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学案(1)(旧人教版选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学案(1)(旧人教版选修1)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学习目标
了解城市用地形成的三种功能区的主要特点、形状与区位要求。
重点、难点:现代城市中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区位特点
学习过程
一 、功能区概述
1、功能区类型 —— 区、 区和 区基本组成
2、功能区的边界 — 各功能区之间无明显界线,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如住宅区里常常混有商店、工厂等,但商店、工厂用地面积所占比率比较低
二、住宅区
(一)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面积往往占城市空间的40%到60%。
(二)城市住宅区的形成和分化历史过程
1、形成过程
时间 特点 形成原因
工业革命以前 工业、交通业不发达,雇佣工人少,人们的活动范围小。
工业革命以后 形成住宅区
2、住宅区的进一步分化
(参阅教材30页图2.8)
建筑质量上 位置上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 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低级住宅区 面积狭小,拥挤密集,配套设施差
3、在一些特大城市,出现了卫星城
为了疏散过密的人口和工业,在距母城比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兴建卫星城。使部分职工工作地点(在母城)和居住地点(在卫星城)发生分离。如北京的昌平和上海的闵行等(距母城10~20千米)
三商业区

中心商务区及其特征 ②


四、工业区
(1) 大部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具有很强的集聚性
(工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从而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二)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特点
1、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①城市发展初期的老工业区:是以 、 、 、交通网等优越条件吸引工业,自然团聚而成。
②为了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企业纷纷被迫向市区边缘外移,甚至在市区外围形成一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课后练习一、选择题
1、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住宅用地 D.行政和文化用地
2、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要求是 ( )
①位于市中心或街道两侧 ②不断向市区边缘移动 ③不断向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移动 ④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①④
3、有关城市功能区的错误叙述是 ( )
A.每一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B.城市中同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功能区
C.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功能区
D.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
二、读教材32页“常州工业分布状况”示意图,回答:
1、常州市工业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在市区外围形成一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常州市工业的区位另一个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二、1、因为随着常州市工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大多数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企业纷纷被迫向市区边缘外移,在市区外围形成一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2、常州市工业区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这是因为工业生产工艺中,产生大量运输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