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4 旅游景观的欣赏(二) 知、能形成:一、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例 1.我国自然和人文和谐的风景美学思想体现在( )①人文景观的建设与自然景观协调,并突出自然美②通过文学艺术形式渲染自然景观,使两者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③古代园林建设“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准则④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北方的皇家园林建筑规模宏大,以红黄为主色调,对其解释不能成立的是 ( )A.显示出皇权的尊荣富贵B.与北方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相映衬C.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和主宰,以及皇权的高高在上D.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3.关于民族及其风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傣族——火把节②苗族——芦笙节③彝族——泼水节④蒙古族——那达慕大会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附:大观楼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神骏,西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烟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变断碣残碑,都付与苍山落照。只赢得,几忤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爽!(清·孙髯翁)二、以情观景例 1.对以情观景的正确理解是:①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与人的情感无关 ②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感悟自然美 ③以情观景不能正确地审视自然美 ④以情观景,会使自然美在不同的旅游者中产生不同或相同的感受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2.以下诗句做到了“自然人化”、“人化自然”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三、景观观赏的其他要求课时练习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 下列最能体现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是 ( )A. 小浪底水利工程 B.黄埔港C. 五台山寺庙建筑 D.京九铁路2. 观赏园林要 ,才能满足感官及心理的需要A.把握一定时机 B.保持一定节奏C.保持一定情绪 D.掌握一定知识3.有关我国园林的叙述,正确的A.再现自然是造园的准则,南北园林风格各异 B.以无限的空间造有限的风景,可使园林层次丰富C.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是配景的烘云托月作用 D.北方的皇家园林以红绿为主色调4.北方风景区中的寺庙多建在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之中,这是要给游人一种A.挺拔高耸的感觉 B.深山藏古寺的意境C.有打破景观单调的感觉D.小巧素淡,闲适宁静的意境5.风景区建松涛亭是为了满足游人能感受大自然的 A.形态美 B.动态美C.声音美 D.色彩美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A.A图 B.B图 C.C图 D.D图2.“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了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A.把握观赏时机 B.抓住景观特点C.以情观景 D.选择观赏位置3.清画家恽田云“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主要反映旅游景观欣赏的要求是A.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 B.抓住景观特点C.把握观赏时机 D.移情于景,情景交融1.了解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提高对旅游资源的审美情趣及欣赏能力。2. 运用典型事例,说明在旅游景观的欣赏过程中怎样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以及景观观赏的其他要求。培养学生科学地审美价值观,激发热爱祖国的深挚情感。学习目标读杜甫的名篇《望岳》,体会作者如何欣赏泰山美景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者对泰山美景的欣赏,首先抓住了其自然美的本质特性——雄伟壮丽;然后又选择了不同的观赏角度,作者只有站在高处俯视,才有“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之感;更重要的是作者经过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质求真,追求精神上的升华,才写出了千古名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理性的角度去欣赏旅游景观。情境导入★.阅读教材P76第一部分,完成填空。读一读···做一做知 识 落 实类 型 表 现 举 例自然风景区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人文景观布局设计因势、得体,与自然协调,自然景观为主体→自然美 ①自然风景区的寺庙多建在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之中,造成深山藏古寺林的意境,这与佛教宣扬的超脱于红尘之外的思想一致;②塔常建在湖光山色的丘陵地区的小山冈的脊线上或山麓湖边,用挺立的形象突破地貌平缓的曲线,使塔成为重要的构景。文学艺术形式对自然景观→渲染美 昆明大观楼长联(“古今第一长联”)与四季花木、浩渺滇池、精美亭阁巧妙结合。非自然风景区——古代园林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 “虽有人作,宛自天开”,正确处理自然与人为的关系,自然和人文融为一体→和谐美 岭南园林建筑既不似北方园林凝重,又不似江南园林秀巧,而是简洁、轻盈,建筑材料为青灰色砖瓦,结合南国情调的植物配置,并形成畅朗、玲珑、典雅的独特风格风土民情是人文与自然的统一 一方山水一方情,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特色美 ①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与傣族风情;②内蒙古草原风光与蒙古族风情★.阅读教材P77第二部分,完成填空。读一读···做一做以情观景(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综合感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地貌酷似某种造型移情于景, →心随景移,陶醉于自然登山涉水,求质求真→步 骤 原 因 举 例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观赏旅游景观,不仅要通过视觉欣赏,还应通过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综合感受 “鸟语花香”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综合感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多角度进行综合感受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如山的雄、奇、险、秀、幽等,都是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想象才能感知 黄山的“石猴观海”、巫山“神女峰”等地貌的酷似造型,在与想象中的事物或情景融合时,方能体会其巧妙身在自然,志在自然。欣赏景观时,心随景化,情景交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畅旷景观与思接千载的情感相融而产生的审美境界只有身体力行,才能悦形、怡情,同时,还应追求净化心灵、天人和谐,达到精神上升华 “自古华山一条路”,只有手扶铁链,历经无数险道,方能体会出华山之险知 识 落 实★阅读教材P78第三部分,完成填空。读一读···做一做1.观赏前,查看有关 ,全面了解景观,包括主要景点及其 、旅游路线、景观成因以及 。2.观赏中,掌握建筑、园林以及一些风景区的结构布局,都有一定的 ,一般分为 、发展、 、结束等景区,将观赏和 结合起来。其他要求D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