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 阅读91页文本及图5.6,理解陆地自然带的涵义,了解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2. 阅读92页文本及图5.7、图5.8,理解陆地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3. 阅读92页文本及图5.9、图5.10,理解陆地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4. 阅读93页文本及图5.11,理解陆地自然带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学习重点:1. 陆地自然带的涵义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学习难点1、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学法指导:1、阅读文本及图片,自主学习。2、观察分析、归纳 3、 分组交流、讨论知识梳理:一、陆地自然带阅读91页文本及图5.6,完成下列填空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 , 和 是全球性的地狱分异。2.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 、 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 。又形成与之相对应的 和 。相应的 、和 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阅读92-93页文本完成下列填空1、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 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 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为基础的。2、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地表景观和 从沿海向 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 、 、 的有规律变化。3、高大的山地,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 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 。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 、 密切相关。问题探究:一、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1-4自然带的名称1 23 42、自然带1-2-4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 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自然带3-1-2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 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学习反思:巩固练习:1、分析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我国北方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材料二 我国北方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森林、草原和荒漠地区。其中丙地区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这个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降水量减少,气候更加干旱;由于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风力侵蚀作用加剧,当风力增大时,沙尘暴会向东影响到我国东部,甚至跨越海洋影响到日本等国;由于降水减少,河流水量也会减少,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大大减少。(1)图中各地区植被类型分别是:甲地 、乙地 、丙地 。这种自然景观有规律变化形成的原因是 ;从全球范围看,在 纬度地区这种变化规律表现得最为明显。(2)由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环境各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个特点称为地理环境的 性。2.读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洋流的名称在① 、② 、③ 、 ④ 。(2)自然带E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成因主要是 (多项选择)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受东北信风影响C.地势平缓 D.西岸有寒流流经(3)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 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带C→D的更替主要由于自然环境中 条件的变化而引起。3、读部分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1).该图反映的自然带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2).图中A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3).图中B区域的植被类型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图12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