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 经济发展的差异●教学 ( http: / / www. )目标理解亚洲各国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 ( http: / / www. )过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件:图7.15亚洲部分国家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图。活动:找出亚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和低于500美元的国家。同学回答:有日本、新加坡、以色列高于10000美元;小于500美元的国家有:蒙古、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越南。教师:由此可见,同样是亚洲境内各国,但经济差异很大。活动:1.试计算出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尼泊尔的多少倍?2.新加坡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中国的多少倍?教师:同学们从计算中得出什么结论?同学回答:亚洲内部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活动:看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图中所给出的14个亚洲国家中排在第几位?同学回答:第9位。教师:可见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经济发展水平却还很低。教师:不同的国家由于自然、历史、社会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大不相同。亚洲除日本外,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不发达,工业基础一般较薄弱。大多数国家独立以来民族经济都有一定发展,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也不相同。如:新加坡利用其优越的地理 ( http: / / www. )位置,从转口贸易发展起步,到大量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再到金融业和旅游业。近年来随着科教事业的发展,新加坡已经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高科技产业中心。再如韩国,也是从20世纪60年代的出口异向型工业化战略,转向70年代初的重化学工业化,再发展到80年代的“技术立国”战略。沙特阿拉伯虽然国民生产总值不低,但其主要经济来源于石油出口,国内的其他工业部门并不发达。以上可以看出:亚洲内部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发展经济的道路也大相径庭。当然各国的发展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并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环境来确立经济发展战略。如我国根据国情在80年代以来搞改革、开放,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蒸蒸日上。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国家内部经济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教师:下面我提几个问题,看同学们对这一章掌握得怎么样。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2.请描述亚洲在世界上的位置。3.你能说出亚洲的地形地势状况吗?4.亚洲的河流分布与地形有何关系?请举例说明。5.亚洲气候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6.你能说出非洲气候分布有何特点吗?7.亚洲有世界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请说出季风气候有哪些特征?8.用数字证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9.亚洲由于人口过多带来了哪些资源和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10.亚洲有三个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你能说出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吗?11.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