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法治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法治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菁才中学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 社会·思品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小明喜欢周游世界,他在旅游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看到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那么,他到达的国家是 (  )
A.埃及 B.法国  C.意大利  D.英国
2.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她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在甲骨文中记载有割鼻、斩首、活埋等情况,这表明在我国商朝已经有了 ( )
A.生产工具 B.军队 C.社会分化 D.刑法
4.“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我国历史上这种“家天下”的局面始于: ( )
A.夏启 B.尧 C.夏禹 D.商汤
5.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渊源于 ( )
A.夏历    B.太阳历   C.太阴历   D.伊斯兰教历
6.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事,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7.中国从何时开始,对重大事件有文献记录 (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
8.下列关于司母戊鼎的正确说法有 ( )
①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②是中国灿烂的青铜文化的代表
③它显示了中国统治者的亲民理念 ④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唱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表明西周实行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
10.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C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11.向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建议的人是 (  )
A.吴起  B.管仲  C. 商鞅 D.李悝
12. “立木赏金”的故事在今天的意义主要在于 ( )
A.赏罚分明 B.敢于负责 C.取信于民 D.执政为民
13.不同地区文明的交往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下列属于通过征战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 )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古代埃及帝国 ④古代希腊王国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14.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说明了阿基米德在物理学方面的一大贡献是发现 (  )
A.杠杆定律 B.浮力定律 C.万有引力定律  D.运动三大定律
15.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统治时期的雅典是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那时在雅典可以享受民主权利的有 ( )
A.外邦人 B.贵族 C.妇女 D.成年男性公民
16.犹太人为了反抗暴政而建立起来的宗教是 (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17.成为近代欧洲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是 ( )
A.汉谟拉比法典 B.陶片放逐法 C.罗马法    D.十二铜表法
18.“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 A.君主立宪制度??B.共和制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D.联邦制
19.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是 ( ) A.国王????B.教会????C.大封建主??D.贵族
20.德意志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话对 最具有吸引力。 ( ) A.商人? ???B.封建主 ???C.教会 ????D.农奴
二、材料题(共5大题 60分)
21.观察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回答下列题目。(12分)
(1)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区域,分别填写它们所处流域及文明古国的名称(4分)
A: 流域, (国家) B: 流域, (国家)
C: 流域, (国家) D: 流域, (国家)
结合教材,你认为这些的产生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特点?(6分)
(3)当许多曾经的辉煌离我们远去,四大文明中的哪一大文明却始终随人类的脚步一直延续至今?(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如图,从造物神“梵天”的嘴演化出A,从手生出B,从腿生出C,从脚生出D。
(1)根据材料一填写下表:(4分)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A
婆罗门
祭司、贵族

B
刹帝利
_ ②、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的军事和行政大权
C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D

主要是被征服者、贫困破产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从事最低贱的职业
材料二 1901年,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苏撒古城发掘出一块黑色的大石柱,石柱高2.25米,底部周围1.90米,顶部圆周1.65米,分为浮雕和文字两部分……
(2)材料二考古发掘实物资料,反映两河流域哪一文明成就?它是由古代哪个国家的什么人制定的?(4分)
(3)材料二中的法律文献在历史上有什么重要价值?(2分)
23.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享有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司马迁《史记》
材料四 下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的一座古墓中发掘出来的“牛尊”。从牛尊来看,牛鼻穿有鼻环。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该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哪家思想?(4分)
(2)概括材料一中的变法的具体措施。(4分)
(3)结合材料一、二,说说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有哪些。(2分)
(4)结合材料三,谈谈该变法的历史作用。(2分)
(5)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哪一项生产技术的改进?这项技术的改进有何作用?伴随着该技术的进步,社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一次,孔子从外面回来,正逢家里的马棚失火,他没有问马的情况,而赶忙问道:“烧伤仆人了没有?”
材料二:2004年4年,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的礼物是孔子像。
材料三: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中国特有的“绘画长卷”为线索,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的四大发明不露声色地出现在演出现场;三个不同字体的“和”字依次呈现,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
(1)材料一中孔子的做法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2分)
(2)在中华文明悠久历史长河中,不乏有如孔子和为贵的思想家,请列举两位,并说说他们的相关主张。(4分)
(3)复旦校方为什么选择孔子像作为赠送给切尼的礼物?(2分)
(4)你认为儒家思想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古代希腊地图
材料二 古希腊的一位政治家发表演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三 男婴出生时,残弱的即被丢弃,健壮的7岁就开始军事训练,女孩也要练习跑步、投矛等。
请回答:(1)古代希腊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由上图可知西方文明的发源和兴盛是以什么为依托的?(2分)
(2)材料二、三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分别在古代希腊的哪个城邦国家?(4分)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位政治家的演说的?(4分)
菁才中学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 社会·思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D
C
B
D
B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C
A
D
B
C
C
B
D
二.材料题(60分)
21.(1)A:尼罗河 古代埃及 B:两河 古巴比伦C:印度河与恒河 古代印度D:黄河与长江 古代中国(4分)
(2)都产生于大河流域,体现了农业文明。(2分)
因为这些地方都是处于大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地肥沃,阳光充沛,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并且气温适中,有利于早期人类的生活.(4分)(从气候、地形、资源角度分析答出二方面即可)
(3)中华文明(2分)
22.(1)① 掌握神权 ② __国王_ ③ 吠舍 ④首陀罗(4分)
(2) 《汉谟拉比法典》(2分);古巴比伦王国 国王汉谟拉比。(2分)
(3) 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分)。
23.(1)商鞅变法;法家。(4分)
(2)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4分)
(3)秦孝公的支持;商鞅公平无私,赏罚分明。(2分)
(4)与其他各国的改革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2分)
(5)牛耕技术;(2分)提高了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2分)出现了新兴地主和个体农民。(2分)
24.(1)“仁”的思想。(2分)
(2)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
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墨子:反对战争,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4分)
(3)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2分)(从儒家文化影响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4)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言之有理均可)
25.(1)海洋。(2分)
(2)材料二:雅典;材料三:斯巴达。(4分)
(3)这种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上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都没有政治权利,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有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