷布斯里兰卡——科伦坡 马尔代夫——马累㈡地形特征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四个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还可以与北美洲联系(顺时针旋转90度)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利用书上练习,讲授解题思路与技巧。1. 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2. 中部是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3. 南部是德干高原补充黑板简图 完成书上练习进行读图、析图训练。(边看边画,加深印象。锻炼学生读图的能力。)㈢河流在地图中找出南亚两条主要的河流——印度河、恒河在黑板简图中绘出大体位置、形状指导学生读图分析,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并对照南亚地形图分析河流的流向、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流经国家。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5、 作业:配套练习6、 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练习读图能力,通过地图掌握你所需要的地理知识。本节课可以多加入一点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图获得地理知识。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东南亚1.doc 北极和南极地区1.doc 南亚1.doc 欧洲西部1.doc 西亚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