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我们多么幸福》教学设计(聆听课)教学目标1. 聆听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2. 随音乐哼唱歌曲,体会歌曲内容及欢快的情绪歌唱。3. 随音乐创编舞蹈动作,使学生乐于参与即兴创作活动,增进群体意识。教材分析《我们多么幸福》是一首歌颂党的儿童歌曲,同时也告诉在新社会的少年儿童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这首歌曲是一首上世纪60年代流行的儿童歌曲之一。教学重点体会三拍的强弱规律,体现旋律的起伏跌宕。教学难点随音乐哼唱歌曲,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律动。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师生问好!一、视图导入1. 看图片,找幸福教师播放图片讲解:你们看,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几张照片,这些都是过去我们的校园,有很多孩子还上不了学,环境也很差。改革开放到了九十年代,我们的校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不是?下面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歌曲中是怎么唱的?(学生回答)2.听歌曲,感幸福二、聆听歌曲1.初听歌曲,了解内容 导语:我们来看看歌词中都唱到了什么?教师出示歌词,带领学生读词。2.再次聆听,感受节拍 导语: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词作家金帆、曲作家郑律成创作的歌曲,抒发了当时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1)词曲作者简介教师介绍:这个是词作者金帆(前排左一),这个是曲作者郑律成(前排左二),二排左一为陈田鹤,其中那位女同志为瞿希贤。(2)再次聆听,感受节拍提问:请同学们再来听听歌曲的节拍?这样的节拍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教师播放歌曲,随音乐拍手掌+点手心)教师引导:你听出歌曲的节拍了吗?对了,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这种节拍具有鲜明的律动性,更增添了内心的幸福感。你有这样的感受吗?(3)律动感受节拍导语:下面让我们用动作来体会歌曲的节拍,你可以用握拳击掌配合点手心的动作来体会节拍的强弱变化,也可以左右晃动身体,配合拍肩的动作,来感受节拍的舞蹈性。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了。3. 聆听歌曲,感受演唱形式。 导语:你们表现的一定非常好,那你知道这首歌曲采用了那种演唱形式吗?是独唱还是合唱呢?(1)了解合唱的形式导语:我想同学们都发现了,这是一首童声合唱的歌曲,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教师播放视频、学生哼唱)三、拓展聆听《小鸟,小鸟》 导语:歌曲好听吗?像这样三拍子的童声合唱歌曲还有很多,有一首也是老师非常喜欢的,歌名叫《小鸟,小鸟》,你可以随着音乐再来感受节拍,也可以做做动作,让我们一起听听吧。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听赏及音乐活动,感受并体验到了三拍子歌曲的特点,了解了童声合唱这种演唱形式,你们还听过是么歌曲是这种演唱形式的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