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学案第二课时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一、复习目标:(一)熟记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二)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和其影响因素,熟记我国这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三)、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二、重点难点:能够识记气候类型在全国的分布图三、中考预测结合今年中考试题分析,本章有可能考到以下几点:1、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配以传统民居的素描图为背景,或结合农业生产,各地自然景观综合考察我国气候类型,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四、知识网络,我来建:1、南北气温的差别:A、冬季气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___________分布夏季气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温度带的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东西干湿的差异:A、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干湿地区的划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季风气候显著:A、受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形成了典型的____________气候-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C、我国的季风气候容易带来的灾害性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典型题目 我剖析读我国的温度带图,回答问题:1、图中字母所示的温度带分别是:A BC D E F ;⑵、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暖温带的是: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⑶、在C温度带中,只能种植青稞、大麦等耐寒的作物,其原因是⑷在图中字母所示温度带中,农作物只能到到一年一熟的是 能够栽培橡胶树的是三、基础测试 我来做1.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C.地形因素 D.季风影响2.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A.漠河镇 B.青藏高原 C.台湾 D.吐鲁番盆地3.北京所处的温度带是[ ]A.中温带 B.寒温带 C.暖温带 D.亚热带4.海南岛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5.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 ]A.寒潮 B.洪涝 C.旱灾 D.台风6.梅雨发生的时间是[ ]A.7~8月 B.5~6月 C.3~4月 D.9~10月四、提 高1.每年6月份,一般发生的现象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梅雨季节B.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C.锋面雨带北移到华北地区D.南方沿海地区开始进入雨季2.东北三省的东部属于[ ]A.半湿润地区 B.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3.下列四组省级行政区中,属于同一类干湿地区的是[ ]A.陕西、山西 B.河北、河南C.江苏、江西 D.广东、广西4.下列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B.南沙群岛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C.漠河是我国冬季、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D.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5.位于我国季风区的盆地是[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五、探 究1.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A.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B.大兴安岭—明山—昆仑山一线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昆仑山—秦岭一线2.我国东部地区的锋面雨带7、8月份到达[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华北、东北C.南方沿海地区 D.内蒙古高原3.下列哪个地区气候湿润,全年皆夏[ ]A.吐鲁番盆地 B.海南岛C.云贵高原 D.南方沿海地区4.广东省通过“果菜专列”往北方运送蔬菜,一年中运输量最大的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5.四川居民爱吃辣椒,主要是因为[ ]A.当地盛产辣椒,形成吃辣椒习惯B.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吃辣椒可以驱寒抗风湿C.四川为湿润地区,有利辣椒生长D.四川多山地,吃辣椒有利健身六、课堂收获,印象深本节课复习了很多重点知识,你掌握了哪些?还有哪些没掌握好?还有哪些新发现?请写出来吧!————————————————————————————————————————————————————————————————————————————————————————————————————————————————————————————————————————————————————————————————————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