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第一课时家的意味(教案+课件22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第一课时家的意味(教案+课件22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家的意味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体会家人对我们的付出,体验家人之间亲情的温暖和爱,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②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2)能力目标 ①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②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3)知识目标①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②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
重点 认识家庭对成长的意义,热爱自己的家庭。
难点 孝亲敬长的意义与做法。
教材分析 《家的意味》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本课分为两个层次:其一通过对家庭功能的分析和对亲情的情感体验,理解“家”的内涵和“家”的意义;其二通过体悟“中国春运”这一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让学生理解在中华家庭文化中,家的深厚意味和丰富内涵。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家规”“家训”的探究,引出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对家庭美德深入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孝亲敬长。
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十几岁的青春期的学生,而就目前社会情况来看,父母和初中生的关系紧张的现象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问题。初中学生的父母常常为孩子不再接受自己的教育而担心,初中生也往往因为父母不能语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而苦恼。亲子关系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初中生和父母的关系即亲密又复杂这种局面,让他们之间能有一个良性的关系,从学生层面来说,让学生感知家是什么,家庭的意义在哪里,自己对于家的责任是什么,加强对家的理解,深化对“孝”的文化认同感,在意识上有一定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便于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会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使自己家健康成长,并且提高自身的家庭责任感和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是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必修课。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音乐 (2)学生准备:搜集家风家训的资料和书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回家过年》,。提问:同学们,刚才的视频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过渡:那么,家到底是什么呢?你想有个什么样的家?我能为家做点什么?这正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内容。 1、呈现学习目标,学生大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根据学生的情况,相机呈现自学提示,并完成自学提示。 欣赏视频,学生回答问题,讲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己展开自学,了解教材内容。 让学生初步感知家的温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自学提示为依托,培养学生自学感悟的学习能力。
探究新知 一、展示交流理解生命的居所 展示图片及文字:家的意味提问:请你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心目中的家是什么?并说出其中道理。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1页“运用你的经验”部分,提问:说说“家”是什么。教师归纳:家,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常把一个单位比作是自己的家,比如:学校是我家,我们居住是小镇是我家,七年级(1)班是我家。歌曲《大中国》把中国比作我们共同的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狭义的家,狭义的家和家庭有关。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庭关系包括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展示知识点: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提问:歌曲《我想有个家》表达了对家的渴望,什么情况下可以组成一个家庭?展示知识点:家庭关系的确立(1)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小两口结了婚。(2)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3)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4)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教师讲解知识点:2.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组织学生开展教材第72页“探究与分享”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阅读感悟”的两则故事。教师归纳:家是一个地理位置,是我们的生活住所、人群集合体……但它又不同于这些,它最大的特点是“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展示知识点: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由于家庭的含义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通过先让学生说出他们对家的感性认知,然后通过教材的探究活动,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家的广泛意味,由此引出家庭的含义。这一环节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己家庭的认识。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功能。 通过两则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家庭的重要作用。
二、合作探究理解中国人的“家” 回忆刚才我们看到的春运视频,提问:你有春运回家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展示知识点: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展示知识点:1.孝亲敬长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 国公民的法律义务。展示社会上不赡养父母的漫画,提问:以上漫画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4页“相关链接”中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展示知识点:2.尽孝在当下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 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展示四位学生关于孝敬父母的看法,组织学生对这些看法进行辨析。 小赵说:“我的妈妈文化水平不高,学习上的事情我从来不跟她说,她根本就不懂。” 小明说:“我的爸爸妈妈没有生病,身体都很好,根本不用我照顾。” 小夏说:“孝敬父母就是不要惹父母生气,什么事情都要听他们的。” 小强说:“孝敬爷爷奶奶那是父母的事,与我们无关。” 教师对于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点评、总结。 组织学生朗读教材第75页“如何孝亲敬长”的方法与技能。 学生积极说说自己对春运的感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谈对春运的想法和看法,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学生分析图片所体现的子女不赡养父母的图片,指出孝亲敬长、成年子女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是道德和法定义务。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与分享,并总结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孝亲敬长。 通过谈春运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家对于中国人的非凡意义。 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中国人心中父慈子孝、孝亲敬长的重要家庭文化。 通过观点评析,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行探究,总结孝亲敬长的做法,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对重点、难点的把握。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1、引导学生利用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总结。2、教师根据的发言对本课进行总结。 归纳、梳理知识点。 通过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







(共22张PPT)
第七课 亲情之爱
家 的 意 味




家是一群人
家是住所
家是地域
家是吃饭的地方
对上七年级的你来说,班级是你的“家”
对官山九年制学校的我们来说,学校是我们的“家”
对生活在官山镇的我们来说,官山镇就是我们的“家”
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我们来说,中国就是我们的“家”
学习目标:

1、我要知道家的涵义和重要性。
2、理解孝亲敬长,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孝亲敬长。
3、增强自己对家的热爱。



自学提示:

1、自学课本第71—75页,用笔画出家的内涵是什么。
2、家的功能有哪些?
3、中国人的家规和家训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作用?
4、我们应该如何孝亲敬长?



一、生命的居所
(一)、家庭的含义: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黄晓明Angelababy两人在2015年10月8号在上海展览中心完婚,结为合法夫妇。
冯小刚、徐帆夫妇与他们收养的女儿
赵薇幸福的一家
家有儿女
爸爸:家里人多了一个,所以你们的零花钱要适当的减少,要学会勤俭节约。


妈妈:你们仨的学费一直涨个没完,我和你们老爸决定取消今年暑假旅游。


小雪:让爸爸再找份工作,多点赚钱!


刘星:还好妈妈已经过了生育的年龄了!不然我的足球都买不起了!


小雨:爸爸妈妈,冰箱里冰淇淋一定不能少,否则你们老了就没人养你们了!
经济功能
教育功能
休闲娱乐功能
生育功能
抚育赡养功能
经济功能
从下面的谈话中,你能找出一些家庭的功能吗?
情感交流功能
(二)、家庭的功能
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归属感
如何理解中国人心中的“家”?
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和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诫子书
  

宁静,节俭,淡泊名利,学习,意志力,效率,陶冶性情,时间管理,居安思危,精简。。。。



2、在你的家庭中,有什么好的家风和传统,小组之间相互说一说吧。
1、我国传统文化中影响较深的“家规”
“家训” 有哪些,小组之间相互说一说。
合作探究:
《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傅雷家书》、《包拯家训》……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弟子规(节选)
百善孝为先,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为什么要孝亲敬长?p74


【相关连接】
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在法律层面上,我国法律对孝亲敬长也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所以,孝亲敬长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1、尊敬
2、倾听
3、感恩
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来孝敬父母?
尽孝在当下。孝敬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练习检测:
1、(单选)“纵然游遍美丽的宫殿享尽富贵荣华,但是无论我在哪里,都怀念我的家。”诗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
A、家庭成员间因血缘关系而没有任何矛盾
B、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C、家中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D、回到家中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B
2、(多选)《诗经》中这样写道“哀哀父母,生我生我劬劳。”意思是说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为家庭作出了贡献,这主要包括( )
A、赋予我们生命
B、哺育我们成长
C、教我们做人
D、传道授业解惑
ABC
3、(多选)“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这表明( )
A、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C、孝亲敬长只是成年子女的义务
D、在中国的家庭文华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ABD
爱的告白
爸爸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你们说:
课外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