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高中地理学案第四专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盘查】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4、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5、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6、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知识梳理】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自然地理环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理要素组成2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_____作用,____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改变了陆地水的_____;参与_____岩的形成。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形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整体。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了新功能:_____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_____功能(指个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4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动全身)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_____发生变化,并由此带动其他要素发生变化。_____也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地理要素,而_____受人类直接影响相对较小。P95页案例2和P96页案例35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以_____为基础,纬度方向(南北方向)上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_____变化为基础,从沿海向内陆(东西方向)干湿状况差异很大,景观表现为森林、草原、荒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带谱的多少与所在的纬度和高度有关,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乞力马扎罗山)6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纬度位置的差异 _____的差异水热差异 地理环境的差异海陆位置的差异 _____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意义P101阅读“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例题剖析】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13.图8所示范围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课堂演练】1下列属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是①大气气候 ②岩石地貌 ③土地土壤 ④人类活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2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A彼此孤立存在的 B互相影响和互相排斥 C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D彼此间杂乱无章3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有①循环功能 ②平衡功能 ③演化功能 ④生产功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能够把自然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的是A岩石圈物质循环 B生物循环 C水循环 D大气环流5“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用来比喻陆地环境具有A差异性 B整体性 C季节性 D地域性6近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这主要是陆地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A土壤 B植被 C地貌 D水文左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 B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8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9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是地表景观和自然带A随纬度变化而变化 B沿纬线方向更替 C东西方向变化 D南北方向延伸10下列山地中垂直地域分异现象最显著的是A非洲的气力马扎罗山(3°S,海拔5895米) B欧洲勃朗峰(46°N,海拔4810米)C天山汗腾格里峰(42°N,海拔6995米) D南极文森峰(78°S,海拔5140米)国务院曾发出通告,在内蒙古草原禁止挖发菜、甘草、麻黄草等药用植物,据此完成11-12题11国务院作出上述决策的原因是A上述植物属珍稀植物,必须加以保护 B研究发现,食用发菜对人体建康有害C甘草、麻黄草属淘汰使用的药材 D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草原退化、沙尘暴的产生12下列规定中,与国务院通告目的不同的是A鄱阳湖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休渔 B禁止捕杀藏羚羊C南方农田禁止捕食青蛙 D上海市限制摩托车进入主要市内干道13读“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上图所反映的人地关系问题,将下列合适的选项填入相应代码后的横线上(每个选项只能用一次)①人口增长②水土流失③粮食短缺④人均耕地减少⑤需要更多劳动⑥植被破坏⑦燃料需求增加⑧乱垦荒地A____ B____ C____ D____ E____ F____ G____ H____(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虑,应如何解决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