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主要知识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A级指标:
1、改革开放的意义和重要性:(1)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促进人民过上幸福生活。(3)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强国之路。(4)深刻改变中国,深刻影响世界。
如何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1)提高就业质量。(2)提高人民收入水平;(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4)打赢脱贫攻坚战。(5)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1)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3)神舟十二号和天宫一号发射成功。(4)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B级指标:
1、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是强国富民。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四个尊重是指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5、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7、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8、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分别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9、经济建设是我国的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A级指标: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3)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4)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怎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国家:(1)确实把科技与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2)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国民素质。(3)增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4)加快形成科技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青少年(1)树立理想,承担责任;(2)努力学习,掌握科技;(3)参加实践,勤动手脑;(4)敢于质疑,勇于探究
我国科技与创新现状:(1)创新能力不强,(2)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3)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4)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教育的重要性:(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2)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B级指标:
我国在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实施战略主要有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的领域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A级指标:
我国民主形式主要有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个基本政治制度)。
公民参与民主的途径主要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青少年如何增强民主意识:(1)自觉遵守宪法,按照宪法原则参与;(2)积累民主知识,形成民主态度;(3)参与公共事务,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B级指标: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帝。
第四课:建设法治国家
A级指标:
法治(依法治国)的意义与重要性:
对个人的意义:(1)为人们提供良好、稳定的生活秩序;(2)保障人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对社会的意义:(1)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2)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3)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4)法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5)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1)政府要依法行政;(2)政府要政务公开;(3)政府要防范权力滥用;(4)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监督。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依法治国,厉行法治):
国家(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3)政府和公民都要尊法守法,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4)加强法治宣传,营造法治文化。(5)法治与德治要相结合。
青少年:(1)自觉学法,守法,树立法治精神;(2)向群众宣传法律的重要性;(3)积极同违法犯罪的言行做斗争;(4)向有关部门提出实行法治的建议。
4、法律与道德的关系:(1)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既重视法律的规范作用,也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3)法律对道德起促进作用,道德对法律起支撑作用。
B级指标: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是科学立法(前提条件);严格执法(中心环节);公正司法(重要保障);全民守法(基础)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A级指标:
怎样对待中华文化:(1)取其精华,弃其糟粕;(2)不忘本来,坚守立场;(3)吸收外来,为我所用;(4)面向未来,不断创新;(5)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及意义:(1)是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2)是人民奋斗的精神纽带;(3)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青少年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舍生忘死;(2)关键时刻见义勇为、无私奉献;(3)日常学习工作勤勤恳恳,敬业创优;(4)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目标:(1)国家层面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社会层面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公民个人层面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或意义:(1)是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是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3)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4)是民族复兴的价值引领;(5)促进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青少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树立理想,承担责任;(2)努力学习,掌握科技;(3)参加实践,勤动手脑;(4)诚实守信,踏实做事。(5)热爱祖国,尊纪守法。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A级指标:
人口问题的影响:(1)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2)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口特点:(1)人口基数大,素质偏低(基本特点);(2)增速趋缓,出生率低;(3)老龄化加剧;(4)男女比例失衡;(5)独生子女社会问题。
资源特点:(1)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2)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资源短缺。(3)开发不合理,不科学,浪费严重。
环境特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
环境问题的影响:(1)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2)严重破坏生态平衡;(3)威胁人民安全与健康。
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国家:(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感受到环境效益;(3)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4)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青少年:日常做到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排放废水废气;(2)向群众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言行作斗争;(4)向有关部门提出绿色发展道路的建议。
7、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不能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B级指标:
我国的四大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绿色发展道路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我国的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
A级指标:
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国家:(1)经济: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持;(2)民生:加快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就业医疗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3)文化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促进文化交流。
青少年:(1)日常自觉尊重民族风俗习惯。(2)向群众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3)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做斗争;(4)向有关部门提出民族团结的建议。
如何反对分裂;(1)反对分裂,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反对分裂,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3)反对分裂,就是维护国家安全。
怎样实现国家统一(解决台湾问题)
国家:(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最佳方式,一个中国原则是政治基础。(2)加强文化互动。(3)加强交流沟通。
青少年:(1)日常做到热爱祖国,反对分裂。(2)向群众宣传国家统一的重要性,(3)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行做斗争;(4)向有关部门提出国家统一的建议。
B级指标: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加强的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
A级指标:
怎样实现中国梦
国家:(1)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必须弘扬民族精神;(4)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青少年:(1)树立理想,承担责任;(2)努力学习,掌握科技;(3)参加实践,勤动手脑;(4)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自信的中国人有哪些表现(1)对国家有认同;(2)对文化有底气;(3)对发展有信心;
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1)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2)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3)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中国人自信的根本原因(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4)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级指标:
中国梦的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我国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在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1921——2020)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1949——2050)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个一百年分两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2020至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阶段(2035至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中国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