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 陆地和海洋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 陆地和海洋教案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章 陆地和海洋 学案设计初稿
75中 徐淑霞 陈春丽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的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课标解读:
1、 在地图上比较全球海陆分布的比例,记住海陆面积所占的比例。
2、 运用地图说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
3、 在地图上能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等。
4、 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用图说出其位置、大小等基本情况。
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2)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3) 四大洋的名称和面积比较。
难点:名词、地名较多,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2、 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地球?水球?
图2—1
1、 根据以上的半球图,比较各半球海陆面积的大小:
(1)南北半球对比,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而 半球的海洋面积比较广阔。
(2)东西半球对比,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而 半球的海洋面积比较广阔。
(3)任意半球中,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填“>”或“<” )
(4)但是北极周围却是 ,而南极周围却是 (陆地、海洋)。
2、从地球仪上也能看出,世界海陆分布 (均匀、很不均匀)。地球的海陆分布状况可以根据人们的计算,概括为 分海洋( ﹪), 分陆地( ﹪)。
图2—2
学习主题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一)读图认识大陆、半岛、岛屿、海、海峡、洋等地理事物。
1.读图2—3,图中字母代表不同的地理事物,将它们对号入座,用线连接。
图2—3
2.区分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大陆 面积 的陆地, 面环海 世界最小的大陆是 。
岛屿 面积 的陆地, 面环海 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面环海 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
大洲 和它周围的 合起来 最大的洲是 。
3. 区分洋、海、海峡:
洋 海洋的 (中心、边缘)部分,离大陆较 (远、近) 例:
海 海洋的 (中心、边缘)部分,离大陆较 (远、近) 例:
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例:
(二)读图和填图,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和特点。
图2—4
1. 在图2—4中填写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填名称)。
2.分界线:
(1)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界线是 山、 河、 山、
海峡;
(2)亚洲与非洲之间的界线是 运河; (在图上用色笔把该运河标注出来)
(3)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界线是 运河。(在图上用色笔把该运河标注出来)
(4)亚洲与北美洲主要以 海峡为界。
3.在图上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观察并回答问题
(1)赤道穿过的有哪些大洲?
(2)本初子午线穿过哪些大洲?
(3)哪些大洲没有热带?
(4)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5)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
(6)西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
(7)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有哪几个?
(1)赤道穿过的有哪些大洋?
(2)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3)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洋?
(4)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有哪几个?
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3、 优化训练
1、世界的陆地主要集中在 ( )
A.北半球和东半球 B.北半球和西半球 C.南半球和东半球 D.南半球和西半球
2、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那么,全球有 ( )
A.七个大陆、七个大洲 B.六个大陆、七个大洲
C.六个大陆、六个大洲 D.五个大陆、七个大洲
3、被三个大洲包围的大洋和被三个大洋包围的大洲分别是 ( )
A.印度洋、非洲 B.北冰洋、南极洲 C.太平洋、亚洲 D.大西洋、北美洲
4、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的大洲是 ( )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5、赤道和北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6、南极洲的四周围绕着大洋,在南极上空看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7、位于五大洲之间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大西洋 B.太平洋、北冰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
8、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
A.亚洲和太平洋 B.亚洲和北冰洋 C.南极洲和太平洋 D.南极洲和北冰洋
9、有北回归线穿过的一组大洲是 ( )
A.亚洲、非洲和北美洲 B.亚洲、欧洲和南美洲
C.亚洲、欧洲和南美洲 D.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10、下列各组地名中,均为大洲分界线的是 ( )
A.苏伊士运河、京杭运河 B.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D.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11、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2—5
⑴字母代表的大洲是:
A B C D E F
G H 。
⑵数字代表的大洋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⑶在图上填注洲界线运河的名称(位置要准确)。
12、用图2—5中字母代号填写有关内容:
⑴四大洋中岛屿最多的大洋是 ,形状呈“S”形的大洋是 。
⑵形状略呈三角形的大洋是 ,广泛为海冰所覆盖的大洋是 。
⑶苏伊士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和 。
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和 。
13、读下面部分大洲轮廓图,回答问题:(填代号)
⑴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的是
⑵赤道穿过北部的是
⑶赤道穿过中部的是
⑷北回归线穿过南部的是
⑸有赤道和回归线同时穿过的是
⑹赤道、回归线、极圈都穿过的是
⑺跨寒、温、热带的是
⑻跨经度最广的是
⑼跨纬度最广的是
4、 探索与发现:
1、用概率的数学方法探索世界海陆分布:
先把地球仪上的“地球”拆下,然后随意地把“地球”抛向上空,让地球仪转动,当用手接住“地球”后,注意观察你右手大拇指的位置――是按在了陆地上还是按在了海洋上,另一位同学统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次数,并计算出海洋、陆地各占的比例。
2、各大洲的名称及相关英文名称,把七大洲的英文名称填入世界地图中。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州 南极洲
英文 Asia Africa Europe North America South America Oceania Antarctica
3、各大洋的名称及相关英文名称,把四大洋的英文名称填入世界地图中。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英文 Pacific Ocean Atlantic Ocean Indian Ocean Arctic Ocean
4、“一笔画”世界:课本P31第4题。
填绘时需注意的事项:(1)赤道及其他几条纬线在图中穿大洲的大致位置;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对位置
?通过观察发现:(1)大洲一南一北对称分布
(2)大陆的形状多是 形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课标解读:
1、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变化。
2、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地图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和范围。
3、 在图上记住世界著名山脉和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和位置。
4、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成因。
重点:(1)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2)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沧海桑田
(一)读以上资料,思考回答:
1.“沧海桑田”原意是指 变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的变动和海平面
的 ,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例如 等,也会引起 的变化。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国家 ,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就是人造陆地。
2.由此可见,“沧海桑田”的变化有自然原因引起的,也有人工改造而形成的。请分别举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①自然原因形成:
②人工改造形成:
(二)时光倒流:请猜想下面地理事物的过去是怎样的,并写出变化过程和原因。
1. 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里过去是 。
过程:由 变 ,原因: 。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一些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过去是 。
过程:由 变 ,原因: 。
3.广州市郊七星岗发现海蚀地貌,说明这里过去是 。
过程:由 变 ,原因: 。
4.日本面积狭小,为了解决争地矛盾,工业大多分布在沿海,日本也成为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过程:由 变 ,原因: 。
学习主题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 国的科学家 ,他认为地球上各大洲曾经是相互连接的一块 。
2.魏格纳偶然发现了什么,让他有了大陆漂移的猜想?
3.只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明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
4.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来推断,大西洋将 ,太平洋将 。
学习主题三:板块的运动
1.读课本第37页图2.19“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回答下题:
⑴读图2—6写出板块的名称。 A、 板块 B、 板块 C、 板块
D、 板块 E、 板块 F、 板块
⑵读图2—6填写下表
所在板块 主要大洲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图2—7
2.根据课本P37图2.19“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中的箭头表示,试着找找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的两种运动形式,并用板块运动分析下列世界著名山脉、裂谷的成因。
⑴第一种是相互碰撞(运动方向相对)的板块边界,常形成 ,例如:
①处的喜马拉雅山脉是 板块和 板块相对运动,相互挤压形成。
②处的阿尔卑斯山脉是 板块和 板块相对运动,相互挤压形成。
③处的科迪勒拉山系是 板块、 板块和 板块相互挤压形成。
⑵第二种是相互张裂(运动方向相离)的板块边界,常形成 ,例如:
④处的红海是 板块和 板块相反运动形成的。
3.展望未来,预测下列地理事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地理事物 地中海 红海 大西洋
发展趋势
原因分析
4.中国、日本和英国哪个国家是多地震的国家?为什么?
知识准备
1、赤道把地球平分为两半球:赤道以北为 半球 ,赤道以南为 半球。
2、20°W以东到160°E为 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 半球。
动动手:
你可以亲手计算一下:地球表面积为 亿平方千米,陆地为1.49亿平方千米,占 ﹪;海洋为3.61亿平方千米,占 ﹪。
动动脑:
人们当初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而不叫做“水球”呢?现在要不要给我们居住的星球改名字呢?
知识准备
1、在地图上找出五条重要纬线: (0°)、 (23.5°N)、
(23.5°S)、 (66.5°N)、和 (66.5°S)。
2、五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是 带,北极圈以内是 带,南极圈以内是 带。
A 海
B 海峡 海洋
C 洋
D
E 大陆
F 岛屿 陆地
G 半岛
G
难点学法指导:
1:记忆七大洲的轮廓、形状
用最简多边形把七大洲的形状表现出来。
2:经纬线法
在图中标明特殊纬线和经线。
3:东西半球法
分别就东西半球看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4:相对位置法
找出各大洲、大洋相邻的大洲和大洋。
大洲
大洋
学习小结:
1、 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 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排列:太大印北,四洋贯通,宝藏无限,人类共有
知识准备
传说东汉仙女麻姑,早年在姑余山修行得道,千百年过去了,长得仍如十八九岁的姑娘。麻姑曾说:“我自从得到天命以来,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为桑田。这次去仙山蓬莱,见海水比以前浅了许多,大概又快要变成陆地了吧!”
后来人们用“沧海桑田”,比喻人世间事物变迁极大,或者变化极快。其原来的意思是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这种沧桑之变是发生在地球上的一种现象。
学习小结:
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知识准备
1910年有人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疑问:位于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的海岸线,为何如此相似?这个人就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候学家阿尔弗莱德·魏格纳,这个念头成为他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契机。
学习小结:
1、科学是需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实践的。
2、两岸轮廓、谷地层以及生物的相似性证明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曾经连接在一起。
3、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可以解释或预测地球上一些地理现象,例如南极大陆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太平洋会越来越小等。
知识准备
1912年德国学者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1961年和1962年,美国的迪茨和赫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在此基础上,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顺等人首创“板块构造学说”,现已成为最流行的地球科学新理论。该学说较好地解释了世界火山、地震等现象发生和分布的成因。




图2—6
学习小结:
1、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和 板块。
2、地球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活动比较 。
3、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和 也都是沿板块交界分布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