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8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海陆的变迁8

资源简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1、 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3、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重点和难点:
重点:1、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2、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云东的关系
难点:1、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教学准备:图片、挂图、文字材料
课时安排:2.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师:为什么地震、火山多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一带?板书:2、六大板块师:出示六大板块图生:它们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师:哪些板块交界处?生: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生: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非洲板块师:为什么在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做个小实验,四人一组,一只塑料瓶上漂浮2~3块泡沫版,挤压底部,发现什么现象?受到什么启示?生:四人一组,做实验,讨论生:1、板块内部结实,板块交界处不结实、不稳定 2、火山、地震集中于板块交界处。师:火山、地震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生:1、山崩地裂 2、房屋倒塌 3、桥梁断裂 4、形成湖泊、温泉、旅游,疗养师:人们可以遨游太空,却不能入地三尺,那么,如何预报地震、火山?生:1、民间总结震前预兆知识 2、仪器测量(张衡 - 地动仪) 3、现代仪器的使用师:随着科技的发展,将会有更先进的仪器为人类造福板书:3、两大山系:阿尔卑斯 - 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师:出示有关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科迪勒拉山系的有关图片、文字材料提问: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如此年轻雄伟,科迪勒拉山系如此狭长,它们是怎么形成的?演示: 用两手挤压两本厚书,会发生什么现象?再挤压一本书,会发生什么现象? (1、两书交界处隆起 2、两书交界处凹陷 3、一本书也会发生隆起和凹陷)提问: 如果板块受挤压会怎样? (形成山地、洼地、海沟或其他)演示: 出示六大板块示意图,小组讨论:根据图中箭头表示,试着用板块运动分析阿尔卑斯山 - 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红海的形成原因。学生分组讨论阿尔卑斯山 - 喜马拉雅山系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相互挤压形成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红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反运动形成的。演示:喜马拉雅山和红海的形成过程图讲解:正是由于地壳板块的张裂运动和碰撞挤压运动,才使地球表面形成千奇百怪的不同形态提问:千奇百怪的形态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有什么证据?(不是。喜马拉雅山在不断长高;红海在不断扩大;地中海在不断缩小)为什么?(地壳板块在不停地运动着)讲解:20世纪60年代,地理科学家研究表面,地球表面并不是由一整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而且,板块是运动的,由板块运动引发了大陆漂移,形成今天这样的地表形态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