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教案设计:枝江市江口中学 胡维涛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的模型,学会用乒乓球、铁丝、橡皮泥、胶布、彩笔制作简易的地球仪。使学生知道地球仪上的两极、地轴、赤道、经线和纬线。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教材简析: 地球仪是地球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模型。教材通过自制简易地球仪,使学生学习掌握地球仪主要要素: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经、纬线的特征。教材不强调学生掌握地球仪相关概念,仅强调学生知道与了解相关知识。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用地球仪〔大一个,小十个〕 学具:人均乒乓球一个,小刀一把,铁丝50厘米,橡皮泥、胶布、彩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地球表面积。 〔导语设计〕: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共同生活在它的表面。今天我们用灵巧的双手,做好地球的模型,让我们共同了解脚下的地球。〔板书课题:地球仪〕二、新授。1、课堂活动:〔1〕材料: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彩笔等。〔2〕在乒乓球上绘制〔两极与赤道〕:沿乒乓球两半接口处用红彩笔 绘一个大圆圈,上书“赤道”;到赤道等距的点凿两个小孔,一小孔注明“N”,即北极,另一小孔注明“S”,即南极。 纬线:作赤道的平行线,即得到长度小于赤道的圆圈。 经线:作连接南、北两极最近的线,得到长度相等的半圆。〔3〕把铁丝弯成下图的形状,代表地轴的铁丝直线与地面成66.5°的夹角,所弯半圆比乒乓球稍大一点。代表地轴的铁丝穿过乒乓球两极,并固定底座。2、认识地球仪:〔引导学生结合自制地球仪分析观察〕 地轴:地球仪自转轴线。 两极:地轴与地球仪表面的两个交点,即北极和南极。〔英语单词“North”和“South”的头两个大写字母“N”、“S”表示。 赤道:与地轴垂直的最大的圆圈。 经线:连接两极之间最短的半圆。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强调:地轴、赤道等地球上没有,是人们在地球仪上设定的〕。三、课堂评价与教学归纳。1、将自制地球仪进行简单评比,选出3-5个优秀作品在全班展出。2、归纳经、纬线特征:经线: 〔1〕无数条。 〔2〕半圆。 〔3〕长度相等。 〔4〕指示南北方向。纬线: 〔1〕无数条。 〔2〕圆圈。 〔3〕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两极为点。 〔4〕指示东西方向。四、教学小结。1、地球仪,我们手中的作品。2、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是我们画出来的。五、训练与教学反馈。1、在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2、经线是连接 的半圆,所有经线的长度都大致 。六、教学板书设计: 课题 两极 地轴 赤道 经线 乒乓球 地球仪 纬线七、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