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初四地理第一周第二周导学案 主备人:孙宁第一章地球地图 复习目标:考点说明一、地球和地球仪1、识记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2、运用地球仪说明纬线和经线的含义、纬度和经度划分。3、运用经纬网确定、描述地理位置。4、了解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并能根据经、纬度判定某地的半球位置。二、地球的运动5、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6、理解并解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7、运用地图,理解并解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8、联系生活实际,说明哪些现象与地球自转、公转密切相关。三、地图9、了解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10、了解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式,学会辨别地图上的方向。11、认识常用图例,能根据图例和注记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12、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读各种地形。13、了解地图的常见类型,能正确选用地图获得有用信息。重点、难点:考点梳理,插缺补漏1、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学法指导:运用数据、资料,结合读图,教材分析总结。课型:复习 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 自主学习.以课本为主,找寻基础知识点并记忆二、归纳一、地球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举出几个生活中的实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平均半径______、赤道周长_______和表面积_________(描述地球的大小。)2.地球仪知道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含义;赤道以北的纬度叫__纬,用“__”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__纬,用“___”表示。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__、__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__半球,赤道以南是__半球。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__经,用“___”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__经,用“___”表示。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__°。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W、___E组成的经线圈。会读经纬网半球图(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等);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能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经度 纬度 东或西半球 北或南半球 低、中、高纬度 在五带中的ABCDE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_______和_____,_______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_____和_____,_____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在右图写出五个温度带的名称和范围及界线名称及度数。二、地图1.地图上的比例尺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1:1000000为____式,用线段式表示_____,文字式___________,会应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比例尺=_______知道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___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___比例尺。大比例尺,表示范围__,表示内容__。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发___,表示内容_____。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A、1:1000 B、1/4000000 C、0 30 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2.地图上的方向 知道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会在地图上运用指向标和经纬线判别方向,即应用地图确定方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小清河有甲、乙两条支流,分析判断这两条支流中___ 河绘制有误,__河绘制正确,理由是______ (2)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是_____。(3)图中李庄位于宋庄的____方向。小清河的流向是自___向____。3.图例和注记初步学会识别常用图例和注记,并能正确填注图例和注记。4.在地图上表示地形的方法 知道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 (1)计算地面高度的方法有两种:______。 (2)甲处1 500米高是指它的_____ (3)图上乙处500米是指它们的_______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五种主要地形类型;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地形和地势特征;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画出地形剖面图;初步学会运用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起伏和陆高、海深;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高度地面起伏程度5.等高线密集——坡度_____,等高线稀疏——坡度_____________6.山脊:等高线向_______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______处凹出, 鞍部:两个______之间的较低部分, 陡崖:等高线_________的地方7.(1)B点和C点的高度是否一样?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B点爬到山顶A点省力,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点省力?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合作交流 展示探究交流上题四、知识总结 创新拓展:说说本节课收获五、课堂训练 当堂检测1.某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以北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以南为温带地区,这点的地理以经纬度是( )A.(180 °,23°26 ′N)B.(160°E,23°26 ′S)C.(20°W,23°26 ′S) D.(0°,23°26 ′N)2.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澳大利亚 B.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3.关于赤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B.赤道是终年昼夜平分C.每年太阳两次直射赤道 D.赤道处地球自转角速度最快4.有关纬线和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地方,纬度差°的经线长都相等 B.经度差1°的纬线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C.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多 D.任何纬线圈都长于任何经线圈5.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在地图上的距离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 )A.甲图表示的实际地域范围比乙图广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D.甲图所表示的地理事物乙图更详细6.在一幅地图上,北纬60°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图比例尺为1:100000B.该地图上与甲乙两地相同的图上距离在赤道上的两点,地方时也相差4小时C.该地图比例尺比1:20000000地图的比例尺小D.在1:50000000的地图上表示与该图相同的实际范围,图幅面积要增大3倍7.综合题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区为:A___,B____,C___,D____,E____,F___(2)图中a、b两条支流,水流较湍急的是______,它们的主要补给类型应为____,河流径流的变化特点为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3)为减少该地区河流的含沙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从地形考虑本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应以_____为主。(4)该地区计划建一小型水库,从图中条件分析,建在何处较合适?__(用字母表示)。建成后,水库最高水位估计200M,请用斜线将水库区域勾出,同时指出,水库的建设中会带来_______负面影响。(5)图中居民点的分布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学后记:导学案总第69页(1)标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2)在相应的位置标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和日期。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